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生態保育]阿瑪斯號求償談判破裂
挪威跨海訴訟待判決 --﹥
本報訊
針對3年多前發生於墾丁海域的「阿瑪斯號」貨輪漏油污染事件,環保署率各界專家遠赴挪威跨國求償。惟雙方對賠償金額認知差距過大,談判宣告破裂。因而環保署就尚未獲償之損失起訴求償,挪威法院已於11月1日起開庭審理。開庭程序結束後,主審法官表示他與其他專家法官需要至少4個星期的時間撰擬本案判決,希望能在聖誕假期前交付判決,惟仍須視法官們之討論結果及實際作業情況而定。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4/ta04112901.htm
◆[台灣新聞-土地與水文]提昇治河技術
近自然方式優先 --﹥
本報訊
環保署委託台灣大學教授張文亮於關渡自然公園完成設置一處礫間氧化處理的試驗場地,以天然礫石為材料,馴養生物膜,利用自然生物處理貴子坑溪,試驗可處理的水質條件及水質成效,預計每日可試驗處理100公噸污水。目前試驗結果顯示,礫石間已長生物膜可供去除有機物,而且在停留時間1.5日的操作條件下,懸浮固體去除率已可高達60至70%、生化需氧量去除率55%、氨氮去除率30-40%,並繼續試驗找出在最佳去除率下之操作條件。環保署說完成該項試驗後,將可提供地方政府另一項工法之選擇。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4/ta04112902.htm
◆[生活環境]亞太地區每年250萬人死於環境危害
--﹥
菲律賓,馬尼拉,2004-11-24
(ENS)-
在亞太地區,每年有超過250萬人因環境所造成的危害而死亡──例如暴露在街頭或者是室內所造成的空氣污染、不安全的飲水、惡劣的衛生環境及氣候的變遷等等因素。這項警告是在一個由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及亞洲開發銀行於今日所共同召開的特別會議上所提出的。
此次衛生與環境的高層會議一連舉行3天,地點在亞洲開發銀行設立於馬尼拉的總部,會議中來自10個東南亞國協會員國、中國、日本、南韓以及蒙古的衛生、環境部門和其他重要機構的首長們齊聚一堂。會議的目標是為了對貧窮、衛生與環境之間的關聯性產生更深了解。
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以及亞洲開發銀行已經和東南亞國協、東亞國家合作發展環境衛生政策與策略。這些組織支持的項目包括了空氣和水質監測、衛生督導、化學品和環境危險物質等相關資訊取得管道的改善、以及環境衛生方面的公共意識推動與宣導工作。
然而,會議中也對與會者強調,未來不僅有必要加強各個國家內衛生與環境機關的互相合作,同時必須加強國與國之間的合作,以強化環境衛生部門的功能。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亞太地區主任史瑞沙(Surendra Shrestha)在開幕致詞中說到:「我們必須多提倡預防的層面,並從生態系統與生活型態變遷著眼,在經濟與社會活動面向納入此一層面。」「對環境有益的也就對衛生有益,當然,對發展也有益。」
與會人士所要因應的問題有許多,包括:亞太地區的禽流感正捲土重來,鄉村婦女與孩童在家中吸到的煙遠超過安全標準之上,以及農藥毒害嚴重危害健康的情況,對此區域嬰幼兒健康的影響特別顯著等。
不過,與會者來在此聚會的目的,並不只是要突顯出環境問題的嚴重程度而已,亞洲開發銀行副總裁林登(Geert van der
Linden)說:「光讓議題浮上檯面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有休戚與共的體認,並且要能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和行動。」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24-05.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江詠儀、劉博樺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112401
◆[生態保育]耗資數十億美元
海洋生態普查成果展現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11-24
(ENS)-
耗資數十億美元的海洋生態普查有了具體成果!在2004年間,時至目前為止已至少發現了106種新的海洋魚類,換言之,平均每週發現兩種以上新物種。這項對全球海洋進行全面性調查的行動,共匯集了來自70個國家的專家學者一同參與。
這項為期10年的「海洋生物普查」(Census of Marine
Life)行動,至今已邁入第4年,共動員了一千多位科學家持續進行密集的計算工作,若加上最新取得的查資料,總共累積的海洋魚類生物種類已超過15,482種。參與的專家預估,到了2010年計畫結束之時,所有科學家最後努力的成果約可累積到2萬種生物。
整個計畫的進展將會在11月29日於德國漢堡舉行的專家會議上公佈,網路上可查詢此計畫的詳細資料,請點選:http://www.coml.org/coml.htm。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24-03.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劉博樺、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112402
