摘要版
  2008.5.7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環境資訊中心滿八週年囉,感謝眾多讀者的支持,也希望您們繼續支持,並一同為環境許願。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關渡自然公園
 
  全台水質整治 550億略見成效

位於大漢溪中游的石門水庫;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相關連結】

水污染新罰則上路 重罰不輕放

強化管理中央管河川 水利署推動e化監控

空污跨國傳輸 中國飄來汞污染物

朝野放水 大降畜牧業汙水罰款

降低畜牧廢水罰款 為選舉棄環保

昨日環保署公佈水庫、河川水質調查報告,二仁溪嚴重污染河段比例改善幅度最大,但污染程度仍排名第二。另外,屬優養等級的水庫由2006年的8座,去年減為5座;但水質退步較多的包括鳳山、日月潭和新山水庫等。環保署指出,自2002年起,每年投注約10億經費進行整治,至今已見成效,但畜牧業廢水問題仍待解決。

養豬廢水是河川污染、水庫優養最大元兇,國內養豬戶集中的南部地區,畜牧造成汙染絕對不亞於工業汙染,未經處理的畜牧廢水,直接排放河川內再到水庫,造成濃厚的有機污水及高含量氨氮。水保處處長呂鴻光則表示,未來環保署將與農委會協調,除提高養豬管制標準外,也希望能總量管制全國養豬頭數,從現在約750萬頭降至500萬頭以下……精采內文

 
 
  論壇:造林與糧荒
休耕農地用來造林後,若要恢復耕種使用,花費的成本很高。
作者:雷貝卡(林業從業人員)

報載行政院已通過農委會所提出的「綠海計畫」,預計5年內投入新台幣71億元在平地造林2萬公頃,主要鼓勵休耕農地造林,每公頃每年平均補貼9萬元,期限20年,希望藉植樹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而未來的馬英九總統更在其愛台十二項建設之「綠色造林vs.建設森林遊樂區」中,將造林計畫加碼到「8年內在平地造林6萬公頃,每公頃每年補助12萬元」。

檢視以上的造林計畫,尤其是農地造林的部分,筆者以為有很大的檢討空間。首先,單靠平地造林,要解決台灣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偏高的問題,無異是杯水車薪,「綠海計畫」能夠減少的二氧化碳量,甚至抵銷不了建設森林遊樂區帶來的交通排放量。尤其是政府若繼續推動如八輕大煉鋼廠等高耗能低產值的產業,未來就算將全部的休耕農地造林也不夠……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黃德宗
開花的小花蔓澤蘭(Mikania micrantha)

 


泰國在2日傳出將聯合越南等中南半島國家組成「稻米輸出國家織聯」,似乎是希望 在糧荒下大賺一大筆,所幸稻米進口大國菲律賓以及泰國的米商都不支持,讓人鬆了一口氣。在台灣 ,傳出糧商搶糧好炒高米價,引發下半年米價飆漲的可能,不過農政單位認為炒作成分居多,不會衝擊糧價。

除了糧價,人們要擔心的問題還不少,現今 外來植物入侵愈演愈烈,如外觀酷似滿天星的毒草銀膠菊更蔓延至市區人口稠密處,民眾觸摸會引起皮膚發炎、紅腫,花粉吸入過量造成肝臟及遺傳病變,牲畜接觸或食用大量銀膠菊,更可能因此中毒死亡。另一外來種植物小花蔓澤蘭,已入侵到海拔6百公尺的中橫山區,且持續朝高海拔蔓延。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內灣螢火蟲季 商家賺錢環境倒賠
活動主會場。圖片來源:賴鵬智
作者:賴鵬智

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從2000年開始因螢火蟲而爆紅,每當賞螢季節,內灣總是人山人海,商家樂開懷。不過因為遊客素質差,加上地方只想搞經濟較無心力放在環境品質維護上,造成螢火蟲棲地被踩踏、大量螢火蟲被捕捉、垃圾滿地、遊客隨處便溺等,迫使新竹縣政府、橫山鄉公所在2006、2007二年停辦所謂的「賞螢季」大型行銷活動,想讓螢火蟲棲地休養生息。

停辦活動的這二年,內灣遊憩人潮稍減,造成重辦大型活動招徠遊客的呼聲不斷,於是促成新竹縣政府在今年又重新舉辦大型活動,由一家行銷公司承辦。今年的活動主題是「風華再現-內灣、桐花、螢火情」,除了促銷內灣外,也納入由一廢棄國小整修後的新遊憩點-「大山背人文生態館」……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敬邀連署》敦請政府訂定「環境教育法」
取樣、監測環境的科學方法,讓學員們注意動物的顏色對動物本身有什麼意義,且教導保護色的觀念。(攝影:溫于璇)

發起人: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為推動我國環境教育立法,作為邁向永續發展之社會的基礎,環境教育法實有立法之迫切必要性。

敬請各團體大力支持提案連署,讓「環境教育法」早日立法成功,以利達成「一般國民、學校、社區、企業與政府本身,依照其不同屬性結合相應之環境保護事務,全面深化環境意識與採取直接的環境行動。」……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陳誼芩•網編:黃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