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綠色人物-環保金人獎]坑殺煤礦工 西維吉尼亞環保工作者茱莉亞龐茲對抗山巔移除採礦 --﹥ 作者:蜜雪兒•奈休斯 (美國自由作家) 2003-04-14 阿帕拉契的古老山脈被又深又窄的山谷切割得高低起伏,有些山谷還不比一個足球場寬。世世代代住在這些谷中的礦工家族,現在卻被這多年來把他們留在山谷中的產業之革新逐出他們的家園。這個稱做「山巔移除採礦」的新興產業,如同字面所示就是移除山頂的採礦法,其所造成的大洪水、土石流和雜亂的廢棄物可能威脅到之下的山谷區。截至目前為止,這種暴力的採礦形式已經摧毀超過1000哩長的溪流與河川。 來自西維吉尼亞的茱莉亞龐茲對這些問題絲毫不陌生。在2001年,山巔移除採礦活動迫使她和家人遷離,不只離開他們的家,也被迫遠離記載他們家族歷史的家庭墓園。51歲的龐茲是「煤河山脈監督」團體的執行長,每週花約90個小時在與阿帕拉契地帶的環境及社會慘狀對抗。她曾協助說服州礦業委員會延遲污染礦區的運作及保護谷地免於爆破損害。她的組織也曾和礦工工會聯盟結合,一起對抗礦業公司卡車超載的問題。 2003年,她和她的戰友們計劃要正式上路,把有關山巔移除採礦造成危機的呼籲傳到國內其他地區。 龐茲和其他的礦業環保活動者面對的是國內前線的艱辛奮鬥。2002年5月,在美國地方法官裁定聯邦政府違反了自己訂立的規定,允許礦業廢料傾倒溪流,之後美國環保署改變它的規定以核准廢料傾倒。雖然地方法院法官再度判決傾倒廢料違法,卻在2003年1月底遭上訴法庭推翻。 2003年4月14日那天,龐茲成為2003年6位環保金人獎的得獎者之一。她計劃將獎金投入往後的活動,還有付清她新房子的費用。她在西維吉尼亞懷特維爾的家中接受Grist Magazine訪談。 問:山巔移除採礦對社區和環境有什麼樣的影響? 答:我在礦區看到了人們全然毀壞了上帝創造給人類和所有生物的禮物──阿帕拉契社區和文化的滅絕。不只是把山頂變成荒原而已,連山谷也難以倖免。美麗而寶貴的硬木林被摧毀,如果可能的話,這必須要花600年以上的時間才有可能恢復原貌。我們美麗的山間河流已經被蹂躪。 機械化的山巔移除採礦能創造的工作機會遠少於其破壞的。我眼見學校關閉、社區因為沒有工作機會而敗落。山頂爆破損壞住家──有人說這是因為阿帕拉契一帶的建築沒有達到安全標準,這或許沒錯,但是對某些人來說,他們就只住得起那種房子──還有爆破和採礦時的空氣品質是超乎想像的糟。 但是最糟的慘狀還是來自於洪流。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在陡峭的山谷上若把土壤和植披移走之後,雨水所造成的土壤流失的量就會增加。我們在阿帕拉契地帶看過很大的洪流,這還只是開始而已呢。當悲劇在這裡發生之後,出錢處理的卻是納稅人,全都要從付稅者的口袋裡掏出錢來解決。這太誇張,太誇張了。 問:我聽說妳和妳的家人是最後從妳的家鄉 Marfork Hollow撤離的居民。那個城鎮怎麼啦? 答:我是這個谷地裡居民的第7代,我的孫子是第9代。Massey煤礦在1994年左右進入當地。我對煤礦業很習慣,我自己就是礦工家庭出身,但是我沒有辦法接受Massey公司在我們家Marfork山頂上所幹的好事。他們現在開發的特定區域可不像1940、50和60年代時那樣乾淨。這些地區產生遠比所生產的煤礦還要多的廢棄物。社區中的空氣污染和煤灰已經到了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我的孫子現在有氣喘,我家和鄰近住戶的房子都被煤灰嚴重損壞。 曾經有過一波魚類死亡發生。真正令我難過的是我那6歲大的孫子,站在一條躺滿死魚的溪裡問我:「這些魚怎麼了啊?」我往下看,忍不住尖叫。我的家人已經徜徉溪中幾代了,但是我們自此之後再也不敢回到那條河去。我們也目睹幾條(塞滿煤廢料的)黑河流過。