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譯自2007年7月26日ENS美國,華府報導;陳維婷編譯;蔡麗伶審校
密西根民主黨的斯圖帕克(Bart Stupak)眾議員為此提案立法,規定為一氧化碳處理過的肉品添加標示。
斯圖帕克表示:「灌入一氧化碳之後,腐壞的肉品也能呈現紅潤健康的色澤,但實際上卻有導致食物中毒的危險。」
禁錮與瘋狂 探索動物的「快樂天堂」
國寶蟹過路產卵 車子視而不見
T9台灣市占率達9成 高含汞螢光燈 飛利浦停售
沒誠意救藻礁?中油烈日勘查
資源回收節能又環保 再生利用價值高
柴油廢氣+膽固醇=心血管疾病
綠色消費救地球?
歐盟擬開放休耕土地 供應生質燃料
日環保火車上路 「來電」得很
中國加強食物安全管制
北京市建成國內首條廢舊塑膠瓶回收生產線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處罰第一家民營發電企業
浙江投資1.2億元養細菌 跟太湖藍藻奪食治汙
美財長抵中國訪問 環保與匯率是關切重點
「決戰商場新利器-企業環安衛資訊管理方案」研討會
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11週年《怎麼辦!?》演唱會
香港有機農業推展概況經驗交流座談會
「山徑童畫師」繪本研習營
體驗芝山─蠻野心足夏日影展:滅頂家園
生物多樣性:
氣候變化對世界遺產的威脅與因應對策
作者:李光中(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自1972年起,推動《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開啟了推動全球性的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運動,要求世界各國政府負起保護該國境內傑出的自然及文化資產的責任,並就具有「傑出的全球性價值」之自然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加以保護。截至2006年7月止,加入該公約的締約國有140個國家,共有851處列入世界遺產地,包括166處自然遺產地、660處文化遺產地、以及25處兼具自然和文化特性的複合遺產地。
讀者投書:
新潟大地震震出核安危機
這陣子日本新潟再度發生地震,但這次震驚世人的不只是地震的可怕,而是號稱核電模範生的日本,在直昇機的俯瞰下,竟然出現了像是電影中才會出現的災難場景,全球最大的核電廠冒出熊熊火光,黑煙直上天際。
「地震造成的核電危機不可輕忽!」這樣的警告,日本的反核團體早就呼籲多年,因為當2004年新潟縣地震發生後,11月4日的5.2級餘震,讓新潟縣內的柏崎刈羽核電廠7號機的渦輪機發生事故,自動緊急停機,這樣的核安事件早已經不是第一次。
綠色課表
生物多樣性
讀者投書
本會快訊
本會環境信託交流團隊已於7/27出發前往英國,感謝讀者的支持與關心,敬請密切注意團隊傳回的第一手資訊!
7月至11月,每月1日與15日推出外來種防治主題系列專文!
野台開唱 搖滾天空下的土地情
人為導致的氣候變遷 改變全球降水模式
高爾
麻寮河川巡守隊 嘉縣第一 (1)
日本永續發展20年 成功經驗將帶領全球 (1)
訂閱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 網編:李育琴 感謝環保署、教育部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