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8.12.24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2008拍賣冏新聞
20081218環境手札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海洋台灣
水產出版社
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
濕地保護聯盟
 
 
溫減法促「碳交易」進軍國際? 減碳不成變買賣
【相關連結】
溫減沒有時間表? 沈:政策綱領已納入不需入法
環保署長:支持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入法
碳排放權「喬不攏」 溫室氣體減量法審查喊卡

立法院衛生環境及勞工委員會於今、明兩天審議溫室氣體減量法,其中溫減目標年與期程、碳排放配額有償或無償、罰則等條文多所爭議。環保團體指出,目前溫減法版本只著重溫室氣體盤查與碳交易機制,恐將圖利碳交易業者,無法真正達成減量目的。

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台灣雖非京都議定書的簽署國,及早實施溫室氣體減量法,透過「碳交易」制度,可以跟國際接軌。對沈曾推銷台灣財團到中國種樹,環保團體質疑到其他國家種樹的可行性與可信度,並強烈抨擊:「台灣到其他國家種樹,好的別人享,台灣人自己要忍受污染。」「碳是必要之惡,無法同意將必要之惡的東西當作寶來交易。精采內文

 
 
  生物簡介:無聲無息的入侵者 鉤盲蛇
鉤盲蛇。圖片提供:吳銘書

作者:毛俊傑(國立宜蘭大學自然資源學系)

在一次研究室內大三、大四學生都同時出現的場合中,為了測試這群進入我研究室已經一、兩年學生的專業熟悉度及反應,一時興起的我,問了這群學生一個問題,題目是:請說出如何將鉤盲蛇的半陰莖製作成保存於福馬林中的浸液標本?當時除了部分的研究生以狐疑的眼神看著我之外,多數學生都認真的將蛇類半陰莖製作成標本的過程詳細的描述,卻換來我當掉重修的答案!

雄性有鱗目爬行類動物(包含蛇亞目、蜥蜴亞目及蚓蜥亞目)成對(左右側各一)的半陰莖是重要的分類參考依據之一,由於半陰莖並不會受到食物或是其他生態因子的影響,在某些分類及系統演化的研究中,也將其視為除了骨骼形態及結構之外,另一項重要的分類特徵。而鉤盲蛇屬於有鱗目爬行動物中,目前已知為唯一單性群(全為雌性個體)的蛇類,生殖方式採孤雌生殖,亦即雌性個體的卵細胞,能直接發育為卵後,產出並孵化成幼體,為無性生殖…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易俊宏


童安全有個關鍵因素,是校舍建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3日呼籲世界各地採取行動,修建更多結構安全的學校;因為建築質量不佳,在2008年受到自然災害而造成數以千計的兒童喪生,世界各地都有。以四川震災而言,其他建築沒有倒塌,唯有學校校舍倒塌,死難學生家長質疑腐敗和監管不力導致學校校舍成為豆腐渣工程,是學校校舍建築質量低劣的根本原因,但是四川法院拒絕地震死難學生家長的訴訟

全球化帶來的影響,毒奶粉事件仍有餘悸,現在又傳來中國製電池爆炸事件!台東市傳出金頂電池在使用期限內無預警爆裂,而電池製造商寶僑公司指出,正在進行了解與追查

另外,年關將至,但是受景氣影響,寵物也失寵了。在英國,不少家庭最終決定為了減縮開支而不要自家的寵物,導致大量貓、狗無人照顧。可是保育的工作,只要投入,可以不受景氣影響,還能經營的有亮麗成果;例如在桃園縣,有一對「水筆仔夫婦」,投入了15年來改變生態,目前也成立工作室做後續的推廣活動。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生物多樣性:我們能阻止全球暖化嗎?
綠色和平遠赴北極,調查氣候變化為當地帶來的的影響。圖為一隻海象坐在溶化中的浮冰上,岌岌可危。

作者:吳明進(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

由於人類活動所引起的氣候變化,在近年引起廣泛注意,也成為大氣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2007年發表的第四次評估報告中明確指出,全球平均溫度在過去100年來上升約0.74°C±0.18°C,且陸地上溫度的上升速率遠大於海洋,近10年(1997∼2006)更為顯著,1998年與2005年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暖的年份。  

我們能阻止暖化嗎?透過氣候數值模式模擬過去和目前之氣候狀態,以及預報未來在不同的溫室氣體的變化情境下氣候變化之研究結果,顯示答案是「不能!」暖化似乎是全世界和臺灣未來的宿命,但是暖化的速度也許可以減緩。只要暖化的速度減緩,生態系統可以慢慢地調整適應,人類社會經濟也可以慢慢地調整適應。暖化速度減緩的關鍵,可能在於避免溫室氣體排放的失控,而這正有賴於全球環境思想的改變和一致行動的決心。精采內文

 
  論壇:公視案違憲

作者:陳耀祥(德國海德堡大學法學博士、國立台北大學助理教授)

媒體自由(一般稱為新聞自由)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礎,受到憲法第11條言論自由及出版自由的保障,司法院釋字第364號、613號及623號等多號解釋已經再三強調。憲法第44條保障媒體自由的主要理由在於,通訊傳播媒體是形成公共意見之媒介與平台,在自由民主憲政國家,具有監督所有國家公權力機關及政黨的公共功能。媒體自由的意義,不僅於消極防止國家公權力的侵害,也進一步積極課予立法者立法義務,經由各種組織、程序與實體規範的設計,以防止資訊壟斷,確保社會多元意見得以表達與散布,形成公共討論之自由領域。

因為媒體如此重要,所以獨裁政權無不千方百計想掌控媒體,操縱其內容與走向,進行思想管制。因此,通訊傳播媒體的「節目自主」成為媒體自由的保障核心。節目自主是否受到保障,也成為觀察一個國家自由民主程度的重要指標。基於這樣的考量,台灣民主化的過程當中,才有黨政軍退出電子媒體經營,並推動設立公共電視的設計。

相較於商業電視,公共電視不是以營利為目的,而是負有公共服務任務,這是通訊傳播領域中的一種「生存照顧」。為了維持此種任務,避免來自於國家、財團或其他利益團體的干預,立法者必須在法律、財務及經營上致力於維護公共電視的獨立自主。詳細內容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陳誼芩、易俊宏•網編:高美鈴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