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三種色彩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五月的三種色彩

2008年05月04日
作者:江某

1620年是美國殖民史上的重要年份,當時102位清教徒由英國普利茅斯啟航,搭乘五月花號踏上了麻薩諸塞州,成為第一批殖民美國的開拓者,「五月花」也成了該州的州花。

作為月份代表的花,十二個月中就以五月花最廣為人知了。五月花究竟是什麼花,又具有何種意涵呢?據說耶穌基督被處刑時,頭上所戴的棘冠,是以其枝條所編成的,因此被視為聖木,它就是北溫帶頗具代表性的薔薇科落葉樹種「山楂花」(Hawthorn),由於在五月盛開,所以稱為五月花。

在英國,五月有個「五朔節」(May Day),為慶祝該節常會舉辦一些活動;台灣也有「端午節」,俗稱「五日節」,也有包粽子、划龍舟慶典。五月花是英國該月代表的花,那台灣有哪些植物與五月相關呢?若以名稱而言,「五節芒」――在五日節開花的芒草,該是最具代表性了,它是台灣低海拔開闊地的先鋒物種,也是早期物資缺乏年代最實用的民俗植物;而與文化有關的,則是家家戶戶於端午節時插在門口的艾草、菖蒲與榕樹了;若以野外山頭此時節盛開、最為人熟知且最具觀賞性的,非油桐花莫屬了!近年來的油桐花祭,似乎繼櫻花之後成為全台最熱門的樹種,連客家文化都要與之沾上邊,台灣人愛炒作的習性於此展露無疑。

五月的近郊,油桐過後,黃色的相思花海繼之湧現,此原生於恆春的速生耐旱性樹種獨獲日本人青睞,而廣植於台灣各處山頭。對離鄉的相思而言,融於各式環境不是難事,但對該處的原生林,卻是取代原生樹木生長的外來種。就像工業化後,城市納集了各外地人口,久之,城市遂變為原鄉,歷史原只是為了回溯過程與原點,並非用來作為對抗現在的藉口,美麗的山林自會演替,歷史的過程是為借鏡!

油桐與相思是台灣低海拔山頭占據面積最廣最普遍的樹木,殖民了台灣低海拔多處山頭,正是外來與外地種的普遍性代表。以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族群而言,除了最早定居的原住民外,之後的漢人不論先來後到,都是外來族群,何來台灣人與外省人之分?那與英國人到美洲殖民,迫害印地安人後,再自謂為美國人有什麼兩樣?不過是挾著文明的傲慢族群意識型態,自大又極端欠缺人文素養。我想起了小花蔓澤蘭與寄生的菟絲子,植物不懂得反省,人,卻是不願反省!

與相思同時,但卻以一種碎紅如宣示領域般地一波波潮湧的酸藤,彷彿褪了隱身斗篷,突然大量現身於各處山頭的樹冠層;雖然不及油桐與相思的盛況,森林卻像是在綠色之上漫灑一層淡紅,輕掩著一席花織薄紗,透著初夏將近的熾熱前奏。

白色油桐、黃色相思與紅色酸藤,將五月滿滿的填上三種色彩花曆,是一年之中低海拔森林裡最舖張的盛宴。

酸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