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畫農村願景 先釐清對農村的想像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規畫農村願景 先釐清對農村的想像

2008年07月01日
本報2008年7月1日嘉義訊,莫聞報導

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曾旭正「在思考農村的問題之前,大眾對農村景觀的願景究竟是什麼,應該先釐清,希望以小農為主,還是希望由農企業來主導?不同的想像,所形塑出來的景觀也會不同。」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台南藝術大學副教授曾旭正日前在第四屆農村遠景會議上如此表示。

曾旭正以自己考察日本農村發展案例的經驗指出,農村要發展,首先要居民自我覺察,發覺自己的特色,「我們有我們的特色,我們要有尊嚴得走自己的路,歡迎你來認識我們」。抱著這樣的心情,農村提供了都市沒有的自然景觀與人情,與都市的消費族群形成了城鄉的合作關係。

曾旭正以四國愛媛縣偏遠鄉村內子町為例,內子町曾獲得演藝人員、畫家、學者專家等人員組成的評選團,兩度獲評為「日本最美麗的農村」。在內子町,居民組成「疊石懷念會」(用於梯田、步道的擋土牆稱為疊石),從不同的角度重新審視當地人習以為常的景觀,啟動當地人自己對鄉村景觀的重視。他們爭取經費,將水泥護岸改成較用自然工法施作,並結合旅遊業,整建、經營社區經營的民宿與特色餐廳,組織社區媽媽做英語導覽的培訓,保留能劇劇院(全日本剩下不到十座),重現數十年前農村繁榮的景象。

內子町也成立KARARI農民市集,推動農產品生產履歷制度,農民繳收15%營收作為營運費,創造每天100多萬日幣的營業額。

另外在琦玉縣的宮代町,一位提早退休的町公所人員召集同好組織非營利為主的公司,推出了約80公頃範圍的新農村計畫,提供農園,為願意返鄉務農的年輕人、或是願意繼續務農的長輩,保留可耕作的農地。工作人員也製作資訊看板,呈現祖先順應自然的墾作方式,並營造一些重現老工法的景點,例如老橋等。該組織也規劃農民市集,做為農產品與加工品的交易平台。

曾旭正觀察到,當社區對於自己的環境有自覺時,會開始看到一些以往忽略的景觀,再借重專家的力量復原或轉化鄉村資源。

作為農村願景想像的討論起點,曾旭正先提出自己的想像與期待如下:

  1. 農村以農為優先:農田農用,聚落供農民居住。
  2. 農業面發展出智慧密集但師法自然的生態農法。
  3. 小農是主要的生產單位、生活單位,小農家聚集成聚落。
  4. 聚落自成自足的生活基地,滿足教育、養育、休閒、生活物資供應等。
  5. 面對現況,應設法將目前最具特色、規模尚完整的農業地景保育下來。
  6. 田區一塊塊有人細心照料,看得出農民用心「養田」的表現。
  7. 田間非農用的農舍應停止增加,必要時應收購去除破壞景觀的關鍵建物。
  8. 與自然交界處鼓勵採行生態農業或者造林。
  9. 在農村田區除了樹與田之外,看不到其他設施物。
  10. 農村的水溝都能恢復乾淨,這是超大社會工程,但應開始看到對的起步。
  11. 溝渠儘可能改為生態工法,配合河邊若干土地成為生物棲地。
  12. 農村的建築物應回歸基本面的思考,遮陽、隔熱、通風、機能充實,自然展現反映氣候與風土的形式風格。(目前大部分農村的房子都沒達到,很熱、不通風…)
  13. 農村也歡迎非農民入住,但其建築規模、生活方式都以不破壞農村生態為基本要求,必要時應加以管制。
  14. 農村也可以發展一部份非農業的產業,但應以不破壞農村生態為基本要求,必要時應加以管制。
  15. 政府應選定最具有農村景觀特色的小區域,指定為農村景觀保育區,以保存文化資產的態度予以補貼鼓勵保存。
  16. 農村生活應鼓勵更多互助、團體活動,不論是生產、消費、教育、休閒、文化、宗教等皆然,人情是農村最大的資產。

※ 以上16點取自第四屆農村願景會議書面資料,曾旭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