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草山工作假期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5-11-26 (一週回顧版)

新聞短評 新觀點動物園
環境副刊 一週回顧2005-11-20~11-26
環境新聞 一週回顧2005-11-20~11-26
專  欄 一週回顧2005-11-20~11-26
活動訊息 一週回顧2005-11-20~11-26
本會訊息 一週回顧2005-11-20~11-26
年度重大環境新聞票選開跑,投票就有機會中獎!

新聞短評新觀點動物園  --﹥

作者:林佳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005-11-20~11-26

   日前動物保護團體聯合教育、和平、生態保育團體共同召開了一場記者會,公佈長達四年的調查數據指出,木柵動物園中熊科動物因長期不當照料出現嚴重不正常的刻板行為,並要求動物園應先改善現有熊科動物的生存環境,再談是否從大陸進口貓熊。

   動物園是我小時候嚮往的一個夢幻天堂。獅子,老虎,大熊,大象,斑馬,長頸鹿,犀牛,駝鳥,圖畫片中的野生動物,活生生地走著跑著,聽到牠們的叫聲,聞到牠們的氣味。全世界沒有比動物園更了不起的地方了。

   長大後,當我漸漸知道這些野生動物應該是生活在大草原、雨林,生活在動物紀錄片中有春夏秋冬必須競爭地盤搶奪食物、有同伴、有敵人,生活在台灣以外的國度。動物園的歡樂意象泡沫般地幻滅。動物園,原來是把野生動物從牠的家園大老遠綁架到台灣,一個野生動物的監獄。

   動物園的概念來自西方,英漢字典中對動物園(Zoo)這個字的解釋是-活體動物被飼養起來作為展示,研究跟繁殖的地方。百年以前的人們創造了動物園,可能為了讓社會大眾開開眼界,一睹各地的珍奇異獸;動物研究者藉由近距離飼養、繁殖以及觀察動物的過程,了解動物生理、動物行為等未知的奧秘。不可否認在那個時代,動物園的確是滿足人類求知慾的重要教育中心。人們因此紀錄了野生動物的生老病死,雜交出獅虎、虎獅,也了解基因突變是造成動物白子的原因。動物行為學的發展,更讓人們可以知道野生動物們的喜怒哀樂。全世界累積的野生動物報告,早已讓野生動物卸下神秘面紗。人們可以輕易的透過書籍網路找到這些資料,我們早可從動物紀錄片中看到野生動物的真實的面貌-日出日落,如何覓食尋偶,風生雲起,如何療傷育幼。

   在木柵動物園裡面,我最害怕的地方是夜行動物館。我看到裡面有夜行性貓科動物。牠們總是在狹小的空間中,不停的繞圈圈,重複一樣的動作。我不是專業的動物照護員、也不是動物研究員。但是我從書籍影片對一般野生動物的認知,我知道動物絕不會在自己的地盤拉屎拉尿;牠需要的空間,可能就是展場的幾十萬倍,特別是肉食性動物;我知道夜行動物對聲音特別特別敏感,在成千成百個大小朋友興奮的大叫時,我特別認真的想看清動物園究竟有沒有用隔音玻璃。一直不斷的在原地繞圈圈也實在像極精神焦慮患者。

   我不是野生動物。我沒有立場去幫不能講話的野生動物論辯住在動物園到底是快樂,還是悲傷。這些沒有體驗過野地生活,不曾有過選擇權利的野生動物們,可能自己也無從比較到底衣食無虞跟自由自在怎樣比較好。然而作為一個人,我想還是回來聊聊實際一點的問題。

   當我們對於獅子老虎大熊大象斑馬長頸鹿犀牛駝鳥這一大串,不論圈養的或是野生的長老級野生動物的認識,已經很難有更近一步突破的時候,而我們也知道這些動物都不產於台灣,我覺得我們應該重新去思考動物園,繼續飼養野生動物對於台灣社會的價值與意義,尤其是當動物園的主要資金來自國庫的時候。

  台北市立動物園引進外地的野生動物做展示,基本上對整個社會是很沒有效益的事。怎說呢?

   「動物園」--「活體動物」被飼養起來作為「展示」,「研究」跟「繁殖」的地方。台灣要做這些野生動物的研究,怎樣也比不上動物原生國家。而台灣寸土寸金,就算繁殖成功台灣也沒有地方圈養或野放,只是徒增更增加龐大的照料成本。動物不論活得很好,還是死掉,到底都是賠錢。那麼只剩下動物園只剩下展示功能,偏偏,動物紀錄片可能更為好看。

   時至今日,動物園傳遞民眾愛護動物、了解生態保育的使命,這一點無庸置疑。只是,我們如何將動物,跟我們的文化,跟我們的生活連結在一起,停止繼續製造更多的動物囚犯。而不是跟著電影、卡通,盲目的飼養動物。

