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處中正紀念堂東側的華光社區,曾經有著道地口味的外省麵點小吃、典雅的日式宿舍老屋。然而處於黃金地段,目前反被視為推動「金磚計畫」金融中心、高級商圈的阻礙。
雖然仍未明確清晰的推出開發方案,然而開發單位法務部已計畫將於3月便開始執行強制搬遷,年節期間的無名火,更遭指責為又一場「都更惡火」。
人世間的紛擾,恐怕也將波及區域內上百棵老樹,民間團體與當地居民21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將替這些老樹向北市府文化局提出申請,爭取列入受保護樹木的名冊,更向法務部呼籲,應重視當地珍貴的文史資源,留下城市的記憶。
華光社區內約有上百棵老樹,樹種更高達40種以上,吸引了各種鳥類與蝶類棲息於此,鬱鬱蒼蒼的景象在大台北地區實屬難得,但令人吃驚的是,區域內目前已列冊受保護的老樹卻只有一株。就華光護樹志工隊、華光社區訪調學生小組等團體與專家的估計中,至少還有50多株在年齡、體型,甚至對當地居民的意義上,同樣應該受樹木保護條例保護,民間團體表示,預計將會在下週將這一批老樹送件申請,並呼籲主管機關台北市文化局應該全面調查。
老樹,城市的記憶
當地居民鄭先生回憶「小時候這裡都是樹,我們就在樹木之間爬樹、玩著捉迷藏。」已帶領學生認識此地數年的水患治理監督聯盟委員梁蔭民,出示1945年的美軍空照圖,顯示這些樹木當時便已存在,「連是誰種的都還查得出來」,強調這些老樹與台北的城市記憶密不可分。
在華光社區的上百株老樹,幾乎已與居民形成「人樹同棲」的生態系,不少屋牆在「先有樹再蓋房」的狀況下建造,兩者緊密結合的狀況相當特別。
住在社區出入口必經之處的陳爺爺,多年在那親手種下一株梅花樹,每年冬天,盛開的梅花與房舍屋頂的陶甕壓簷、門前石獅相映成趣,是居民賞花、攝影的好所在,陳爺爺將此樹結的梅子醃漬,是附近家家戶戶的味覺記憶。類似的故事在華光社區俯拾即是,等待著人們挖掘,而民間團體在每週末也規劃了導覽活動,歡迎市民參加。
華光老樹群,台北盆地的重要生態跳島
華光護樹志工隊張小姐提出觀察,顯示這些老樹包括了樟樹、台灣海桐、九芎為原生植物,當中不乏「小鳥種的」自然生成,本屬於先驅樹種的構樹、血桐也相當難得,堅韌地茁壯在此,足以見證台北盆地其實擁有旺盛的生命力,而蝙蝠、蝶類、松鼠、五色鳥等多種生物在此地棲息,包括珍貴的紅尾伯勞、鳳頭鸚鵡等留鳥、候鳥也都在此停歇。
「這些老樹連接了大安森林公園與淡水河之間,是台北市區內珍貴的生態跳島。」張小姐如此感嘆,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常務理事劉柏宏更說,其實「生態城市」的概念早已是公部門與民間的共識,然而除了「景觀大道」等規劃與建設外,北市府更應基於現存的老樹們來通盤考量,像華光社區的老樹群是難得的廊道,就算是對面的中正紀念堂內人工栽植的樹木們,目前都尚無法取代華光老樹的功能。
何為真正迷人的文化資產?
「移開便沒有意義。」土地倫理協會秘書長陳健一亦表示,老樹、老屋的故事,正是台北最珍貴的文化資產,「讓外國觀光客從中正紀念堂、華光社區、永康街,一路步行吧!」慢慢感受台北的美,才是與當地共榮共生的觀光方式。
除了數十棵老樹因仍未受樹保條例的保護令人擔憂,當地亦有「台北監獄」的多項遺址與文物目前無人維護,家住在信義路另一端文祥里的林小姐,因此特別跑來聲援,林小姐表示「我不喜歡拆掉以後才立個牌子告訴我這裡『曾經是』!應該把百年的東西留下來給我們的後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