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鳥類簡介]棕扇尾鶯 Fan-tailed Warbler, Zitting Cisticola (Cisticola juncidis) --﹥ 作者:楊育昌
隨著季節的更替,棕扇尾鶯的體色會有些許的變化:牠們在繁殖季時背部大致為暗褐色具有幾條黑色的縱斑;腰部為黃褐色、尾巴末端為灰褐色;淡黃的臉上有著淡褐色的過眼線、頭頂為黑褐色。到了冬天,牠們的體色則變得較為黯淡:背面黑褐色、頸部為欖褐色、尾巴比夏天時稍長。
◆[環境政策]環境與漁業問題列入WTO貿易談判項目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19-02.html ◆[生態保育]國家科學院表示:拖網漁船管制刻不容緩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3-19 (ENS)- 美國國家科學院警告,利用大型、沉重的漁網沿著海底拖曳的捕魚技術──亦即底拖網捕魚,已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負責報告的專案小組建議,政府應將某些區域列為拖網漁船全面禁漁區,有些地區則採取限制管制措施。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19-06.html ◆[生態保育]保育團體籲太平洋諸島國領袖反對美國飛彈試射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19-01.html ◆[生態保育]沙圖什走私商遭印度警方逮捕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19-04.html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19-03.html
環境資訊協會 黃怡碧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黃怡碧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2/2002L-03-19-09.html 編譯:李育成 (國際河網IRN) 誰在阻礙鋁回收再造業發展?
其實,近年美國對鋁罐的需求不但沒有減少,反而仍是維持高水平。單在2000年,美國便購入了1千億個鋁罐。調查人員指出,除了由於美國人對罐裝飲品需求增加、外出用膳時間增加及宣傳循環再造的經費減少以外,很多地方還沒有循環再造的基礎建設配合,因此很多鋁罐都沒有回收。 自從前蘇聯解體,俄羅斯急須大量出口鋁材套現(編按:透過大量出口鋁以換取現金),使全球煉鋁業面臨供過於求的情況,因而同時壓低再造鋁材的價格,減低了市場收購鋁罐的意欲。為了保持利潤,跨國企業更不惜放棄原定的擴大循環回收計劃。一些推動社會良知的投資公司,例如Trillium Asset Management及Domini Social Investments,便聯合共同持有5千萬美元股票的投資者,動議要求可口可樂公司於2005年4月前,達致80%的鋁回收率。可是該動議最終被否決。美國基層循環再造網絡(GrassRoots Recycling Network)便發起行動,推動兩大可樂公司-可口可樂及百事可樂的鋁回收率的提昇。他們指出,可口可樂公司每小時浪費了2百萬個汽水樽及罐。 你可以做什麼?
編按:本文乃摘譯自英文報告書《世界河流評論》,2001年10月,第16期第5號,詳情請參閱原文網址:http://www.irn.org/pubs/wrr/issues/WRR.V16.N5.pdf。 【文章連載】■支持鋁回收業可以保護河流生態? (一) (二) (三) (四) 稿源:關懷生命協會 花蓮縣公立收容所發生「狗吃狗」事件,突顯台灣公立收容所普遍存在的管理問題,而這關係到公立收容所的根本「定位問題」。 動保法通過已近四年,但是大多數縣市鄉鎮的捕犬、收容作業,都還是由清潔隊所管轄,他們的「職業慣性」,很難不將將生命當垃圾!事實上,公立收容所不管再怎樣美化、掩飾,美其名為「動物之家」、「中途之家」--說穿了,其實就是「垃圾銷毀所」! 