顏色濃厚到看起來像豌豆湯一樣,裡面還有大塊的黑色切丁。我知道人們終究得要喝下這噁心的東西。 在Marfork有一個儲存煤廢料的隄堰,裝滿的話大概會有924呎高,可容納70億加崙的廢料──就在我家上頭3哩的地方。我和孫子坐在門廊上,他告訴我他已經選好一條隄堰倒塌時的逃生路徑。我心知肚明,其實是逃不掉的。但是你要怎麼告訴一個孩子他的生命要被這些貪婪的財團所犧牲?你沒辦法告訴他這些,也不會告訴他,但是其實他現在已經知道了。 問:你為什麼待了這麼久,比任何鎮上的人都要來得久? 答:那是我家。住在西維吉尼亞的谷地是特別的。你覺得安全、有保障,既平靜又安寧──當然,直到礦業公司進入這個地區。他們對於居住在當地的人們漠不關心。我們家一直有找律師,(Massey礦業)也同意要收購我們的產業,所以我們搬到污泥槽上方12哩處。但是我孫子所上的小學上方還是有一個污泥槽在。 問:你是如何開始你的環保運動的? 答:當我看到魚被殺死的時候,我打電話給住在我上游的鄰居,而且發現那其實不是第一次魚類大規模死亡。我鄰居說:「我有環境保護部門的電話,打給他們。」兩週後,我在窗戶上看到對抗不負責採礦的集會宣傳單。我去參加那個集會,之後又參加另一個會議,從此就不再回頭。 問:當你開始的時候,你認識的人裡有很多挺身而出嗎? 答:是有一些人,但是很少人真正積極在做。隨著礦區越來越靠近社區,有更多人挺身而出。除非你親身住在礦區,不然很難真正了解人們所受到的壓迫。這是單一的經濟環境,政客們刻意把其他產業排除在外,所以我們只能依此為生。如果有任何爆破、滲漏、噴發,影響到的將是鄰近受壓迫的可憐村里居民或是少數的社區。這是一個現在人們都在談論的骯髒秘密。 問:能請妳告訴我們為了這個工作妳曾經遭遇過什麼樣的威脅嗎? 答:有次重達60噸的煤礦車在一條小路上朝我滑衝過來,一邊是岩壁、一邊是深達100呎的峭壁,在那之前從來沒有什麼能真正嚇到我過。我有個朋友說,現在和1920年代時(當時煤礦公司會對組織籌畫者動私刑或甚至殺害他們)唯一不同的只是他們不會公然在法院外的階梯上射殺我們罷了。他們也只是改成用煤礦車壓死我們。 煤礦公司把公聽會塞滿他們的人,對這些人洗腦,告訴他們:「就是這些人想要把你們的工作奪走。」所以有許多人罵髒話、威脅和打電話來。真的很難應付。有一次我在公聽會上聽到有人說:「我如果是這些女士其中之一的話,我今天晚上就不敢回家了。」嗯,他們應該要知道,阿帕拉契的女人嚇不倒的。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奮鬥。 問:妳相信礦業公司會有重新整頓的一天嗎? 答:我們期望他們負起採礦的責任,但是我們也希望可以帶入其他產業。我們希望有多樣的經濟發展,這樣一來,當礦產不再發展時至少不會一無所有──而那一天很快就會到來。我們得為此做好調整。我們的政府很清楚,也不乏選擇,但是政治意願太過於薄弱。 同時,我們也不能夠一味譴責產業和政治人士。我們也難辭其咎。我們必須站起身來,讓我們的心聲在電視上宣達,教導我們的孩子大聲說出心聲。我們需要一點動力。 問:截至目前為止妳最大的成功是什麼? 答:我想是看到或讀到被壓迫的阿帕拉契居民帶著抗議牌子站出來,或是寫信給報章編輯時。當人們給予他們自己力量時,那就是我最大的成功。
全文與圖片詳見: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凝聚共識的第一步 環保共識會議召開前置會議 --﹥ 本報訊 來自全國四面八方,涵蓋不同年齡層、職業別,以及擁有一顆顆開放心靈的14位共識會議成員,於10月17日熱絡參與「環保共識會議」前置會議的舉行。全國首場環保共識會議所探討主題,即是於環保共識論壇獲得最多民眾迴響的「環保署依據『污染者付費』觀念,對立法徵收之各項污染防制(治)費是否有擴充及整合之必要?」之議題,與會成員將以1個月的時間,分別進行4場會議來探討「水污費」、「碳稅」、「掩埋稅」、及「雙重紅利」等議題。 