◆[生活環境]美國作物生產持續使用溴化甲烷
環保人士提出抨擊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11-24
(ENS)-
美國「環境調查協會(EIA)」22日發表一份說帖,試圖說服美國境內的超級市場停止銷售在成長或是處理過程中使用溴化甲烷的食物;例如番茄、草莓及堅果等等。經常被用來當作殺蟲劑或是薰蒸劑使用的溴化甲烷,是在會對保護地球的臭氧層造成傷害的化學製品當中,目前仍在使用、且具有重大危害的一種化學物質。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24-02.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劉博樺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112403
◆[其他]南非前環境部長穆沙
獲選IUCN主席 --﹥
泰國,曼谷,2004-11-24
(ENS)-
來自南非的穆罕默德.瓦里.穆沙,於今天獲選擔任世界保育聯盟(IUCN)的主席。IUCN是保育運動中最為重要的組織之一。曾經擔任前南非環境部長的穆沙,在接下來的四年當中,將肩負重任領導世界保育聯盟-一個由81個國家、114個政府機構、800個NGO,以及來自181個國家的專家所組成的合作團隊。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24-04.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劉博樺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1124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11-29
--﹥
-
[生態保育]大目鮪超捕
ICCAT下通牒。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育委員會(ICCAT)年會落幕,會中要求台灣在1年內改善大目鮪違規超捕情況,否則2005年將撤銷台灣合作會員資格,屆時台灣漁船不得赴大西洋作業,每年恐將損失近40億。
(台北 自由時報)
-
[生態保育]新屋鄉所前
有人販賣環頸雉。桃園新屋鄉等沿海地區,近來常見外來流動攤販賣山禽、鳥類,內有保育類的環頸雉,業者並強調為台灣純種。愛鳥人士指出這是2級珍稀保育鳥。
(桃園 聯合報)
-
[生活環境]高市無菸餐廳
今年208家加入。高雄市衛生局推動「無菸餐廳」,本遭業者排斥,今年成長7倍,有208家加入。 (高雄 聯合報)
-
[生活環境]鋼鐵廠意外
臭氣外洩。高雄市臨海工業區震台鋼鐵廠28日上午不明氣體外洩,造成20名現場作業人員受傷送醫。 (高雄 中時晚報)
-
[環境政策]2005年將全面強制使用低硫燃料油。為改善硫氧化物及其衍生懸浮微粒污染問題,行政院環保署繼分階段針對特定地區限制使用低硫燃料油後,將自2005年全國全面實施限制使用含硫0.5%以下的液體燃料油。
(台北 中央社)
-
[環境政策]資源回收要繳稅
環署協商盼取消。財政部國稅局要求中小學舉辦資源回收的收入要繳稅,引發大反彈,環保署26日邀各單位協商,要求國稅局取消此規定。財政部表示,依稅法規定,只要有營業行為,就應繳稅。
(台北 聯合報)
-
[環境政策]水利署推出近程水資源計畫
擺脫大停水危機。經濟部水利署評估,桃竹、台中及高雄地區屬於供水高風險地區。水利署將透過「近程水資源開發計畫及管網改善計畫」,確保在2007年前,不再發生大停水事件。
(台中 中央社)
-
[能源議題]核一乾式貯存
鄉民憂。核一廠希望在廠內興建乾式的用過核燃料棒儲存槽,除2兩次招標未果,還遭到石門鄉代表會的反對。鄉代會主席施宗南說,石門鄉民害怕「中期儲存」變成「終極儲存」。
(桃園 中國時報)
-
[能源議題]再生能源教學基地正式啟用。台中高工推動再生能源計畫跑第一,完成太陽能結合風力發電系統,成為中部第1所高中職再生能源示範教學基地,這套中部校園首見的省能節源系統,26日由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按鈕啟用,將提供中部各校教學參觀
(台中 中國時報)
-
[全球變遷]唐白鷺造訪大園海濱。全球僅存2千隻的保育鳥唐白鷺最近降臨大園海濱,數量多達20餘隻。桃園濱海生態協會表示,近幾年溫室效應明顯,連帶影響候鳥遷移時間。
(桃園 中國時報)
-
[土地及水文]淤泥變黃金
再生商機數10億。台灣地區水庫淤積問題嚴重,清除淤泥所費不貲,由國科會補助中興大學土木系顏聰教授領導的產學合作計畫團隊,成功研發出將水庫淤泥再生製成高附加價值建材,這個淤泥變黃金的計畫,具資源再利用的環保效益。
(台北 自由時報)
-
[土地及水文]水保局廣徵植生技術
讓山坡成綠資源寶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6日召開1場研討會,邀集產官學界探討有效的植生工法,致力讓台灣山坡地成為綠資源寶庫。 (台中
中央社)
-
[土地及水文]漂流木變棘手垃圾。台中縣環保局估計,目前山區與海線溪流漂流木至少還有2500噸,不僅阻塞河道且常勾破漁網、撞壞漁船,將請清潔隊協助並雇工清理。
(台中 聯合報)
-
[其他]台灣博覽會將強調水資源永續。鑒於抑制全球氣候變暖的京都議定書,即將於2005年2月實施,及為強化全民對於永續環境議題的關注,「2008台灣博覽會」主題論壇,26日在永續科技的子題下,將「水生活氧園」納為在展覽會場的聚焦題目。屆時,水資源與再生能源的概念,也將貫串在整個展場的硬體建設設計與接駁交通工具的應用。