政府心態如此,老百姓也好不到哪去,一聽到收容所要蓋在自家附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拉白布條抗議;對於附近的私人流浪動物收容所,則宛如「眼中釘」般處心積慮將之趕走。這樣的態度,其實也可以理解而令人同情--在大多數收容所都管理不佳的情況下。但是,即使將收容所設在山巔水涯,卻還是有不少民眾覺得:為什麼要花我的納稅錢去替不負責任的飼主收拾善後?這不是變相鼓勵棄養寵物嗎? 如果這樣的邏輯行得通的話,那麼老人院、孤兒院、精神病院、植物人安養院……不都該受到同樣的質疑?如果人(的收容所)就應該,動物(的收容所)就不必,這不是「人類沙文主義」的心態作祟嗎?正因為造成流浪動物問題的是人不是動物,認為流浪動物是問題的是人不是動物,所以更有正當的理由設置動物收容所--庇護那些遭人遺棄、虐待、屠殺的生命。 然而,公立收容所從來就不是為「庇護」而設立,而是垃圾「銷毀」之前的存放處而已。如果這種制度不改,不將流浪動物的捕捉、收容作業從環保機關(環保局、清潔隊)回歸動保機關(防治所?),由合格的動物保護員負責一貫作業,那麼我們敢保證--「狗吃狗」事件絕對不會到此為止! 本文轉載自【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http://www.lca.org.tw/index.asp 編輯室 昨日下了一天的雨,是否真能稍稍澆熄大家心中關於缺水的焦急還未可知?但是,缺水的背後所突顯的水權分配的正義性,以及政府對於水資源的經營管理,是否存在永續利用與環境觀點的視野,則值得大家藉此一窺究竟。 「缺水時農業理所當然退讓?」一文,清大社會所的彭桂枝提出了,為何農民的水讓給園區使用,卻被視為這麼「理所當然」的質疑﹔同時,也點出每生產一片八吋晶圓,將附帶製造四‧一公斤的有害廢料,這同時也是頭前溪、客雅溪下游、新竹沿海污染問題加劇的原因。 科學背景出身的陳永森,不僅同時也提出了正義性的質問﹔在「社會公平性何在?」及「永續發展極需整體性的水資源經營管理決策」二篇文稿中,除了分析臺灣長期以來水資源的經營管理,皆是以需求為導向,根本缺乏永續經營觀念﹔包括高耗水的工業發展政策與土地資源過度開發必須整體檢討,大量的工業與都市民生用水增加以及集水區土地開發破壞水源涵養機能,都使水的問題雪上加霜。並且,更積極地,他也提出了政府應當如何就整體策略加以思考與調整的建議。 因為缺水所衍生的人造雨,鄭先祐老師則提醒大家,所謂的人造雨,其實只能改變自然雨量的分布﹔於地面燃燒碘化銀,或於高空灑食鹽水,不僅無法增加雨量,還將會造成空氣污染。 【相關文章】 ■[缺水不缺水誰之過2]缺水時農業「理所當然」退讓? --﹥ 作者:彭桂枝 (清大社會所) 回家時,看見家附近的田地幾乎都乾了,旁邊的灌溉溝渠半滴水都不剩。小妹拿著在溝渠裡抓到的狗額仔(溪魚),她說這隻魚差不多快死了,她把牠撿回來不過是延長他兩個小時的壽命。透過裝著魚的水杯看眼前的田地,我眼眶竟有些濕潤。 過完年一入春,農民將新年的悠閒收起來,趕著春初將田地整好,第一回是翻土、除草,第二回是再翻土、整平田地,待秧苗運來後,就將秧苗一株株地插在田裡。從翻土、整田、插秧,整塊田都泡著水,而秧苗也因為水的滋潤,從七、八株分成數十株,農民調節水量、施肥、除草,等待那數十株秧苗長大。時序進入四、五月,春雨、梅雨交接而來,終於細細的秧苗長成長長的稻葉,六月時稻花靜吐,六月末悄悄地結實,七月初放眼望去,盡是一片金黃色的稻浪。農民開著收割機將結實飽滿的稻粒割下。 這是稻子的成長史,也是農民的半年歲月。〝看起來像是一個儀式,按著節氣在進行,花費人力、又累、又不符合成本,只是一群頑固的老人在死守著田地罷了〞。這是許多人心中對農業、農民浮出的印象。但是為什麼這樣頑固、老舊的產業,在許多國家被保育著,甚至老祖先們說過「農業是立國之本」,而家中的老人不到最後關頭,絕不提休耕? 今年新竹的大缺水,政府要求農民把灌溉的水出讓給「產值豐厚」的科學園區使用,政令一來,水就截掉了。農民早在一個多月前定好的秧苗,只好乖乖地泡在日益乾涸的田地裡,整好的田地,草也慢慢地生長出來。媒體、政府的焦點都放在農民要求賠償金上,但果真是賠償金的問題嗎? 水的分配很清楚地將我們的價值觀呈現出來,「台灣不景氣,園區是我們的金母雞,不能有半點損失」。我們來實際分析一下,到底誰的用水量大?誰的用水方式經濟?而這個價值觀為我們帶來的是什麼? 