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回顧版

2013.3.2








近期活動

環境大聲公,說出對大地的愛:第八屆環境新聞編採營(台北場)

【雨林之心】為愛寫詩,我們將大地的脈動送給你(3/8截止)

【招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廢核大遊行隊伍

2013「節能減碳世紀土木領域技術應用新思維」論壇

鏡頭下的自然筆記

從糧食到石化替代品:十個自給自足的歐洲生態村

2013 寒假國際工作營服務成果分享會:那年,我們在海外認養了村子!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環團踢爆清大輻射屋 校方長期漠視學生健康與安全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及新竹市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鍾淑姬,2月27日會同民進黨立法委員鄭麗君、田秋堇等人前往清 大生物科技館現勘,了解館方受輻射污染及大樓管制狀況,並與校方派出的代表當場測量,清大校方及綠色陣線林長茂的儀器均測出高於3微西弗的驚人數值,其中 一方測出3.46微西弗/每小時,比一般背景值高出30倍。目前一樓大門已經管制,二樓前庭四個角落的輻射污染熱點也已經用鉛塊圍住,並拉了一條警戒線。

繼續閱讀

新聞回顧 | 核四 x 公投?
核四停建與否 馬提20字箴言
啟動核四公投 府院拍板
台電:核四如停建 每人分擔1.5萬
張家祝:與現有工作不衝突
林宗堯:系統大清查 核四還有救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林志玲加入發起人!
零件掉滿地、應該是柴油的 陳昇、楊雅喆反核片連發
反核聲浪:核四不安全就應停建 無需公投決定
台電:核四無關電價 藍綠錯愕
核四公投的幾點提醒
公投,反核的最終試煉

新聞回顧 | 邁向非核:他山之石

美華州核廢料外洩 細節待釐清
美6座核廢料儲存槽 輻射廢水外洩
日核災效應 加州鮪魚輻射汙染
保加利亞核電公投 投票率低未過門檻
法獨立核安機制 重核廢料處理
核輻病變?2千隻5公斤巨鼠肆虐伊朗 狙擊手上陣撲殺
福島核災健康風險 世衛首度發佈報告

本週精彩專文

椰子蟹的Party
紅蟹的黎明
媽媽們的育幼聚會:欖蠵龜
怒江水電開發 死而復活?
用好好吃一頓飯珍惜地球
【看啥小魚可以吃】漁人的秋冬盼望:馬加魚
【生態永續的藝術想像和實踐】溫室英國:在大不列顛島看到了一頭龍?
古城老樹同棲生活 蛇年走春首選華光社區
平溪掉天燈—傳統習俗的現代反思
當能源需求變成災難

本週焦點新聞

聯合國報告:環境荷爾蒙與癌症有關
五萬雁鵝在遷徙中消失 科學家嘗試解謎
六輕燃燒塔VOCs究竟排多少 另開會議確認
中國民眾憂PM2.5污染 日製空氣清淨機熱銷
科學家:蜜蜂用電子訊號和植物「交流」
關島外來蛇入侵 當局以毒鼠誘殺惹議
國際接軌 台灣FSC永續林業認證即將上路
研究:天氣溼熱 消減10%勞動力
從法律人到繪本作家 陶樂蒂在讀者心中播綠種
目擊棕櫚田雇童工 印尼學童教育堪慮
全世界最大陷阱拍攝計畫 累計一百萬張照片
墾丁昆蟲世界驚奇多 再發現新種金龜子
多項禁止事項維護生態 壽山4月開罰
時尚也要去毒 化學品管理首重資訊公開
雙酚A風險又一樁:影響腦部發育
228共生音樂節 唱出環境正義

環團踢爆清大輻射屋 校方長期漠視學生健康與安全

本報2013年3月1日新竹訊,特約記者林瑞珠報導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及新竹市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鍾淑姬,2月27日會同民進黨立法委員鄭 麗君、田秋堇等人前往清大生物科技館現勘,了解館方受輻射 污染及大樓管制狀況,並與校方派出的代表當場測量,清大校方及綠色陣線林長茂的儀器均測出高於3微西弗的驚人數值,其中一方測出3.46微西弗/每小時, 比一般背景值高出30倍。目前一樓大門已經管制,二樓前庭四個角落的輻射污染熱點也已經用鉛塊圍住,並拉了一條警戒線。

