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由花蓮縣富興社區發展協會在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承租的農場,近日豎起了由檳榔木架起的達魯岸骨架,當地拉吉哈幹部落(LaCiHaKan)頭目林 仁平欣喜地用黃藤條紮緊最後一處樑木。雖然還須將茅草搭上去才算完工,但最艱難的步驟已經完成,從此族人在這塊土地上耕種,將有一處可供休息的地方了。由花蓮林區管理處號召的10位志工,上週以生態工作假期的方式,協助完成「富興LiPaHak(阿美語「快樂」之意)生態農場」達魯岸的雛形。最後一天安排到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騎單車,體會慢活樂趣。前一天則到海岸山脈以生態旅遊方式探險。
雖然幾天的工作假期,縱谷雨勢不小,學員仍維持上午到農場搭建工寮,下午回到社區探索當地的人文地理,當達魯岸最後一根樑柱豎起來,農場工作算告一 段落。晚餐前,頭目林仁平表達了感謝之意,以及很不捨大夥兒即將隨著工作結束離開,言談間感性落淚,讓參加成員也十分感動,紛紛承諾會再來看看社區的夥 伴。
加 入農場的20位居民中有18位是阿美族人,賴萌宏說,達魯岸是阿美族的傳統工寮,大家在這裡休息時會有親切感以及認同感;更重要的是,傳統工法已經快失傳 了,目前熟悉這項工法的Faki(長輩)只剩3位,藉由眾人一起完成這項工作,正好是「老傳青壯」的好機會,將阿美族互助傳統藉由達魯岸搭建,重新凝聚起 來。此地也將是闡揚阿美族傳統智識絕佳地點。
此次共有7位成員全程參加,他們有來自農家、退休人員、公務人員、學生以及即將投入農業行列者,有幾位都表示,很喜歡能一邊看山,一邊工作,未來也想持續參加。不過他們以行動支持生態農業,不過也關心生態農業的前景,包括價格以及銷售管道。
富興 詮釋「無毒不殺」的生態農場
富興生態農場占地約6公頃,農場管理員賴萌宏取經日本里山倡議,要將生態與生產、生活結合,以生態農場作為實踐的場域。
生態農場最重要的精神是「有機無毒、不毒不捕」,當地旱田常見的環頸雉,常因造成農損而遭捕殺,但在農場裡,則禁止捕捉,毒殺野生動物。對於野生動 物損害農作的部分,則採共同討論出解決方法。此外,農藥、殺草劑以及荷爾蒙藥劑一律禁止使用,農民種植作物與使用的所有資材與添加物,必須事前或使用前主 動告知農場管理者。
賴萌宏表示,生態農場強調互助傳統、傳統作物、傳統智識,除了達魯岸的搭建,提供休憩、交流以及環境教育場域,也鼓勵農民耕作傳統以及適地適種的作物,並訂有參加農戶須知與規範,讓參與者清楚相關規範。
農場私田面積暫訂為2公頃,另外扣除2公頃為公田之外,將營造為溼地生態園區。公田由農場管理,其目的包含生產與試驗,其盈收將做為農場運作與社區社會福利基金;私田則由農場無償提供農戶自行管理。
目前農場種了39種作物,以傳統旱地作物為主,包括鳳梨、甘蔗、地瓜、樹薯、花生、白玉米、阿美族的野菜,如蕨菜、路蕎、山芋、山芹菜。賴萌宏說,下一期還會種植黃豆、小米、旱稻、糯米等。短期通路是靠花蓮林區管理處和東華大學協助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