   在木柵動物園中,其實有一個跟台灣最息息相關區域,它是兩爬收容中心。收容中心收留非洲地區來的蘇卡達象龜、王者蜥、 眼斑銅蜥、對台灣可能產生重大威脅的 沙氏變色蜥、鱷龜,以及數十種的兩棲爬蟲類。牠們的存在,牠們何去何從,代表台灣某一個時期,對於進口動物、買賣動物、棄養動物最好的整套負面教材。台灣作為一個島嶼型國家,又同時為高度進口觀賞動物、經濟動物的國家。未來新時代的台灣動物園,可以以台灣現存動物的處境為發展方向,以兩爬收容中心的發展脈落為藍圖,一方面解決走私動物、棄養動物的問題,另一方面也積極地教導民眾對待動物或飼養動物的正確觀念,轉型成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新型態動物園。

本文同步刊登於第213期《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

環境副刊:一週回顧2005-11-20~11-26 --﹥

[攝影賞析]金斑鷸
[綠色影展]灰熊人
[開懷篇]誤解
[專欄作家-企鵝]秋天怎麼來的?

環境新聞:一週回顧2005-11-20~11-26 --﹥

[星期五]
[生活環境]一人減一噸溫室氣體計畫 獲福特環保獎百萬獎助
[生態保育]西非國家簽訂大象保育條約
[生態保育]法國與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合作保育工作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1-25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1-25

[星期四]
[生態保育]專家啟動全球行動計畫 拯救瀕臨絕種兩棲動物
[環境政策]建置禽流感預警系統 將以候鳥遷徙路線為依據
[環境經濟]歐洲一年沖掉550萬噸的森林纖維
[生態保育]保育人士目標對準日本南極海捕鯨船
[生態保育]智利造紙廠導致當地保育區內的天鵝中毒死亡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1-24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1-24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1-21

[星期三]
[永續發展]國際專家提醒:企業要生存 應積極回應社會永續發展需求
[生態保育]紐約州環境保育部請求民眾幫助控制外來種
[永續發展]宣告2008「綠色」奧運 聯合國環境機構與中國簽署協議
[永續發展]國際救援會議前夕 安南探視巴基斯坦災區
[永續發展]歐洲、地中海域將設立海嘯預警系統
[公害污染]美國乞沙比克灣整治工程因預算不足停滯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1-23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1-23

[星期二]
[生態保育]專家警告地球生物正喪失多元性
[環境政策]美國修訂水力電廠核照規定 衝擊河川保育
[生活環境]颶風天災後美國紐奧良首次空氣檢測 懸浮黴菌值過高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1-22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1-22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1-17

[星期一]
[永續發展]尋回集體記憶 發掘民族植物的智慧
[永續發展]民族植物知識傳承與發揚 年輕族人投入是關鍵
[生態保育]不畏低溫風雨 清除草山外來種持續進行
[生活環境]張國龍關切地方環境議題 邀集民間團體發聲
[生態保育]黃石公園灰熊保育成功 脫離瀕危名單
[環境哲學]美國國家能源走廊影響納瓦霍族保護區土地行使權
[環境經濟]巴西7城市誓言拒買非法木材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1-21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1-21

專  欄:一週回顧 2005-11-20~11-26  --﹥

[生物多樣性]盲求稀魚珍饈 吃垮海洋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與自然和好──山水工程的新生態思維(上)
[生物多樣性-外來種]他山之石—日本的外來種管理
[城市偵察筆記]大樹上的猩猩
[走山的人]走進野薑花溪步道 迎風拈起秋天的陣陣清香
[國家公園]斯里蘭卡的雅拉(Yala)國家公園(下)
[我們的島]台灣蜘蛛人

活動訊息:一週回顧2005-11-20~11-26 --﹥

[活 動]
環境與資源展...城市星光影展-小樹的故事...草山水草曼波舞... 3R二手市集...巧奪天工的鳥建築藝術特展

[課程] 
自然生態教學深耕計畫...交換自然筆記

[講座] 
飛閱台灣─懷抱大地深情...恆春地區旅遊業者生態旅遊研習...珍古德博士訪台專題演講...免費租屋消費安全講座

[研討會]
野生生物遺傳多樣性研討會...2005年國際水鳥大會...2005空間改造全國論壇...國家步道研討會暨成果展...第5屆永續生態旅遊研討會∼永續森林•生態旅遊

[徵求]
生態教育中心誠徵行政助理一名...徵求社區參與研究助理...擱淺鯨豚照顧志工

[節目預告]
動物影展在新竹...台灣蜘蛛人...審判麥當勞:誹謗麥當勞案 McLibel

本會訊息:一週回顧2005-11-20~11-26 --﹥

年度重大環境新聞票選開跑,投票就有機會中獎!
留言版新開張 歡迎讀者多加利用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