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環境新聞回顧系列]2004十大環境新聞總回顧 檢討國土保育政策居首 天災相關新聞佔20% --﹥ 本報訊 2004年最受人注目的十大國內外環境新聞為何?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綠色陣線協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辦「年度環境新聞網路票選活動」,今日公佈票選結果,國內以「天災重創,國土山林政策總體檢」國外以「禽流感橫掃亞洲,各國努力防堵」分居榜首,其中票選出的國內外新聞有1/5與天災有關,顯示全球氣候變遷與人為開發的議題,對人們生活的衝擊很大。 今年入選的國內外重大環境議題,以負面消息居多,無論是外來種入侵、公害污染、過度開發、生物防疫防治等新聞,都相當受到關注,而包含興建蘇花高速公路在內的「新十大建設」等爭議,則橫跨數個年度,持續名列前茅。較令人振奮的,是「諾貝爾和平獎桂冠,首度由環保人士獲得」在十大國外重要新聞中排名第二,表示環境運動對人類和平的貢獻,已獲得廣泛的肯定。 與往年所發布的年度新聞相比較,蘇花高興建案(含在新十大建設案、居2003年榜首)與焚化爐相關事件連續三年入榜,湖山水庫與保色鳥保育爭議,則連續兩年入榜。國際情勢部份,京都議定書以及歐盟的基因改造作物政策,均連續三年入榜。 國內去年接連發生的敏督利、納莉風災重創國土,山河變色,引發國人一片檢討國土保育政策聲浪,輿論對此議題的重視,正好可與本次網路票選活動中,「天災重創 國土山林政策總體檢」高居榜首、以及國內外十大新聞中有1/5事件與天災有關的結果相互印證。 另一方面,歷經9年催生的《京都議定書》終於通過生效門檻,即將於2005年2月啟動,這個以遏制溫室氣體效應為目標的國際公約,雖然期間遭美國中途棄守、俄羅斯態度搖擺不定的變數,最終這個人類史上首次聯合起來,以實際行動共同對抗氣候變化的行動,還是走了過來;台灣雖非締約國家,仍基於地球村一份子的角色同步跟進,雖有人批評政府預先準備的腳步太慢,但畢竟已有所行動,仍獲得相當的關注。 然此同時,人類追求開發的趨力似仍無畏懼地勇往直前,包含蘇花高在內的「新十大建設」等爭議,橫跨數個年度持續名列十大新聞榜內;而可能危及保育鳥類八色鳥棲息地的湖山水庫興建案、以及國際上漢堡肉需求與熱帶雨林開發有關、中國準備在湄公河興建水壩的議題,都屬此例。 在公害污染議題方面,管制12種有毒化學品的斯德哥爾摩公約正式生效,正式啟動了國際合作對抗化學污染的腳步,在此背景下,台灣「部分焚化爐戴奧辛超標4,000倍」、「台鹼安順廠戴奧辛污染」、以及北極熊體內出現環境荷爾蒙等議題名列榜內,正凸顯了化學品污染的嚴重性,以及國際合作謀求解決的必要性。此外,入侵紅火蟻、放生現象脫序、禽流感橫掃亞洲的入榜,則顯示國人對於生物防治與防疫的課題的關切。而日本的核電廠蒸氣外洩事件,則顯示核能安全問題仍是國人關心的項目。 綜觀2004年入選的國內外重大環境議題,仍以負面消息居多;然而,諾貝爾和平獎首度由肯亞女性環保人士獲得的消息,對於許許多多努力為環保議題奮鬥的環保人士而言,可說是一劑強心針!顯示環境運動對人類和平的貢獻,已獲得廣泛的肯定──儘管前方佈滿荊棘,環境運動仍應邁步向前! 本次的網路新聞票選活動,共吸引了近300人參與,來自教育、研究與學生參與者最多,約佔56%左右;年齡層分佈方面,以20-40歲居多,佔8成以上;因此,這次的票選結果也反應出青壯年階層,從事教育、研究領域者所關注的焦點。 另外,於新聞票選期間,「丹大傳統領域試辦狩獵,引發部分保育團體抨擊」的爭議事件,其後續發展對於保護區的「在地參與、社區共管」政策取向而言,具有指標性的意義;以及「南亞大海嘯災難事件」,為40年來最大天災;均特別增收於2004年重大環境新聞當中。 邁入2004年尾聲的聖誕假期,南亞大海嘯奪走數萬條人命,彷彿再次向人類展現大自然反撲的可畏力量,面對如此劇變的當下,我們也希望在審視歷史環境事件的同時,能為我們帶來些許啟示。