行政院環保署署長張祖恩對於環保共識會議懷有相當高的期許,亦親臨現場致詞。署長表示,環境保護其實與全民息息相關,目前舉行的環保共識會議可以針對具爭議性的環境政策,讓來自全國不同地區與不同領域的人們,尤其是權利關係人,提供更多元、異質意見的徵詢。一方面,環保署需要民眾的共識作為環境政策實施的依歸,同時也期望達到資訊公開,全民參與的目的。 環保共識會議的前置會議中,分別邀請了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蕭代基、政大財稅系教授朱澤民、台經院研究四所所長周嫦娥,以及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謝和霖,分別就污染者付費、國家財物收支與環境稅(費)、雙重紅利、污染者付費的其他政策工具等專業議題,為參與會議的成員進行講解。 蕭代基認為講解者在環保共識會議中扮演提供充分完整資訊的中介角色,必須提供民眾充分的訊息,與有效的參考數據,尤其正反面的意見與資訊都要均衡的提出,以作為民眾討論議題的依據。如蕭代基於講解污染者付費觀念時,即是先從環境管理的角度,來讓會議成員理解制定環境相關稅收的意義,以達到環境保護為主要目的,讓共識會議成員可以從更寬廣的面向來了解議題。 謝和霖是講解者中唯一的環保團體代表,他清楚地指出目前的環保問題,並介紹其他解決廢棄物的政策工具。但他認為由於參與會議的成員並非專家學者,在面對涉入難度與複雜度皆高的環保共識會議議題時,需要提供更多的相關資訊,也需要更多時間來讓會議成員在審慎考量國內的政經景況之後,再進一步理解與思索講解者所提供的資訊。 一整天密集的四堂課程講解之後,四位講解者普遍同意相關議題的資料難度偏高,非相關背景的民眾,要理解並消化這些專業的知識,如稅制設計與執行、污染費稅內容、政經結構、相關制度等資訊,皆需會議成員花費更多心力努力吸收。朱澤民對此則持較為樂觀的看法,他表示幸好環保共識會議長達1個月,可以讓會議成員有較寬裕的時間閱讀大量資料,不過他也建議,在前置會議之前如可先寄出資料讓成員們先行閱讀,將會更有幫助。周嫦娥認同民眾參與共識會議的態度都相當積極與熱心,且掌握議題的能力也都相當清晰。她期許會議成員可以提供有別於理論理念的實務面向意見,對政策可行性的部份也能提出較理想的結論。 參與環保共識會議的成員,多數以人身的健康關懷為出發點,進而轉為關切與身體緊密相關的環境污染問題。有人想了解環境政策對後代子孫、家庭的影響;有人則以機車的回收為例,指出回收類別上的缺失。有人肯定共識會議的方式,認為可以突破目前的民主僵局,提高全民民主素養;認為提出有力明白的公民意見,較政黨政治的形式更加重要。亦有人希望藉由參與環保共識會議,吸收多方面的學識與經驗交流。(2004-10-19)
【相關新聞】 【相關文章】 ◆[台灣新聞-生態保育]大台南黑琵普查 去年中毒救治後野放的黑琵回來了! --﹥ 本報訊 去年初經歷過肉毒桿菌中毒事件,經保育人員救治後繫放的黑面琵鷺,有兩隻個體在最近回到台南地區的溼地,並且其中一隻還曾在去年10月間回到台南,今年是第二度造訪,愛鳥人士對此大感振奮。 中華鳥會表示,保育團體於17日展開今年度黑面琵鷺在大台南地區的全面普查,他們最近接獲台南市野鳥學會及台南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傳來的調查數據,在17日調查當天,七股主棲地有168隻黑面琵鷺,台南市四草地區則有1隻,而其中發現三隻分別繫有色環。經查其中兩隻為2003年初在台南地區,因肉毒桿菌中毒事件,復原野放的個體,另外一隻則是1998年在香港繫放的個體。 中華鳥會表示,前述的兩隻黑面琵鷺,是他們野放後的第二年再度回到台南地區,這顯示黑皮在經歷過中毒事件後復原野放的情況健康無慮。 目前國際間有關黑面琵鷺色環觀察紀錄的收集整理,在台灣是由中華鳥會負責國際聯繫。鳥會人士也呼籲,若有民眾看到任何帶有色環的黑面琵鷺,敬請將觀察日期、地點、環號、及雙腳環色組合投交中華鳥會,以利觀察數據的彙整。