早年,農民將大河的水從源頭作水圳,引至原本無法耕種的田地去,用水澆灌出新竹的豐沃。而稻子的成長過程,在初期整地時,需要引水濕潤田土;水有些蒸發、有些隨著暗溝的設計,流到下一塊田地去使用,最後水又再流回溝渠內。秧苗插下後,農民調節水量,大多的時候是將田裡的水堵起來,蓄養著稻子。稻子成長、開花時,田裡沒有水,只是保持泥土濕潤。到收割時,田地完全乾涸。整個過程只有初期才用到水,而且水也可以循環使用。 如今溝渠內已不再細水長流,稻田裡有水的,是抽地下水來灌溉田地,有人說這是因為田裡插秧了,補償金會再增加;也有人說是因為不忍心看見田地荒廢,寧願賭賭運氣,搞不好過幾天就下起雨來了。 而科學園區大多為半導體相關產業,他們的用水量需要靠寶山水庫、頭前溪的隆恩堰,另外附帶一個正在興建的寶二水庫,才足供使用。而這些水做為園區生活用水、製造用水,而生產一片八吋晶圓,附帶製造四‧一公斤的有害廢料,一個晶圓製造廠平均每週生產五千片晶圓。而排放出來的水,並非就輕易地放流入溪,還需要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水才可以排放回溪流內。但是每每回顧新竹的地方版,總會看見園區排放水污染的問題。污水是頭前溪、客雅溪下游、新竹沿海的污染問題加劇。而此次的缺水問題,更被幾家園區廠商作為出走台灣的理由,對政府以及台灣的投資環境抱怨連連,而公開言論中也沒有出現過園區的廠商向農民們道謝的話語。 水的分配,說明了價值觀的選擇,這或許是「時代的潮流」,但是為何農民的水讓給園區使用,卻被視為這麼「理所當然」呢?在經濟成長掛帥的意識之下,那些被曬死的魚、枯乾的稻田和秧苗、無言以對的農民、河川下游被污染的土地,他們理當承受這些吧! 作者:陳永森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屏東縣社區大學講師、都市計畫技師) 由於新竹地區嚴重缺水,引發新竹科學園區廠商向經濟部提出嚴正的抗議,政府相關部會因而決定以水源調度、農田休耕以及限水方式等,治標方法欲解決此燃眉之急,但此舉已嚴重影響社會中最弱勢的族群-農民的權益,因而引發水資源分派與社會正義間之衝突。 「使用者付費、受限者受償」為社會公平與正義的最基本要求,但休耕的補償金在近日的新聞討論中,有多數人傾向由政府支付,筆者認為萬萬不可,此舉將嚴重違背社會正義與公平性,甚至有人指出農民為領取更高的補償金而搶種秧苗,而全然以金錢否定農民的定位,筆者亦深不以為然,茲提出理由如下:
為使此次水資源爭奪問題得以合理解決,筆者提出以下之建議:
■[缺水不缺水誰之過2]永續發展極需整體性的水資源經營管理決策 --﹥ 作者:陳永森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屏東縣社區大學講師、都市計畫技師) 近日由於久旱不雨降雨量較往常大幅減少,使新竹地區缺水問題浮現,引發新竹科學園區業者對於工業用水缺乏之恐慌,對此,政府相關單位提出以水源調度、農田休耕以及限水方式等,治標方法欲解決此燃眉之急,而此僅顯示出臺灣地區水資源經營管理相關問題的冰山一角,在全球水資源相關研討會中皆明確指出,二十世紀是石油掌控發展機制的世紀,而二十一世紀將成為水資源爭奪的世紀,水資源的經營管理為臺灣邁向永續發展最為重要的環境決定因子。 缺水問題其主因雖為降雨量不足,但我們更需面對的是其背後所隱含的經營管理決策、產業發展政策、土地利用型態、社會公平、環境正義...等,水資源的經營管理是一項極具複雜性的公共決策議題,其影響層面相當多元且錯雜,但政府相關主觀單位卻往往僅以水源調派等治標方式搪塞,卻未能針對此結構性問題進行解決,使臺灣缺水問題每隔一段時間又重複上演。 對於水資源經營管理之標的不僅在於水量與水質外,更重要的是水資源供應的穩定性與經營管理機制的建立,臺灣地區水資源經營管理之環境背景與問題分析如下:
基於上述水資源經營管理之主要問題,筆者提出以下之思考方向供相關主管單位於未來水資源發展議題上參考:
