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8.12.18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數位造林
20081211環境手札預購-讓我陪著你一起紀錄生活
編輯室小啟
賀!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獲得國家永續發展獎永續社團類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塔山自然實驗室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蛙蛙世界學習網

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

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
 
 
政院《農村再生條例》 恐強制離農、離土、離家!

《農村再生條例》滅農三部曲記者會

【相關連結】
農地休耕何時了?-農業政策大車拼
「農村改建條例」比較好?
農地非農化 三農無以為繼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本週密集審查行政院提交的「農村再生條例草案」,該法案為馬英九兌現「愛台十二建設」農村再生計畫的重要法案,然多數條文侵害農民自主權益,爭議過大。部份民立委認為是「強制整合+強制重劃+強制徵收」=「強制離農+強制離土+強制離家」。

馬英九與行政院均稱該法案有助於復興台灣的農漁村,其中多項條文看似納入「生活、生產、生態之三生一體」概念,揚棄過去偏重硬體建設的作法,且設計讓社區「由下而上」提出活化再生計畫;然而,卻有多項強制性條文,對農漁民權益損害甚大,引發爭議。

精采內文

 
 
  生物多樣性:社會責任投資:讓錢為環境和群眾說話(下)

作者:城國斌(嘉鼎資本管理集團)

是什樣的驅動力,讓投資者(包含投資機構)從事社會責任投資呢?

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目前多數的社會責任投資相關金融商品,雖是以「做對的事」為前提,但難以避免地,還是會以「績效」作為衡量指標 ── 甚至被拿來與「邪惡基金」(evil fund,專門以煙草、賭博、烈酒、軍火等公司作為操作標的)績效,互比高下,而全然忽略SRI除了績效之外所能產生的正向驅動力。

之所以如此,原因在於,多數發行機構仍將之視為「金融商品」的一種,而欠缺對於社會責任投資更深層的理解。社會責任投資的驅動力,一般而言,仍被視為某種可待掌握的趨勢或熱潮,古語「民知生之厚而不知生之義,唯利所趨」,正好符合多數金融界或投資界對於社會責任投資的假設和想法。

如此一來,參與社會責任投資的投資者,會「利益導向」,也就不難想見。例如前幾年,許多只著眼於「投資績效」而加入SRI的美國人,因為SRI著重環保及道德因素,避買石油、煤礦、菸酒等類股,而錯失獲利良機。在績效不如預期的情況之下,資金開始移動;2006年美國民眾即大舉撤出10億美元的資金,轉往其他的趨勢。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易俊宏

由中國製造必須回收的玩具之ㄧ。圖片提供:美泰公司。

在台灣,公共電視的社會公益性在政治角力中讓民眾得以重新檢視與討論,但是在中國,因為共產黨嚴密監控言論 自由的狀況下,超過2.5億人的網路遭封鎖。雖然在奧運期間中共迫於國際壓力,曾解封美國之音中文網和BBC中文網等一些網站,現在這些網站又開始被遮罩,包括某些香港和台灣的幾個網站都難以登錄。

可望接任行政院新聞局長職缺的桃園縣環保局長蘇俊賓,將使用鋁箔包製作成「環保喜帖」,為資源回收再利用再立一例。而在台南市,成功大學預計興建「亞熱帶綠建築教育中心」,將作為綠建築博物館,展示綠建築科技;建築經費來源是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

國際要聞方面,玩具製造業龍頭「美泰」 與旗下子公司曾因玩具塗料含鉛量超標,在主動回收架上產品後,與美國39州於15日達成法律和解協議。而在京都議定書在減碳市場的架構下,所制定的清潔發展機制年終檢討報告指出,全球新增和正在執行的清潔發展機制專案,已從2004年的60件增加到目前的4200件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走山的人:走過阿朗壹古道 一條正在消失的原始海岸線

信天翁。圖片提供:ITT

作者:阿紫

行軍、征戰、討伐、納貢、郵遞、交易、打獵、訪親、遷徙…兩、三百年來,這條卑南琅嶠道路承載了台灣多少民族文化,豐富了多少歷史厚度。

只是當年行走在海岸線上的先民們,可能想都沒想過,到了後代,有一天這條古道竟會被公路給取代。

而留下的,卻只剩一條終於串聯台灣環島公路的政績,一粒粒阻擋人們與海洋親近的肉粽角,和一條哭泣的…海岸線。

為您發表「走山的人」第八季的第12篇文章:關於阿郎壹的美麗與哀愁。精采內文

 
  論壇:重建公視監督體制
台灣環境運動遊行現場

作者:魏玓(交大傳播與科技系助理教授)、劉昌德(政大新聞系助理教授)

上周立院國民黨團黨鞭林益世立委提案,要求公共電視動支經費需經行政主管機關核可,聲稱此舉是要「監督公視」。此一提案等於是將公視改造成政府電視,違反普世公共媒體的建立精神與運作原則,除了國民黨意圖藉著這些過程上下其手,外界很難想像其他的答案,也引發公視及觀眾和民間團體的強烈抗議。

林委員提案表面上仗的是一個理由:公視應該被監督。當然!誰曰不宜?正如同民主社會裡面所有被賦予權利的公共建制,包括立法院在內,都應該有某種接受監督的機制,公視以公共預算行公共之事,又哪有不該被妥善監督的道理?問題是,林委員的提案卻給了一個謬誤的答案。行政機關經由預算箝制進行直接控制、或者國會中各政黨對預算進行政治審查,都只會掐死公共電視。

那麼,究竟怎樣的監督是合宜的?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支持零八憲章、聲援劉曉波

發起單位:中國人權瞭望、台灣人權促進會等

我們是台灣社會各界長期關心中國自由與民主發展的人士。針對中國政府近日持續迫害《零八憲章》連署人的行為,提出以下聲明:

《零八憲章》是三百多位中國的學者、作家、律師、維權人士及社會人士為促成中國的民主改革,在今年的國際人權日當天連署發表的建言。這份憲章代表著中國各界對中國政府長期以來威權統治的抗議,以及對自由、民主及人權等普世價值的熱烈追求。

然而,中國政府對此一溫和的訴求,卻採取了一系列強烈的手段回應。自《憲章》發表以來,已有多位支持及連署《憲章》的學者、律師、維權人士等遭到拘留、非法搜索及騷擾迫害。根據我們收到的訊息,這些迫害的行動包括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莫須有的罪名,拘留了北京作家劉曉波;北京憲政學者張祖樺也一度遭到拘留,警方還進入張教授家中搜索;另外,包圍著名異議作家余杰的住處、帶走北京學者江棋生,傳喚海南學者秦耕。上海維權律師鄭恩寵被上海公安傳喚約6小時,杭州學者溫克堅被公安詢問,北京異見人士劉荻被當局警告要立即收手,否則對她不利等等。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陳誼芩•網編:易俊宏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