★2004年國內外「十大環境新聞」一覽表 【國際篇】 [環境新聞回顧系列-台灣篇]天災重創國土 山林政策總體檢 --﹥ 2004年7月,敏督利颱風襲台,造成南投縣、台中縣各地災情慘重。8月20日,台北地區下起午後雷陣雨,一、兩小時的暴雨,造成台北縣板橋、新店、中和、台北市文山區到處淹水。緊接著,艾莉颱風來襲,從北到南,災情不斷。1/3的三重市大淹水。新竹縣五峰鄉,15人遭山崩瞬間掩埋,一家人轉眼永別。台中縣大甲溪溪水暴漲,松鶴部落居民再次逃難…。 敏督利颱風重創台灣,中部橫貫公路谷關─德基段,才花了10幾億整修即將開通,卻毀於一旦,艾利後,更是殘破。雖以生態工法修復脆弱道路,奈何仍禁不起天災考驗。生態工法也成了眾矢之的,工程界與生態界論戰不斷。 長期以來,山區不斷開路,所造成的山坡地濫墾、濫伐、濫建,已是不爭的事實,更不用說開路導致農業上山,而產生超限利用、水源污染、崩塌、土石流等問題,並造成水庫淤積嚴重,甚而大雨卻水荒的窘境。 環保團體為此提出建言,歸納台灣土殤十大病症,包括「山坡地崩塌、土石流」、「中橫柔腸寸斷」、「地層下陷水患嚴重」、「農產經濟損失」、「沒節制的開發思維」、「政府部門各自為政沒有統合」、「民眾環保意識沒有提升」、「執意興建破壞水土的政策」、「民代公僕怠忽職守」和「解決方案治標不治本」。希望提醒人民及執政者正視台灣國土問題。 政府終於下定決心面對「將山林還給自然」之根本問題,除了召開「從大甲溪的未來評估中橫是否修建」聽證會外,也進一步推動國土復育條例,從嚴管理、從優補償,並規劃高山農業退出山林,啟動一連串山林政策。 希望這些政策及規劃,不再限於圖上作業和管制法令的擬定,而是利用市場和財稅機制來活絡推動,實現效率和公平;也呼籲政府多重視綠色能源、科技發展和知識經濟;多鼓勵人文資產和創意產業之保存發展。如此,山河重整、農林復育,自然景觀回復美麗容顏;社會遠離暴戾貪吝,止訟息爭,人人在工作之餘都能是歌手、畫家與詩人。 【相關新聞、文章】 [環境新聞回顧系列-國際篇]禽流感橫掃亞洲 各國努力防堵 --﹥ 2003年發生於歐美地區的狂牛症風暴或許大家還記憶猶新,然而在2004年的一開始,亞洲地區隨即爆發了禽流感的疫情,這波禽流感疫情同樣地造成全球一片恐慌,其嚴重程度與狂牛症相比可說是不遑多讓,甚至是有過之而不及。 世人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造成此波禽流感的元兇-一種名為H5N1的病毒可能會透過與人類病毒交換基因的方式,創造出一種可以在人群間輕易地散播的新病毒。在2003年的冬季到2004年春季這一段期間,總計已有23人因感染此種病毒而死亡,並且有一億隻以上的雞鴨等家禽因而遭到撲殺。 透過大規模的撲殺行動,使得年初於亞洲所爆發的禽流感疫情在二、三月間即已似乎獲得控制。然而到了七月間,此種病毒又再一次地爆發新的疫情,證實此種病毒並未完全被撲滅,迄今仍在東南亞各國內某些地區持續傳播。 而九月間在泰國所發生的一起母女雙雙因感染此種病毒而死亡的案例中,專家認為該名母親可能是在照顧女兒的過程中遭受感染,因此專家認為此種病毒可能已能在人類之間互相感染。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因而指出,亞洲的禽流感疫情將會是「全球性的危機」,並且國際社會對此必須要嚴加防範。
【相關新聞、網站】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2005年十大環保新措施 環保署提醒民眾注意 --﹥ 本報訊 環保署日前發布2005年度將實施十大環保新措施與重大政策,,其中尤以「垃圾強制分類計畫」為影響民眾生活最劇,提醒民眾注意。十大措施為:
◆[國際新聞-生態保育]學者指出 紅樹林可減輕海嘯等災害衝擊 --﹥ 蘇家億、劉博樺編譯/葉春良審校 科學家表示,熱帶及亞熱帶稠集的紅樹林能有助於吸收因海嘯及暴風雨造成的海浪能量。以這此南亞大海嘯為例,海嘯對印度南部坦米爾納度(Tamil Nadu)省造成嚴重災情的同時,擁有稠密生長紅樹林的皮恰瓦蘭(Pichavaram)及慕穌沛(Muthupet)區,其人員死傷及建築物毀損情況就不如前者般嚴重。 但科學家亦警告,這些特殊的熱帶海岸植物的生長處為世界上受到威脅程度最大的地區。這是因為這些地區人口的激增及非長期規劃的經濟發展,其中包括了城市及工業開發的土地開墾、蝦養殖業及化學汙染等。 