(2004-10-19) ◆[環境政策]歐盟環境漲將明令禁止高度危害氣候氣體 --﹥ 盧森堡,2004-10-14 (ENS)- 歐盟各國環境部長計畫禁止會造成溫室效應的氟化物氣體,該種氣體對氣候的破壞較二氧化碳更為嚴重數千倍以上。於今日的環境部長理事會中,各會員國代表開始著手討論京都議定書中第一期(2008至2012年)的氣候政策。 各國環境部長表示,聯合國內部應儘速舉行對談,商討2012年以後的氣候政策,並應禁止某些使用氟化溫室氣體的產品。 部長們表示,他們對今年12月將於布宜諾艾利斯舉行的聯合過氣候大會(第十屆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寄予厚望。該次大會將審視過去十年來的公約執行成果,並評估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 他們也表示,樂見「俄羅斯在推動批准京都議定書一事上的進展,他們希望這份議定書能儘速生效實施。此外,他們再次強調,有必要針對國際航空業與運輸業採取排放減量的工作。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4/2004-10-14-03.asp ◆[環境政策]汙染者在布希政府執政下訴訟案減少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10-14 (ENS)- 據美國前任環保局高級稽查官員表示,布希政府沒有為國內重要的環境法做到嚴格把關的動作,以至被指控造成汙染的行為者得已逍遙法外。這位名為薛佛(Eric Schaeffer)的前任環保署稽查首長,亦為 現今環境健全計畫的領導人說道:「近來司法部與環保局對於起訴汙染行為者顯得十分保守。」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oct2004/2004-10-14-10.asp ◆[生活環境]吉爾吉斯共和國將阻撓英國運送放射性物質 --﹥ 記者 Gulnura Toralieva 報導 吉爾吉斯共和國,比什凱克,2004-10-14 (ENS)- 在吉爾吉斯共和國政府支持民眾對運送放射性物質至境內可能造成汙染的疑慮下,環保與西方核能團體在最近幾週又形成對峙。於吉國政府於上個月(9月28日)宣佈將阻止英國核燃料公司(British Nuclear Fuels Ltd.)運送遭鈾汙染石墨至國境內處理。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oct2004/2004-10-14-01.asp ◆[國際新聞-生態保育]嚴重瀕危的伊河海豚 再現一線生機 --﹥ 曼谷,泰國,2004-10-08 - 華盛頓公約(CITES)會員國投票通過將伊河海豚列為和人猿及老虎同樣等級的一級保育動物,禁止任何的商業交易,包括將其陳列在水族館中供民眾觀賞的交易行為均將不再合法。 伊河海豚的分布範圍侷限在澳洲、菲律賓及印度水域,由於牠們能同時適應淡水及海水的生存環境,生活在水族館的淡水槽中維護成本相對較低,再加諸牠們易於訓練並且具有非凡的魅力,因此一直以來都是水族館的明星物種。目前許多水族館拒絕展示伊河海豚,一來因為牠們的瀕危狀態,二來也因為牠們在幽閉的生活空間裡無法存活太久。 伊河海豚現今面臨最大的威脅是誤入漁網中受困而慘遭溺斃,年幼的伊河海豚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淺灘或河流中,如不幸誤觸漁網存活機會將微乎其微,目前並無伊河海豚的確切統計數量,以目前在亞洲生育地內日漸衰退的情況來研判應該數量將不會超過一千隻。 泰國當局將藉由生態旅遊的發展來獲致經濟上的利益,伊河海豚每年在泰國當地雨季結束之際會經由泰國灣迴遊入河中生活,使得欲睹其自然原生風貌的旅客可以一親芳澤。 