(台北 中國時報)
-
[其他]澎湖九孔染山東病毒。澎湖縣議員呂啟宗26日指出,澎湖九孔2004年遭中國東山型病毒感染,導致育成率掛零,而感染源疑似4月間,澎湖海巡隊查獲的高雄籍漁船進興益號從中國走私的2500公斤文蛤。
(澎湖 自由時報)
環境資訊協會 文忠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4-11-29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11-29
--﹥
-
[環境政策]南水北調工程
東線一期2007年通水。根據《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和當前黃淮海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嚴峻形勢,南水北調工程東線於2002年12月正式開工建設,一期工程將於2007年通水,主要向江蘇和山東兩省供水。而河南鄭州段的工程也將於2005年汛前開工,預計將打通內徑7米左右的雙隧洞穿過黃河。按規劃,東線、中線、西線建成後將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連接,三條調水線路建設時間約為40至50年。
(南京 新華社)
-
[環境政策]港府初步構思覓地試行中央屠宰活雞。香港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表示,香港政府已大致上決定由中央屠宰家禽;現正研究集中在一個或是幾個地方屠宰,規劃完成後會申請撥款和撥地,並會在一地展開試驗。
(香港 中央社)
-
[環境政策]中俄商定繼續擴大口岸原油通過能力。中國鐵道部官員26日表示,中俄兩國鐵路部門已商定繼續協調擴大口岸通過能力,保証俄羅斯透過鐵路出口到中國的原油運量2005年不少於1千萬噸,從2006年起至少達到1500萬噸。
(台北 中央社)
-
[環境政策]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
車輛節能為重點。國家發改委25日發布了《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預計2003年至2020年年均節能率為3%,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100萬噸。規定包括小排量汽車不再受限,擇機實施燃油稅改革方案;特大城市抑制私人交通工具過度使用;以及加快發展替代燃料。另將實施十項重點節能工程,包括建築節能、綠色照明、政府機構節能、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區域熱電聯產、餘熱餘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等。
(北京 北京晚報)
-
[生活環境]錢塘江嚴重污染
蕭山區赫然出現癌症村。中國浙江省主要河流錢塘江,由於下游蕭山區的化工企業排放工業廢水,造成嚴重污染,蕭山區已赫然出現癌症村。 (台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科研人員發現威脅大熊貓生存的寄生蟲。經過6年追蹤,科研人員在大熊貓體內發現一種致命寄生蟲-新種鉤口線蟲。為了避免大熊貓生存遭威脅,四川成都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展開研究,希望藉此建立常規性的大熊貓醫學檢查健康評估機制。
(台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新疆河狸面臨滅絕
工程建設為主因。河狸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動物之一,目前新疆維吾爾保護區內的布爾根河狸僅存1、2百隻左右,約為上世紀80年代的1/10。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副主任說,除長期捕獵外,工程建設也為主因。80年代以來區內興建了數十項建設工程,但沒有一個依法辦理手續;保護區內放牧也破壞了當地環境;布爾根河上的水利設施則阻斷了河狸遷徙路線。新疆林業局有關人士稱,當務之急是將保護區內牧民整體遷出,盡量減少人為因素對河狸生活的影響。
(烏魯木齊 中國新聞社)
-
[能源議題]專家指中國經濟發展受能源約制。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所副所長戴彥德表示,受到能源短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將無法實現2020年GDP比2000年增長一倍的目標,21世紀中葉平均GDP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更是無從談起。
(台北 中央社)
-
[其他]世衛組織:環境問題導致亞太每年250萬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亞洲開發銀行24日在馬尼拉聯合舉行的“環境與衛生”特別會議上警告,亞太地區每年因氣候變化、空氣和水污染以及低劣衛生條件等環境問題而死亡的人數達250萬人。
(馬尼拉 光明日報)
環境資訊協會 毅心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4-11-29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11-24