海洋生態學家與環保人士呼籲,不應只是將紅樹林視為是鳥類、動物、微生物的棲地而已,更應該將之是為是抵禦洪水、海潮及風暴等的生態系。 長久以來,由於建設或都市計劃的緣故,印度許多的海岸線損失了相當大面積的紅樹林。紅樹林生長在海水與陸地之間的潮間帶,它可以保護並且穩定海岸線,並且還可以涵養沿海的水域。根據管理Soonabai Pirojsha Godrej海洋生態中心的學者庫卡尼(Vivek Kulkarni)指出,紅樹林可以幫助降低因風暴或海潮所造成的災害。 庫卡尼在為孟買自然學會(Bombay Natural History Society)所撰寫的一篇文章中表示,「紅樹林在降低沖刷、協助沉積、穩定海岸線及削減波浪的能量上比起混凝土塊還來得有用。」實際上,不只是紅樹林,包括珊瑚、沙洲或是沙丘都可以產生紓緩暴風雨及浪濤的作用。此一現象在1999年襲擊Orissa並造成10,000人死亡的風暴中尤為明顯。當時的風速達到每小時160公里,風暴並且重創了沿海的村落,然而Bhitarkanika該地所受到的災害卻相對輕微,原因就是該地擁有印度第二大;僅次於Sunderbans的紅樹林。 然而根據庫卡尼的報告指出,農業是造成全球濕地遭破壞的最主要原因,他指出,「紅樹林的價值許多年以來都被忽視,而在世界各地;紅樹林都不斷的在消失當中。」 (2005-01-03)
【參考資料】 ◆[國際新聞-生活環境]環保人士新利器 可協助估算環保措施所需成本 --﹥ 劉博樺編譯/葉春良審校 一項新的工具或許可以協助有環保概念的經理人清楚了解其環境、健康與安全(簡稱EH&S)的計畫能帶來多少經濟效益。 研發這套工具的BLR公司的目的是使經理人手邊能有一些簡單易用的財務工具以便利用。 BLR公司表示,一般而言,一個環保的經理人總是必須花費許多時間來為其計畫辯護,以便使其部門的預算需求能取得正當性。然而當對此存疑的頂頭上司遇到競爭與成本壓力時,這些經理人必須協助說服管理部門,做一個合作的好公民是利多於弊的。 商業及法律報告公司(Business & Legal Reports, Inc)的EH&S部門編輯高特(David Galt)指出,傳統上,EH&S的措施都被視為是佔據成本的核心部份,或是榨乾公司資源的元兇,其角色包括了訓練、節能措施、污染防治、垃圾減量、安全措施及環境許可的採用等等。 「問題不只是在於這些活動被視為是支出」,高特表示,「更糟的是,多數的經理人對於如何將EH&S所帶來的利益轉換成高層經營部門可以了解的形式一無所知。」因此,高特接著表示,「為了要使經營部門點頭答應,關鍵在於經理人要學習使用正確的EH&S企業價值評量量表,將成本轉換為可被視為是對企業價值有利的投資。」 (2005-01-03)
【參考資料】 ◆[國際新聞-全球變遷]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批准京都議定書 --﹥ 劉博樺編譯/葉春良審校 根據沙烏地阿拉伯官方媒體「沙烏地通訊社」(Saudi Press Agency)消息指出,沙烏地阿拉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已於去年(2005年)12月27日批准了旨在抑制全球暖化現象的京都議定書。 消息中指出,此一決定是由部長們在每週召開的內閣會議上所敲定的,而皇室的公告也已在準備當中,以便正式開始實施此一決定。 作為一個開發中國家,沙烏地阿拉伯並不需要受限於京都議定書中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規定,此項規定只適用於30個已開發國家。目前為止,已經有135個國家正式對京都議定書表示支持。 該國石油部長Ali al-Naimi於2004年12月中(16日)在阿根廷表示,他的國家希望能批准此議定書,但也預期到一旦先進國家實施此項議定書,該國的石油收入將會因此短少數十億美元。 他於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上指出,「到了2010年,由於先進工業化國家將調整其政策以便削減溫室氣體的排放,沙烏地阿拉伯每年將會損失至少190億美元的收入。」 沙烏地阿拉伯與美國長久以來便不斷遭環保人士指責,指其在抑制全球氣候變遷上的努力明顯不足。石油國家組織(OPEC)領導人亦遭受外界指責,指其阻撓有關設立一項新基金的會談,該基金試圖利用石油出口損失的補償金來協助貧窮國家因應全球暖化的現象。 (2005-01-03)