【參考資料】 版權歸屬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劉文彥 編譯,林子倫 審校) ◆[其他]美國呼籲各界為伊拉克水力電力建設重建籌募基金 --﹥ 日本,東京,2004-10-14 (ENS)- 繼去年反對那些不支持美國出兵伊國緝拿伊國總統海珊的國家,參與伊國境內高達價值186億美元的重建計劃。美國政府現在一反常態地呼籲各國捐助者,為伊拉克戰後的電力及水力公共建設重建基金募款。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oct2004/2004-10-14-02.asp
環境資訊協會 美鳳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美鳳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oct2004/2004-10-14-09.asp 作者:黃新真 (平湖工作室) 硨磲貝在海洋中,綻放著美麗的外套膜,每個硨磲貝的外套膜都不一樣,那是因為共生藻的組成不同,而有各種不同美麗的外形。 硨磲貝在海洋的角色 硨磲貝在海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評鑑珊瑚礁生態是否健康的指標。在一定範圍之內,硨磲貝數量少,代表珊瑚礁生態嚴重被人為干擾。如果硨磲貝的數量多,代表珊瑚礁的健康狀況良好。 在國外,硨磲貝已經被列為保育類動物,因為硨磲貝經常和珊瑚長在一起,或長在珊瑚周邊。而珊瑚礁更是海中的熱帶雨林。當珊瑚礁生態遭到破壞,許多魚類沒有了家,整個生態鏈造成斷層,大家還能欣賞到美麗的海洋生態嗎? 再者,珊瑚礁上的共生藻會利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交換作用形成養分,可以降低溫室效應。 媒體大肆渲染誤導民眾 如此的生物鏈循環,每樣物種環環相扣,國外更是列入保育動物,竟然在我們的電視上公然宣傳要大家吃硨磲貝!名主持人吳宗憲在主持「食字路口」,於澎湖吉貝吃硨磲貝,造成今年澎湖附近海域硨磲貝大量採捕,嚴重破壞珊瑚礁生態。而10月14日緯來綜合台2000元遊台灣,主持人到綠島也帶頭宣傳硨磲貝好吃。 推動硨磲貝棲地保護 說句實在話,澎湖本地的漁民嫌硨磲貝難吃的要死,根本沒有人要吃它,採集的目的最主要是它的殼,根本不吃它的閉殼肌--俗稱「干貝」。但是因為市場大量的需求,使得今年澎湖地區硨磲貝數量銳減,這是誰的錯?是人民的錯?媒體的錯?還是政府的錯? 這些年來平湖工作室不斷呼籲,希望澎湖縣政府能夠趕緊將硨磲貝列入保育,最好能夠進行「棲地保育」,只要是珊瑚礁區的硨磲貝全都禁採。農漁局也和澎湖水產試驗所開始進行硨磲貝的數量調查,若有絕種之虞,就趕緊將硨磲貝列入保育範圍內。 雖然工作室的工作人員仍對於縣政府的腳步太慢有所疑慮,但至少已經有一個開始,水產試驗所已經開始進行澎湖地區硨磲貝的普查動作,我們也很期待將硨磲貝趕快列入保育。這不僅僅保育硨磲貝,也是保護整個珊瑚礁生態,也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能夠不進行嗎? 觀光島嶼的經濟命脈 澎湖和綠島主要以發展觀光為主,一顆硨磲貝食用的價格是300元,但如果在海中,帶領遊客去欣賞它的美,所創造出來的經濟效益不只是那300元,甚至可能是上千萬元。澎湖縣政府和台東縣政府應該好好思考,兩地若要以海洋發展觀光事業,必須要有本錢吸引遊客進來,而最大的本錢就是美麗的珊瑚礁生態。 結語 各位看倌,看了那麼多漂亮的硨磲貝,你們還捨得吃它嗎?也很遺憾的告訴大家,平湖工作室近年有相片紀錄的硨磲貝,已經有70%是他們的「遺照」。如果讓國際保育團體知道,台灣媒體帶頭宣傳吃硨磲貝,他們不知會作何感想?