--﹥
-
[生活環境]第二頭疑似狂牛病牛隻 檢驗結果並未染病
-
[能源議題]要求撥款研究新式核武 布希提案遭到國會駁回
-
[生態保育]布希政府鮭魚保育方案 科學家指出毫不適用
-
[生態保育]遊說新澤西州開放獵熊 聯邦僱員角色遭質疑
-
[生態保育]首批吼鶴抵達佛羅里達州 將於當地過冬
-
[生態保育]喬治亞州藍蟹數量下滑 乾旱可能即是元兇
-
[環境政策]受法條附文影響 某些荒野保護措施遭推翻
-
[土地及水文]未妥善保障懷俄明州水質 林務局遭保育團體控告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24-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劉博樺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4-11-24
■[無消費日]資本主義是保育地球還是消費地球?(中) --﹥
作者:Mark Rowe (英國自由作家)
環境政策上的努力可能被WTO貿易法規所破壞─。部分人士不滿地指出,環保問題常常都被貿易上的優先考量所遮蓋住了。舉個例子,在1990年代早期一些歐洲政府曾經因為濫伐與森林消退的關連而考慮禁止熱帶雨林的木材進口,但最後卻因為這類提議違反了世貿組織相關規定而被迫放棄。同樣的,近年來歐洲市場對基因改造生物體傳佈的憂慮,這個也觸犯了世界貿易組織有關貨品流通自由化的規定。另外,基於180多個國家所批准簽署的《生物多樣性公約》,國際間已達成基因資源公平分享的共識,但此一共識也和世貿組織有關智慧財產權的規定相牴觸,至今爭議未解。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special/BND/2004/bn04112901.htm
■[環境關懷事件]促進台化遷廠-公民行動連署書 --﹥
發起者: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04-7225712、台灣中社、彰化縣綠色資源人文保育協會、台灣公投聯盟、綠色主張工作室
![灰濛濛的天空 彰化故鄉的印象](../../../against/2004/ag041129011s.jpg)
彰化市民您的權益沉睡了40年了!
您對的起自己的健康?進入彰化市區,映入眼簾是巨型煙囪、撲鼻的臭酸味。40年來彰化市給人的第一印象,你真的喜歡嗎?
請問公民的健康、尊嚴何在?讓我們一起探討彰化的未來!
台化廠綁架了彰化市
台化廠區約80公頃,阻斷彰化市的整體發展,使得城市失去生命力。未來彰化東區與高鐵烏日站區及台中都會區的連結,必須倚賴台化廠區的遷移,屆時東區的土地將可脫胎換骨,搭配整規劃新生活圈,重新塑造彰化市都市意象。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against/2004/ag04112901.htm
▲[環保節能-購買綠色商品]省電燈具•燈光美氣氛佳的節能撇步 --﹥
作者:林穆琳
家庭用電當中,照明就佔去30%~40%的用電量。若想從中節能並節省荷包,又不影響居家生活品質,一些省電燈具便可派上用場。一般家庭中使用照明燈具,多以白熾燈泡和日光燈為主,若需白熾燈泡的暖色光感,又要節能,直接在原燈具上改裝燈泡型日光燈,是最簡單的方式。這些「省電燈泡」(市面上可見螺旋型、U型與電球型)的耗電量,只有原來的1/5;發熱量只有原來的1/3。雖然單價較高,但壽命可達6000小時以上,是傳統燈泡的5倍;同樣20W,更抵過100W傳統燈泡的亮度;加上所節省的照明和空調電力,是環保兼「摳門」一族的好選擇。
※感謝財團法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贊助本專欄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EPenergy/2004/ep04112901.htm
▲[自然與倫理]寧靜的力量-環境哲學(二) --﹥
作者:陳慈美 (生態關懷者協會)
哲學家或環境哲學家真的這麼不堪嗎?在《超越土地倫理》(Beyond the Land
Ethic,1999)書中前面幾章,柯倍德教授不但為「環境哲學」定位,也針對許多來自不同領域的批評提出答辯,尤其從第二章的篇名:「環境哲學是環境行動主義:最基進而有效的一種」(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Is Environmental Activism: The Most Radical and Effective
Kind),我們幾乎可以很鮮明的看到教授堅定而充滿自信的風采。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ethics/2004/et04112901.htm
●[座談會]中山樓、青邨廣徵民間參與座談會 --﹥
時 間: 11月30日(二) 下午1:30
地 點:陽明山中山樓(需攜帶邀請通知,以進入管制崗哨)
主 辦: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聯 絡:公關科許科長瓔純 87897756或0910-031352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為廣徵民間參與陽明山中山樓暨國防部青邨幹部訓練班,特邀請國內具有會議、訓練、住宿、休閒相關實務經驗之業者及專家參加座談會,歡迎媒體蒞臨採訪!