【參考資料】
環境資訊協會 遠鵑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毅心 摘錄 ■[狩獵與保育]宗教團體與保育團體宜以多元開放的態度來討論原住民的狩獵 --﹥ 作者:盧道杰 (台灣大學森林系助理教授) 最近林務局開始在丹大地區進行狩獵試驗研究計畫,由於國內禁獵已有相當的時日,開放狩獵成了媒體競逐的議題,據報載部分人士也對林務局所持適度開放,促進資源永續利用的立場有著不同的看法,甚至強烈批評主張停止開放。本文不是要去評論他們主張的對錯,而是希望提出一些不一樣的意見,以開創比較多元與開放的對話或討論空間。我對原住民族狩獵的看法是比較從生物多樣性保育或自然資源經營管理的面向出發,以我對國際保育社會近一、二十年來相關保育與棲地經營管理思維演進的瞭解,提出一些可供大家討論的參考。 首先,長期以來以西方工業國家社會特別是北美所發展出來的菁英集權排除式的保育思維,將人類社會抽離出自然演替的動態運作,而在現場保育工作執行上出現了許多窒礙難行的狀況,特別是當生物多樣性保育涉及在地社群尤其是少數族群或原住民族的生計維持、部落社區發展、文化、價值觀等。早自1960、1970年代開始,國際保育社會就對以科學管理為基礎的菁英集權排除式保育思維進行檢討,歷經多年的辯論與實驗,去(2003)年舉辦的第五屆世界保護區大會將原住民族與少數民族如何實際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列為大會的主要重點之一,大會提出多元治理型態的概念與社群保育區(community conserved area)的主張。多元的保護區治理型態強調除國家政府之外,保護區的治理應包括私人、共管與社區(群)。社群保育區呼應著多元治理型態的概念,係指為原住民族或在地社群藉傳統法規(customary laws)或其他方法志願保育的天然或與人為因子互動的富有顯著生物多樣性價值、生態價值與文化價值的生態系。此一社群保育區的主張不僅為隨後在今(2004)年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公約會員國大會所接納成為向各會員國建議的事項,世界保育聯盟(IUCN)假今年11月在泰國舉行的世界保育大會(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中更發佈了「以槍與政府委任守衛所建構的圍籬正逐漸被主由原住民族與在地社區所組成的社會圍籬(social fencing)所取代」的新聞稿。在地社群、原住民族的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築構社會圍籬以守護山林,基本上已是國際保育社會的主流典範之一。 深究這類比較參與式取徑的自然資源或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思維典範,可以觀察到其對傳統自然資源保育取徑的反思:第一是人為因子在維持現有的生態系的運作與生物多樣性的組合上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抽離這些干擾因子,可能導致生態演替方向與生物多樣性內涵的改變。棲地(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應考量個別個案的脈絡與環境,積極面對人的因子,尋找化阻力為助力的共存方式;第二是國際保育社會體認到國家力量的有限,加上現實政治裡,保育多屬相對弱勢的政策項目,其資源與預算常受到其他國家優先政策項目的排擠,致使中央介入集權取向的經營管理對多位於邊陲的自然資源與保護區,常不見得能達到預期的目標與效果。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曾在傳統經營管理思維裡被視為保育主要威脅之一的在地(鄰近)社群,特別是少數族群或原住民,重新被保育專家認定為自然資源(或保育計畫、或保護區)的主要權益關係者。