方儉與鍾淑姬是在2012年3月、7月兩度的到現場勘驗,發現這個驚人的事實,綠色陣線常務理事 林長茂亦於7月現勘,當時館方仍未做任何隔離或防護,一直 到的27日會同立委等人前往,才發現已經警示。鍾淑姬和方儉都不約而同的表示,我們國家的核電及核安交給清大這群連自己的輻射屋人都處置不好的人手上,實 在叫人不放心。

清大原科中心核能師劉鴻鳴表示,清大在1990年、2006年、2012年分別由校方、及輻射防 護協會檢測,除牆角幾個熱點外,該館平均輻射劑量每小時都 小於0.5微西弗。以一周5天、1天8小時計算,每人接收的年劑量小於1毫西弗,並未超過原能會頒布的安全防護標準。他當天在報告時又說,生科館污染當時 國家經費寶貴,不願浪費一棟蓋好的建築,所以經過除污及輻射防護的改善之後,便繼續使用,不過長期目標還是要拆除。

只是,清大十幾年來大興土木,大樓一棟一棟蓋起來,所費不貲,卻不願拆除興建初期就發現輻射污染 的建築,而在環保團體踢爆之後,才表示終期目標為拆除。

生物科技館,原名輻射生物館,於1978年興建之初即發生銫137拌入混凝土的污染事件,雖然經 過除污程序,仍有部分牆面殘留輻射劑量,尤以南館最為嚴 重。這宗污染事件由來已久,多年來清大未曾積極處置,清大原科中心核能師劉鴻鳴表示,他確定老師們都知道此事,但不了解老師們是否告知學生,以至於在此進 出的學生們長期暴露在輻射高危險區域中。

鄭麗君及田秋堇要求清大校方對經常在該館出入的師生進行全面流行病檢查,並要求校方公開污染的歷 程以及未來的輻射防護及拆除計畫。只是,清大校方雖然承認 這段輻射污染的歷史,但強調殘留輻射劑量仍低於原能會標準,安全無虞,並已於2011年向原能會提出拆除計畫,但原能會的評估十分審慎,目前仍未通過計 畫,大約要在計畫通過後一年左右才可以執行拆除。

清大研發長果尚志坦言,生科館殘留輻射是既成事實,但是校方有妥善處理,牆壁水泥中的輻射也未達 原能會對游離輻射的安全標準值。總務長李敏則幾度與方儉、 林長茂等人發生言語衝突,李敏說:你們拿著儀器貼在牆壁上量,可是你不會貼著牆壁做事。

一位清大學生則表示,在這裡念書這麼多年,都不知道這裡被輻射污染,校方有義務告知真相。

污 染的來源

現在生科館二樓污染現場,牆面分成等份寫上輻射檢測的數值,四個牆角還擺放有阻隔輻射的鉛塊屏 蔽,並用繩索拉起封鎖線,上頭掛著卡片寫道「輻射背景稍高, 非工作人員請勿進入」的紙牌。

關於這棟大樓污染的來源,方儉去年在《新新聞》週刊發表了一篇有關清大這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文中 提到:

「1970年的夏天,一位醫生帶著一個熱水瓶乘計程車從台北永和到清華大學,向核工系的老師們求 助,因為來者的身份特殊,以及在製造原子彈的政策 下,一切與核輻射有關的事件,都高度保密,而這位醫生帶來的竟是從國外私自帶回來的「銫-137」射源,當年參與這項工作的已故清大核工教授翁寶山負責主 要的輻射防護工作,他在事後表示,連他新買的一雙皮鞋都被污染,連同污染的房屋地板、牆壁都打掉,放入34個80加侖的大汽油筒,送進後來是清大人文社會 科學研究院的一個乾溝掩埋。」

「沒想到在1978年蓋輻射生物館時,工人把這個乾溝當成調配混凝土的地方,又把這些含有污染的 物質拿去興建了『輻射生物館』,後來被發現後,又打掉了受 污染的部份,但污染不斷擴大,到了1985年蓋『生命科學館』時,污染的水泥、土壤增加到2200桶。」

方儉呼籲國內應通盤檢討輻射管制的弊病,避免類似事件一再發生,並對可能受害者進行健康流行病的 調查及追蹤。最後他對清大相關人員表示,「我覺得輻射並不 可怕,可怕的是你們處理的態度。」

※ 附註: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 (ICRP)在1990年早已修改法規,把一般人的年容許劑量由1977年規定的5毫西弗降為1毫西弗。國際原子能總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簡稱IAEA)也在1996年公佈的安全準則採取了此標準。輻射測量0.11微西弗/一小時的劑量,一年總量便是1毫西弗。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 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葉人豪、詹嘉紋‧網編:彭瑞祥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 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 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