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23日
摘錄自2009年9月23日經濟日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聯合國氣候變遷高峰會22日在美國紐約舉行,歐洲代表認為美方缺乏誠意,非常失望,美歐聯盟的瓦解恐將使今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氣候變遷高峰會宣告失敗。
由於當前唯一的全球暖化國際協約「京都議定書」即將在2012年失效,沒有任何後繼條約,12月的哥本哈根會議如果只能達成缺乏實質效果的協議,可能將是全球暖化失控的開端。
歐方代表認為,歐巴馬政府目前看似正把所有資源用來對付健保改革,無視全球暖化的急迫性。
一位歐方代表向金融時報抱怨說:「我們本來以為基本的阻礙會是中國與印度,結果我現在認為最大的問題是美國人。」
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教授史登(Nicholas Herbert Stern)也認為,哥本哈根高峰會達成的協定恐怕也是不痛不癢,不如延期再開。
史登曾在2006年為英國政府提出著名的「史登報告」,確認全球暖化將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威脅。根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的結論,全球氣溫增幅必須控制在相比前工業化時期的攝氏2度以內,否則將造成嚴重後果。攝氏2度看似很少,但目前全球氣溫也只比冰河時期多出5到6度。
要控制增幅在攝氏2度之內,全球排放進入大氣層的碳量必須控制在1兆公噸以內。這表示,假如缺乏攔阻燃燒化石燃料時排碳的技術,全球目前已探得的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最多只能使用1/4,否則就將耗盡「排碳預算」。
全球均溫增幅一旦超過攝氏2度,類似讓小林村滅村的超大雨勢將在全球各地成為常態。乾旱、洪水與卡翠娜級的超級颶風將使數億人口陷入飢荒與流離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