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短評: 保護行道樹 應健全外來生物防疫體系 納入生態考量 --﹥ 作者:莫聞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005-03-27~2005-04-02 今年植樹節剛過不久,就傳出台灣刺桐行道樹生病的消息了。三月份以來,台東、台南、高雄紛紛傳出刺桐生病的現象,生病的刺桐在枝幹和葉片上出現一種扭曲的瘤狀突起,而且這種瘤狀突起會迅速蔓延到全株,接著成排的行道樹隨即接續感染,膨大的組織逐漸取代植物原先的葉片,一株株變色的刺桐樹,令人怵目驚心。 原來又是外來種惹的禍!經過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求助國外專家鑑定,確認這一連串刺桐生病的禍首是一種外來種「刺桐釉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所引起的蟲癭現象,這種造癭昆蟲會刺激寄主植物,造成寄主植物不正常生長,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經驗能找出有效的農藥加以剋制,也沒有天敵相抗,僅能先從刈除感染部位著手,因為若胡亂施用農藥,很可能使釉小蜂衍生出具抗藥性的子代,加重後續處理的困難度。 從1930年代的非洲大蝸牛、1980年代的福壽螺,到最近的梨木蝨、入侵紅火蟻等入侵動物,還有小花蔓澤蘭、日本菟絲子等外來入侵植物,外來種生物危害台灣本土生態,造成經濟上重大損失的案例層出不窮,但經過這麼多次的教訓,我們似乎還沒有建立起一套主動有效的外來生物防疫檢疫,還要抱持被動因應的姿態,待事態嚴重再來亡羊補牢嗎?紅火蟻事件鬧得全台緊張之時,中研院學者曾大聲疾呼「防範外來種入侵,應視同生物戰」,以戰爭來比擬,防禦講究後發先至,先決條件是資訊必須完整而充分,對對手的來龍去脈有全盤的瞭解與調查。 以這次刺桐釉小蜂事件為例,經過筆者的訪問,在狀況發生後,所有人都在問怎麼殺害蟲,政府公布的防治專線,大多數去電的民眾都是詢問有什麼農藥可用,但卻沒人問說這害蟲是怎麼進來台灣的,又是怎麼散播得到處都是。從最初行道樹的選擇、引進樹苗的苗商、種植樹苗的苗圃,到行道樹的植栽、養護、保修的每一個環節,有關單位是否都全盤掌握,讓防疫檢疫工作做到滴水不漏? 以行道樹管理而言,以往行道樹苗木由林務局編預算給縣市政府申請,算是有個主管機關在統籌;但目前,行道樹養護單位從農業局林業課到工務局養工課、從道路課到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行政管理體系紛雜不一,欠缺明確的主管機關。行道樹被當作道路的附屬品,道路單位卻未必具備種樹方面的專業,行道樹的美觀、花色等設計意涵常凌駕樹木的生態功能,行道樹的胸徑、高度在設計之初就被定型,而其決定因素多是初於美觀,而非考慮到樹種的生態特性,為了工程驗收的考量,路旁的行道樹也常常被截成禿頭的一樣高度。 近年來,源於對本土生態的重視,許多縣市的行道樹開始採用原生樹種,但有些稀有、養護不易的樹種容易因苗商或景觀設計公司哄抬價格而生弊端,在此情形下,刺桐這種超級強勢、健康無病害、又具有民族植物意涵的原生種因而出線;豈料人算不如天算,在欠缺生態考量下大面積單一種植的結果,等於為病害營造蔓延的溫床。 要保護我們的行道樹,防治入侵外來種危害,除了主管機關事權的釐清與統一,並從源頭加強對苗圃、苗商的防疫檢疫措施之外,我們還需要生態觀點的植樹觀念,讓行道樹變成一個生物多樣化的小型生態區,而不只是種一排單一林相的樹,才不會一有疫病發生便「株連」全局。 由於目前全世界還沒有人找到有效防治刺桐釉小蜂的方法,目前林業試驗所建議先暫停所有刺桐屬植物的引入與新植,對於已經受害植株,則是刈除已感染部位的組織並焚毀。對於這樣的建議做法,吾人應予肯定,畢竟目前在尚未確知該昆蟲習性的情況下,盲目投藥會使昆蟲演化出抗藥性,撇開防治工作更為困難不難,屆時害蟲殺不死,卻在土壤、生活環境中留下大量毒素,將演變成肥了農藥商荷包,全民卻受害的窘況。 另一方面,在外來種的強勢肆虐下,我們希望農政單位能儘速佈局,團隊合作尋求真正有效的防治策略。更重要的是,徹底檢討林木疫情漏洞,建立完善的設計規劃與苗圃檢疫系統,不要讓成串排隊等著侵占台灣的外來疫病害蟲有可趁之機,若是外來種大舉入侵台灣,那時恐怕就會有數不清的案例了。 ◆環境副刊:一週回顧2005-03-28~04-02 --﹥
■[大地之音]俄羅斯素描 ◆環境新聞:一週回顧2005-03-28~04-02 --﹥ [星期五] [星期四] [星期三] [星期二] [星期一] ■理性關懷:一週回顧2005-03-28~04-02 --﹥
■[環境的未來]東沙島浩劫現場目擊報告
中國與越南侵犯台灣海域主權實錄 ■環境事件:一週回顧2005-03-28~04-02 --﹥
▲[我們的島]古厝風華 ●讀者投書:一週回顧2005-03-28~04-02 --﹥ ●活動訊息:一週回顧2005-03-28~04-02 --﹥
●[活 動] [講
座] [研討會] [節目預告] ◆編輯報報:一週回顧2005-03-28~04-02 --﹥ ◆尋月記 ★本會訊息:一週回顧2005-03-28~04-02 --﹥
★徵求台灣地球日網站更新與翻譯志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