附註:誠徵志工將本篇文章翻譯成英文,傳到國際保育團體。 ▲[環保共識論壇]共識會議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上) --﹥ 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 成長於現代台灣的人們,在長年各種選舉的慣習中漸漸理解民主的一種面向,即一到選舉日,人民可以透過每人一張的選票,選出民意代表為民喉舌,代為發言政治事務。除此之外,一般民眾要如何能更「直接」地參與公共事務或討論公共政策?尤其今日台灣社會的民主政治已然轉變成意識形態的對抗,所有公共政策的辯論都被視為統獨意識的敵我消長,使得一個可以提供理性溝通、平等開放的公共領域遲遲未能成形。所幸近年學界開始引進「共識會議(或稱公民會議)」(consensus conference或稱citizen conference),提供公民參與公共政策討論的一個重要契機。 「公民會議(即共識會議)」於2002年首次由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的科技、民主與社會小組引進,並推動「先驅性全民健保公民會議」的實驗,而北投社區大學也是第一個地方性組織,積極籌畫利用共識會議來處理社區衝突議題。今年更陸續有青輔會的青年國是會議、衛生署的代理孕母公民共識會議,以及環保署正在舉辦的的環保共識會議、 高雄跨港觀光纜車公民共識會議等多種議題的共識會議舉行,這些會議都提供了一個公共領域讓不同群體的人們共同設計議題與討論,讓社會中每個人的利益都有機會可以進行理性對話、甚至衝突,最後取得可接受的共識並整合為全民共同的利益,或轉化為良善的公共政策設計,終而達到深化民主目的。 什麼是共識會議 「共識會議 」(consensus conference或稱citizen conference),聽上去像是協助人民直接參與公共政策的一帖妙方,感覺又像古典希臘城邦的人民言論廣場,還是在肥皂箱上侃侃而談的自由言論, 或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聊天就算是共識會議嗎? 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林國明在《公民會議:公民參與的民主實驗》一文中指出,公民(共識)會議是西方國家為打破當代民主瓶頸,讓一般平民百姓,也就是不具專業知識的民眾,能夠參與公共討論,讓眾人一起來管理眾人的事。而為了促使民眾也能在具備充分資訊的理解下進行公共政策的參與,而陸續發展出多樣的民主參與機制,共識會議即是其中一個方式。清華大學社會學所教授李丁讚(2004:1-64)提及,現代國家強調公中有私,如能集結多元異質的私人利益,彼此以經濟理性進行交互指涉的溝通,可以是一種達到民主的契機。 在討論共識會議之前,我們須要先理解如共識會議這類民主參與形式的主要意義,也就是公共領域。「公共領域」是現代性的產物,在14、5世紀的義大利北方城市,因為工商的發達與向外的經商貿易,使得當時舊有的城市規模,已經無法滿足新的生活方式,所以一個連結數個封建城市的範疇因應而生,也就是現代國家的雛形,同時也促成現代的開端。 而現代國家運轉的原則是技術理性或經濟理性,同時連結商業資本主義,打破原本以實質理性或價值理性為中心的傳統社會。另一方面強調個人權力的市民社會也隨著現代國家成形,市民社會是以個人權力為基礎的一種社會形態,而法律則是現代國家用以保障市民社會中每一個人,及其以身體與財產所構築而成的私人領域。市民社會中的現代公民在不侵犯他人的私人領域前提下,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自主的追求私利。而以權力為構築的現代社會,也產生了集合社會大眾追求最大共益之公共領域的出現(李丁讚2004:1-64)。 