對於水資源的永續發展實為環環相扣的整體性議題,政府相關單位應以整合性的決策思考來取代單一標的式的問題解決方案,確立水資源發展政策,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水資源經營管理決策模式,確實考量臺灣的自然水文循環環境特性、產業與土地利用型態、水管理制度與法規,使臺灣水資源的問題得以獲得更有效的解決。(2002.3.4) 作者:鄭先佑 (看守台灣協會理事) 一般而言,所謂的人造雨,可能較適用於大陸型的,較平坦的地區。因為沒有高山可以攔截雲系,所以使用人為的方法迫使其改變降雨的地區。然而,有高山屏障的台灣,不僅理應不需要人造雨,而且更不應隨意進行人造雨。 所謂的人造雨,其實只是改變自然雨量的分布。於地面燃燒碘化銀,或是高空灑食鹽水,這些所謂人造雨的方法,都如同空氣污染物,影響雨量的分布,而不是增加雨量。 鋒面帶來的雲系,往往當其碰到山區時,因為山區冷卻的效應,較容易落雨或起霧。這些雨量就可以補注山區的水庫。倘若雲系尚未到達山區,中途就被攔截,這些雨量可能就會落在平地。這幾天北部雖然有落雨,但可惜多是落在平地,而落在集水區的量卻不多。空氣中的污染物,懸浮粒子,可能就是中途攔截雲系的主要禍首。 隨著空氣中懸浮粒子的增加,雨量落在平地的機率即因而增加。相對的,減少山區的降雨量。反過來說,倘若我們可以減少空氣的污染量,降落於集水區的雨量將可望增多。 請不要再進行所謂的人造雨,讓台灣的高山自然捕捉雲系,讓雨量可以在山區匯集。如此才是廣大蒼生之福,我們人類才可保有較多的水量。若執意要人造雨,或許\可以考慮到澎湖地區進行試驗。 作者:鄭先祐 冷凍卵子和記憶威而鋼是最近三天,相關醫學的兩則新聞報導。冷凍卵子的新聞(22日)內容是說:「台大醫院於去年九月將冷凍卵子解凍受精,讓一位婦女受孕,現在已經懷胎22週到23週,這是台灣第一個冷凍卵子受孕的成功案例。同時並宣告台灣出現卵子銀行,為人工生殖揭開新頁。」至於記憶威而鋼的報導(24日)標題說是,10分鐘立即見效! 這兩則相關醫學的新聞報導,都只是引用當事人的說法。這可能會讓一般人只看到其所謂的效用,而無法了解其潛在的問題與限制。部分真實的報導,其結果往往會有誤導的錯誤。新聞的報導,理應盡可能的完整,或是說必要提供正反多方面的資訊。 冷凍卵子,這是非常不得已的手段。若是想生小孩,新鮮的卵子仍是最好的選擇。按目前學術資料,冷凍與解凍的過程,卵子內的細胞質成分是有可能受到影響,其遺傳物質(DNA)亦有可能受傷。目前,雖然已經成功的懷孕六個多月,但仍未誕生。嬰兒的基因是否有受到冷凍與解凍的影響,仍有不確定因素存在。如此就宣告卵子銀行的出現,以及人工生殖的新頁,這更是誇大的推想。 至於記憶威而剛?蠻商業化的廣告名詞!短期內增多一氧化氮的合成脢(YC1),或許是可以增強記憶能力。然而,我們的身體是個自我調整的系統,過量的一氧化氮合成媒,將會抑制體內一氧化氮合成脢的生產。如此其增強的效果,將會逐漸的失效。倘若長期服用,將可能會使體內的一氧化氮合成脢的生產功能喪失,而陷入依賴外來藥物(YC1)的困境。這種情況就如同服用類固醇,或是雄性固醇等藥物。 冷凍卵子和記憶威而鋼,讓我們有機會再次思考一下。於廣告與炒作氾濫影響下的社會,研究者也難以倖免! (2002.3.24)(本文同步刊載於3月25日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
播出時間: 3月25 日(一) 下午3:45~4:00 台南縣西港鄉的成功國小有個蝴蝶館,多年來一直有著可觀的蝴蝶復育成績。有了蝴蝶館,也讓成功國小的人氣應接不暇,有學生來戶外教學,還有喜好蝴蝶攝影的人士和媒體來追逐畫面,看著漂亮的蝴蝶飛舞,總是讓人心情愉快,其實照顧蝴蝶並不輕鬆,既擔心病蟲害,又擔心花蜜不夠,影響繁殖,工作人員每天要勤力的栽培和補充蜜源植物,這些費心費力的照顧工作,成就了蝴蝶一到兩個月的美麗生命,也為大地繁衍了生生不息的迷人詩篇。現在,就讓我們到成功國小的蝴蝶館去看一看。
播出時間: 3月26 日(二) 下午3:45~4:00 關於太陽能的使用推廣,長期以來在台灣是~只聞其響不見其身,一般民眾對於太陽能的瞭解,也是所知有限。反觀太陽能在日本卻成功的迅速發展,主要原因是,日本的電價是台灣的三倍。另一個關鍵是,日本的太陽能用戶,自己用不完的電,可以回賣給電力公司,這在台灣還辦不到。太陽能發電的成本,雖然已經比過去下降許多,但在台灣仍然不具經濟誘因。事實上,只要台灣有四分之一的住宅安裝了太陽能發電,裝置容量可以達到相當於兩個核四的發電量。這樣子驚人的能量,到底真實情況如何呢?現在,就請您跟我們一起去瞭解。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