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5







近期活動

公益贊助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華光樹再指定25棵 北市鄭重要求法務部兩天內清光垃圾

此次受保樹木地圖。

台北市華光社區持續遭到「清空」的同時,台北市樹木保護委員會在4日召開審查會議,增加認列22棵樹齡50年以上老樹以及3棵具有特殊人文歷史的樹木。北市府不但重申,在無明確開發案前,華光樹群將暫時保留,更對法務部採取強硬姿態,限期兩天內改善區域樹木生長環境,否則將開始開罰。而當地目前偷樹風聲四起,當地居民發起24小時巡守,需要更多人加入。

此次樹保會議,副市長張金鶚、文化局長劉維公都親自參與,張金鶚當天早上更特地再去華光探勘一次,可見市府對其重視。會議中除了確認已列入的23棵受保護樹木外,決議再新增指定25棵,不但對50年樹齡採寬鬆認定,更有3株以相鄰歷史建物、與受保樹木相連成綠帶、社區人文意義為由受列,也顯示市府與委員會的善意與小幅進步。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未受保護 華光社區上百老樹面臨都更危機

樹保委員支持 華光老樹全區保存現生機
劉維公支持華光文史資產保存 嗆「中央別躲在我後面」
盼保存華光古浴場 市民自主為歷史建物洗盡鉛華
 

透視中國環境|中藥材之憂:農民對農藥的危害認識不足

作者:綠色和平;翻譯:郭箏

濫用農藥不僅會影響土壤質量,還會導致食品安全問題,農業部的徐明說:「農民總是隨意使用農藥。如果標準規定使用量為1瓶蓋,農民為了保證效果往往會用3瓶蓋。」

在山東平邑縣金銀花種植戶葉大媽看來,戴手套、面具都是不必要的防護措施。她以為把菜洗洗就不會有農藥殘留了。葉大媽也覺得不用把自家的菜園和金銀花田隔開,她小心保護的只有家養的雞。她覺得雞更容易受農藥影響,因此把雞舍用籬笆圈了起來,盡量避免農藥灑到雞身上。但打藥時,她卻沒有製止8歲的外孫在田裡玩。

提到家鄉的金銀花,山東平邑縣金銀花種植戶李大爺說,農藥殘留是小題大做,只要洗一次雨就把農藥沖掉了,即使不下雨,2、3天也沒有殘留了。李大爺一臉自豪地說,這裡的金銀花最正宗,全國的大藥店的金銀花都產自這裡。

同仁堂等大型中藥企業並不直接從李大爺手裡購買金銀花,而是從中間商那裡進貨。所以李大爺並不知道自己的金銀花最後到底賣給了誰。中間商並不關心農藥使用,他們購買時只看金銀花的色澤和質量。

精彩內文

綠色影展|羅雷司(THE LORAX):你有沒有勇氣,衝撞完美生活?

作者:詹嘉紋

改編自著名兒童繪本作家蘇斯博士(Dr. Seuss)作品,《羅雷司》(The Lorax)在電影開場即以歡樂的歌舞,呈現出如兒童夢想城堡般完美的絲呢鎮,但歌詞隱約透露的不對勁,為後續情節埋下伏筆:

情竇初開的鎮上少年泰德(Ted),為了博得心儀女孩奧黛莉(Audrey)的青睞,在奶奶的建議下,決定前往城外,尋訪傳說中的萬事樂(Once-ler),探問「真樹」的下落。

年輕氣盛的萬事樂為創造個人成就,違背了對森林守護神羅雷司和其他動物朋友的諾言,在龐大利益的誘惑下,蠶食鯨吞自然資源。羅雷司沈痛地對萬事樂說:「樹往哪邊靠,就往那兒倒,小心你選的方向。」(A tree falls in the way it leans. Be careful which way you lean.)。而當最後一棵樹倒下,事業垮盤,徒存貪婪對應無盡荒涼,萬事樂只能封閉自己,沉浸在愧疚中,思索著羅雷司留下的石碑,上頭刻著「除非…」(Unless…)二字。

完美生活已經出現裂縫。在我們有能力時給予下一代勇氣,種下那顆種子,讓它(在土裡/在心裡)發芽,我們才有機會看見一整片森林。

精彩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鄒敏惠

淡北道路開發案遭居民提行政訴訟,4日宣判判決結果是居民勝訴。法院認定,環保署未針對「確保迴避紅樹林」等附帶條件審查就違法通過環評,且最近處僅距紅樹林1公分,因此作出撤銷環評的決議。但新北市表示將不停工,而環保署將在下周一環評大會討論,該案可能直接進入二階環評。環保團體指出,不排除提出假處分,請求裁定暫時停工。近日另一起環境訴訟案是台塑六輕控告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毀損名譽」民事訴訟案,9月4日台北地方法院判決台塑敗訴,法院認為,言論自由的價值應高於個人名譽,特別是涉及公眾事務領域的事項,公眾人物名譽應退讓。台塑公司委任律師表示,對於是否上訴,將等收到判決書後再研究。

「台灣十大地景票選活動」正熱烈進行,林務局4日發布前40強名單,其中女王頭君臨的「野柳」拿下第一名,而民間動員催票的「台北桃園藻礁」排名第6。林務局強調,十大地景與觀光遊憩景點有所不同,其著重在保育、環境教育與科學價值等功能上,而結合在地產業發展的生態旅遊,將是在地社區未來可以操作的另一條路。保護自然環境固然重要,有些非洲國家卻連基本的糧食安全都自顧不暇。慈善組織指控,英國國際發展部(DfID)資助的生物能源公司在非洲獅子山共和國進行大規模甘蔗種植計畫,讓當地數千居民缺糧挨餓。99%受訪居民表示自己社區的糧食產量減少,90%表示他們失去農地。該組織的生質能源政策顧問表示,「DfID的目的應是減少世界的貧窮,但卻資助一個剝奪非洲最貧窮國家土地、造成當地居民挨餓的計畫。」英國議員亦表示將要求歐盟委員會介入調查。

兩年一度的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以「跨界人生」為主題,將於10月4日至8日上映。「以原住民來說,我們每天都一直在跨來跨去。從原住民的世界跨到和人的世界,從鄉下跨到都市,從傳統社會跨到現代社會,從在森林走路跨到用Facebook」台灣焦點導演莎瓏.伊斯哈罕布德說。今年涉及原住民族的影片比例相當高,一直關心核能與環境議題的原住民歌手巴奈,也是本次影展的代言人。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120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吳岱芝、詹嘉紋、洪郁婷、鄒敏惠•網編:鄒敏惠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
 

 如無法順利瀏覽,請按此閱讀網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