簡單的說,公共領域其實包含其下的精神與原則: 公共領域是「開放的」,每個人都能進入這個空間參與公共事務的辯論,尤其更著重實質內容的開放。換句話說,每一個參與論壇的人一定要放開自己的主見,在參與論壇的過程中,嘗試聆聽他人的論點,並隨時修改自己、調整自己,才是真正的開放。 公共領域是「平等的」,不論社會地位的高低,經濟收入的多寡,語言使用的流利與否,每個進入公共論壇的人都有平等的發言價值。 公共領域是「理性的」,公共論壇最重要的原則是理性,在公共論壇評論意見的高下是以理性為依據,決不考量專業知識理解的多寡,或辭藻使用的對稱華美。 公共領域是「溝通的」,與政治操弄不同,溝通是強調雙向且平等的,而非單向或由上而下的控制,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相互指涉,相互對焦的同理心。 公共領域是「指向權力的」,公共領域中形成的公共意見是社會上各種意見在衝擊,爭執,理解而凝聚而來的共識,超越政治權力與經濟邏輯,必須以理性為依歸。 換言之,公共領域不是一個物理空間,而是一個以單一議題為中心所展開的各種理性對談與溝通,強調平等開放的空間,對個人私利的尊重與承認,在私利的衝擊與擴張下,凝具共識,逐步形成公利(同上引)。 【相關文章】 ●[課程]談先民與植物的融合應用──大家一起來玩植物染 --﹥ 時 間:10月27日 (三) 19:30~21:30 說到民俗植物,就不能不提眾多染料植物。不管用山黃槴染出如秋陽般的金黃,或用薯榔染出典雅的深紅,都能見識到有別於化學染料的獨特美感。甚至廚房裡的蔬果都可以派上用場喔!番薯葉,甚至荔枝、龍眼果殼都能染出另一番風情呢!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utterfly.org.tw/news_detail.php?news_id=269 ●[課程]自然生態攝影冬季基礎班 --﹥ 時 間:11月9-30日(每週二) 晚上7:00-9:00 自然之美,是人類心靈的寄託,藝術創作的泉源,如何透過攝影將美好的風景或自然生態影像留存下來,必須有紮實而正確的攝影知識,和對大自然的敏銳觀察力。本會規劃設計的攝影基礎班著重理論與實務應用。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snp.org.tw/activity/class_basic_autumn.htm 時 間:11月12-15日(五-一) 橫貫南台灣,屬玉山國家公園南端的南橫,沿途由低海拔到2,700公尺的高海拔山區,在闊葉林、混合林,乃至針葉林中盤旋纏繞,雲蒸霞燦,綺麗非凡,鳥況的分布更是隨著海拔高度的爬升而有顯著的變化,小彎嘴畫眉、臺灣藍鵲、朱鸝、白尾鴝、煤山雀、紅頭山雀、火冠戴菊鳥…,讓您深刻體會臺灣山鳥的分布變化。 詳情請參閱 http://www.wbst.org.tw/event/view.asp?serialno=0409090003&className=%A4j%AB%AC%AC%A1%B0%CA ●[活動]貫古穿今古道行-八通關古道采風 --﹥ 時 間:11月18日-20日(四-六) 秋冬之際,八通關大草原上佈滿低矮的箭竹,間或零星散佈著松柏與枯木,雖不見法國菊及杜鵑花海,然古道、斷崖、飛瀑、山嵐、箭竹、老松之景緻,卻別有一番壯闊的感受,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即將在此刻展開一場盛大的布農文化饗宴。 詳情請參閱 http://www.ysnp.gov.tw/tc/news.asp?id=2706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pong@e-info.org.tw,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