詳情請參閱
http://www.pcc.gov.tw/~jsp/web/axtpccpgaxxx_web_news_01show.jsp?id=164
●[課程]自然觀察班 --﹥
時 間:12月1、8、11、15、18、22日(三、六)
地 點: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一段113號1樓
主 辦:荒野保護協會
聯 絡:企劃部 02-29303193轉18
E-mail: sow@sow.org.tw
本課程希望能引導學員在週遭環境中、就近和大自然接觸,體驗自然的奧妙,進而生疼惜和保護的心,加入保護台灣自然生態的行列。完成本課程並加入協會義工行列者,可優先參加本會相關推廣義工之培訓研習。
詳情請參閱
http://www.sow.org.tw/seminar/2004/tp/1201_1222_ob30/index.htm
●[講座]昆蟲館的緣起與未來 --﹥
時 間:12月2日(四)
地 點:台灣蝴蝶保育學會館
(台北市士林區華齡街2巷27號3樓之10)
主 辦: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02-28814006
E-mail: butrfly@seed.net.tw
昆蟲是地球上種類與數量最多的動物,不論是森林或草原、都市或鄉村,不同的生態棲地蘊涵了各式各樣的昆蟲,非常容易觀察,是最易呈現生物多樣性的一種生物。本講座將就:為何興建昆蟲館、認識地球上最小的居民──昆蟲、昆蟲館的特色、展示內容講解。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utterfly.org.tw/act2.php
●[活動]桶後越嶺,順遊三貂角燈塔之旅 --﹥
時 間:12月4日(六)
地 點:台北縣
主 辦:523登山會 02-25557523
E-mail: 523@523.org.tw
桶後位於烏來,越嶺路連接台北縣烏來鄉和宜蘭縣礁溪鄉,濃蔭古道沿桶後溪而行,沿路溪聲潺潺,山清水秀宛如置身桃花源,走在先人足跡上,更有一番思古幽情;位於濱海公路117公里三貂角是雪山山脈極北端與海相連之處,亦是雪山山脈東側的邊界。早期的漢移民便以此音用閩南語譯出「三貂」地名,延用至今。
詳情請參閱
http://www.523.org.tw/act/93/subject/index_0412.htm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找尋金門老靈魂 --﹥
播出日期:11月29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11月30日(二) 中午12:00-13:00重播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找尋金門老靈魂
當戰爭的記憶,成為陳列館內的觀光景點,解除軍管10年後的金門,正以快速的步伐,追求屬於自己的未來。但是全力現代化的迷思,有如一道催眠的魔咒,讓金門全島陷入發展的狂潮中,金門的舊日風華,漸漸成為照片裡的感傷。面對劇烈的變動,3位金門人開始思考,在現代與傳統之間,如何留下金門最珍貴的事物,尋回漸漸遺失的金門老靈魂。
【看守台灣】高梁成熟時
11月的金門,正是高粱收成的季節,金黃色的高粱穗,如同貢糖和菜刀一樣,緊緊地連結世人對金門的印象。
民國38年,由於國軍駐守的關係,使原本只有3萬7千個居民的金門小島,增加了將近5萬名軍人,金門一度面臨糧食短缺的問題,當時金防部司令官胡璉將軍,以一斤高粱換一斤米的政策,開啟人民種植高粱的契機。
★[本會訊息]徵求「電子報暨網站編輯」 --﹥
熟悉Front Page、Photoshop等網頁製作軟體,以及HTML語法,將負責製作環境資訊電子報與網站維護,意者請將履歷寄至
being@e-info.org.tw。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pong@e-info.org.tw,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