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9.9.23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98年度永續工程種子教師研習營
綠色最前線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國際環保新聞周報
黑潮電子報
苦勞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推薦瀏覽
白沙屯田野工作室協會  

彰化縣野鳥學會 

洪雅書房  
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  
Grist Magazine  
中外對話
 
  走過十年 多元省視重建過程
【相關連結】
921重建凝聚部落意識 邵族處境艱鉅中見微光
從石岡到埔里 中國媒體看見台灣鄉鎮重建活力
【921十週年專題】十年回首 清水溝
【921十週年】拒作「缺少歷史的民族」 災難下看見原住民新生
完善的災後重建除了公共工程以外,社區營造、建築與文物的修復都是需要重視方面。在九二一震災十週年的同時,一場名為「神戶─集集─中越─汶川地震復原及民間參與研討會」於國立暨南大學展開,席間匯集許多專家學者、社會工作者與媒體前往參與。

在社區產業部份,長青村轉化老年人口、發展社區特色產業的經驗,讓與會者印象深刻;而修復古蹟的技術、培養防災人員,則是政府無可迴避的責任。在公共建設上,使用生態工法讓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盡量取得平衡,則是日本學者的建議。

詳細內文

 
 
  環境信託:信託動起來(三)來一趟「美國古厝旅館」之旅

作者:耿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經理)

一趟旅行,除了玩得高興、睡得舒服,是不是還可以期待更多?!一趟旅行,除了把握當下、為未來創造美好回憶,是不是還能連接過往的燦爛時光?! 歷史不是死的,美國的「歷史保存國民信託(National Trust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在旅行中帶著人們停歇在足以述說上一世代的歷史老屋,在這樣的一個「美國古厝旅館(Historic Hotels of America)」計畫中,旅人和老屋主人將看到活化過往的希望和機會。 。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易俊宏

台東生態工作假期

綠色經濟趨勢顯著!能源危機日益加劇,使傳統引擎汽車面臨嚴峻挑戰,而國內相關產業類股已經顯示,環保綠能蔚風潮,電動車概念股具潛力,因此帶動相關的電池類股,國內許多NB電池廠,都已經正式跨入車用電池,並進行策略結盟。同時受到經濟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老舊船舶加速報廢,而拆船業附加的環境問題,引起全球海事專家的高度重視;日前甫落幕的「2009上海國際海事論壇」中指出,拆船業邁入環保新時代。

而聯合國日前亦於紐約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高峰會,目的是為了今年底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為協議共識做準備溝通;而目前碳排放居高不下的中美兩國,則是全球都在觀察。胡錦濤在會見法國總統薩科齊時表示,中國相當重視即將召開的哥本哈根大會,但是並未提出減探的具體目標;另一方面,歐洲代表認為美方缺乏誠意,美歐聯盟的瓦解恐將使今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氣候變遷高峰會宣告失敗。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從丹麥新能源島 看澎湖的低碳未來

作者:詹雅如(低碳生活部落格邁向哥本哈根志工寫手群))

我兩年前決定到澎湖寫論文,專注於當地居民如何透過傳統信仰來整合民意,並發起一連串保護海灘免於財團BOT的行動。論文題目提出後,我的日本教授問我:「未來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那個沙灘就淹掉了,現在到底要保護什麼。」我雙手一攤搖搖頭,因為小島上的人民,又有幾個聽過氣候變遷呢?

兩年後,美麗海灘暫時擋掉了人工建設破壞,接著果然換成全球暖化的議題爬上灘頭。原本毫無規劃的島嶼,突然多了研究單位要來進行生態低碳社區的調查,沒頭沒腦的問起村民對於低碳島的想法,然後就要在每個鄉遴選一個示範點,要示範什麼也沒人知道。

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925,站出來,搶救江翠老樹!

發起團體:江翠護樹志工隊

3年前,台北縣議員提案於江翠國中運動場增設地下停車場,交通局在民國95年11月30日陪同幾位議員、里長、江翠國中及板橋市公所「現勘」後,未經任何專業評估,逕直做出「江翠地區確有停車需求」結論,即將興建游泳池及共構地下停車場,自此江翠國中校園內一百多株已存在3、40年的老樹注定攏罩在「見不到明天的陽光」陰影中。

得知消息的江翠國中教師、社區居民不忍見朝夕相伴,充滿成長記憶的老樹林從此被抺去,多方奔走陳情,冀望保留下都市叢林內如此稀少珍貴的綠地!即便部份市代簽名支持保留、江翠國中校務會議116票全數贊成停止籌建工程,台北縣長亦於97年5月發文暫停投資地下停車場,怎奈事件背後永遠存在一隻隱隱約約的黑手,在不到1個月內即讓興建案再度啟動!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易俊宏、呂苡榕•網編:詹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