其流傳久遠多已化為文化符碼與社會習慣的土地利用方式與資源採集制度,往往在特殊的在地脈絡與地理環境中能與自然生態維持良好的互動。而在地位置的便利與人情社會網絡的優勢,也使得在地社群在自然資源保育與管理上具有無以言喻的重要性;第四是保育無疆界,生態的作用不會因為人為劃定的界線而有所遲滯或中斷,為避免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如保護區)成為生態的孤島,自然資源保育與管理的工作需要跨越人類行政疆界的限制,以連續面的思維與區域的尺度來規劃與整合保育工作,重視機關間的聯繫,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漸次鑲嵌連結,架構生態生物的交通流動廊道。 其實在自然資源或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場合裡考量原住民族或少數族群的最根本的基礎在於人權。國際社會在最近的二十年普遍重視原住民族的處境與其人權的議題,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在1982年成立原住民族人口工作小組,1989年國際勞工組織擬具原住與部落民族公約,聯合國大會在2000年宣布1995-2004年為國際原住民族的十年,同時成立原住民族永久論壇。2001年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任命原住民族人權與基本自由的特別書記,負責處理全世界原住民族被邊緣化與被歧視的狀況。最近的幾年,原住民族在自然資源上的永久主權(Indigenous peoples' permanent sovereignty over natural resources)議題受到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特別關注,國際社會已進一步辯論原住民族在自然資源方面富有先於國家主權的權力。在這其中,或者近年興起的環境正義論述多少也是原住民族及其與周遭資源環境連結受到世界各界重視的原因之一,其主張主流社會不應為提升生活或環境的品質而苛求位處社會邊緣的弱勢族群(包括原住民族)負擔代價與成本。總而言之,如果聯合國相關人權議題的決議事項是國際社會對人權的共識基礎,那這些文件的敘述透露著原住民族相關的權益問題應被視同基本的人權,而其傳統領域及其與自然資源間的互動連結也應當受到主流社會的尊重。 回頭看林務局這次在丹大地區進行的試驗狩獵區,其實是對國家能力有限的正面因應,當每年被狩獵的野生動物個體上千半萬,然實際被查獲取締者僅為極少數,這意味著現有的經營管理體制的失靈。如果原住民族與其周遭資源環境間的連結就如生物多樣性公約與國際保育社會所言,有著可以讓現代科學管理取徑學習的強連結;如果原住民族的權益應當被列為基本人權的範疇;如果政府真要有誠意要與原住民族發展新伙伴關係;那對以開放有限度的狩獵行為來思索如何與在地原住民族合作的決策似乎是有其正當性的基礎,那比較關鍵的議題就不是該不該做,而是該怎麼做。有人批評開放原住民族狩獵勢必會引動漢人食補與藥補的惡性,而進一步惡化對野生動物資源的濫捕;有人提及野生動物資源已比過去減少許多,開放狩獵會讓情形更行惡化;也有人談到原住民族爭取開放狩獵不是為文化傳承而是為經濟…。以我在南部山區的田野經驗,我反而想說的是狩獵本為原住民族部落社會生業的一種,狩獵行為涵蓋山林能力的養成、在地知識的傳承、泛靈信仰、動物蛋白質的分享、社會分工、個人社會地位的提升等事項,有著極複雜的社會互動意義,並不是一件單純的啖肉行為。這樣一件關係部落族群文化與社會意涵,甚至政治象徵的行為似乎不應該由非原住民族的我們,在未深入瞭解其意願與意涵的情況下,即予詮釋或驟下斷言。而在沒有任何直接證據顯示原住民族狩獵與過去野生動物族群的減少有關連的情況下,把兩者做線性的連結,也有所不妥。更重要的是,對漢人習性的無奈並不能作為要求原住民犧牲其權益或限制其行為的藉口。 前文提到了國際保育社會積極思考社會圍籬的概念,其利用使用者、在地居民與社會規範形塑成的社會網路關係,以對資源的使用產生監督的作用。有人提到使用者是最會愛惜資源的一群,但如果缺乏內聚的社會強連結,恐怕使用者追求的會是最大的經濟產值,而對資源保育或生物多樣性保育而言,不見得能產生正面的效果。有學者將共有資源與共有財產的學理應用在原住民族部落社會的自然資源管理體制上,其強調的就是內聚性社會強連結的作用力。誠然這樣的強連結不是口號說說就可以一簇而成,過去有著與周遭資源環境的強連結並不意味著天生就是山林守護者,也不代表所有的在地知識都是依循生態原則,而能讓知識擁有者可以有生態智慧光環的行事作為,但是,在未有任何的嘗試即以價值二分法來否定,也不是一個開放多元的社會應有的現象。也許林務局或計畫執行團隊在試驗狩獵的議題上可以開放更多的空間與管道來聽取不同的聲音,與不同立場的個人與團體溝通對話。而持反對立場的宗教團體與保育團體似乎也宜開放胸襟,體認自然資源管理的社會性與多元面,積極參與對話、提問及互動。動輒訴諸道德是非發動政治力拼輸贏,贏則充其量只是鋸箭療傷,無法解決自然資源經營管理的問題,輸則脫離戰局,折損對狩獵最有力的監督機制,都不見得會產生有建設性的結局。還有在一旁冷眼觀視的原住民朋友,這是一盤缺不了主角的棋局,無論哪方佔上風,皆無法改變狩獵是原住民族既有文化元素的事實,也不能替原住民族朋友詮釋其狩獵在其文化中該何去何從。且讓我們以對話替代對抗,共同提出我們的主張,共同分擔我們的憂慮,共同面對如何提升野生動物資源保育效能的問題。 時 間:1月15日(六) 員山深溝社區當地共約50公頃的休耕農田,最近所有花種齊開,花海一片,猶如將當地彩繪上美麗的景致。陳氏鑑湖堂位於福建彰浦縣佛曇鎮大坑,為此地近年來更成為一個保育濕地生態的重要推手,園內種滿了許多從全國各地濕地搶救回來的台灣原生種植物,因水池生態完善,自然吸引了許多種類的昆蟲及蛙類等。攝影重點:花卉水草、昆蟲水鳥……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snp.org.tw/activity/940115.htm ●[講座]生態保育專題講座-回首來時路 --﹥ 時 間:1月20日(四) 本講座將就幾個有名的蝴蝶產地例如:埔里-南山溪、台中-谷關、八仙山-森林遊樂區、南投-合望山、台東-蘭嶼、綠島等蝴蝶勝地。透過影像記錄它的不同及變化,與大伙分享這些地區、地點的蝶況起伏。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utterfly.org.tw ●[講座]創新管理思潮系列-能源與氣候變遷 --﹥ 時 間:1月12日(三) 下午 2:00-5:00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csd.org.tw/
播出日期:1月3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封面故事】野生動物救援系列 這是一個關於人與動物的故事,原本這個故事不應該開始,當人類慾望之手伸向原始叢林,牠們被迫在生與死之間掙扎,當這群年輕人遇上了這些動物,他們伸出了雙手來彌補缺憾,他們企圖在絕望中尋找一絲亮光,人與動物之間的愛恨情仇,該如何訴說? 人與動物之間的故事,如果可以這樣開始…… 林務局於2004年12月15~23日期間,擇定丹大地區(布農族原住民生活領域),試辦「丹大地區原住民基於傳統文化、祭儀需要試辦狩獵計畫」,以試驗社區參與、兼顧保育與原住民傳統狩獵文化的可能性。消息經媒體批露,引發各界 激烈的爭議。 然而,面對此一爭議,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能充分對話與溝通的討論平台,而非演變成各自於媒體放話卻沒有交集的零和遊戲,基於此,本會特開闢「狩獵與保育」,並建置一討論平台, 希望各界不同的意見充分理性的交流,進入討論區,請至 http://notepad.ngo.org.tw/hunting_conservation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pong@e-info.org.tw,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