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永續的藝術想像和實踐】溫室英國:在大不列顛島看到了一頭龍?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生態永續的藝術想像和實踐】溫室英國:在大不列顛島看到了一頭龍?

2013年02月27日
作者:周靈芝

《溫 室 英 國 ─ 失 去 土 地,獲 得 智 慧 》是 以 英 國 本 島 為 整 體 範 圍,針 對 氣 候 變 遷 影 響 及 因 應 所做的一項大型計劃。《溫室英國》(GreenhouseBritain)是知名美國生態藝術先驅哈里森夫婦(theHarrisons)和英國藝術家大衛黑利共同合作,以英國本島為整體範圍所做的一項大型計劃。這項計劃於2007年11月完成後開始展出,並於次年起巡迴至英國各地以及美國紐約和加州柏克萊等地。它也是第一個以相當於一個政治實體的國土面積為範圍,針對全球暖化、海水上升的氣候變遷議題,做出回應的藝術計劃。

《溫室英國》計劃,1997年由泰特美術館利物浦分館和里茲的亨利摩爾基金會共同籌劃的Artranspennine98計劃,原本是一個結合美術館型態與公共藝術委託製作的展覽,共有64位藝術家在30個地點進行40個創作計劃,地理位置西至利物浦、東至Hull,也就是在地圖上橫跨大不列顛島腰部、英格蘭北部的區域。這個地理範圍大致上依循著M62高速公路,穿越了豎立在中間的平寧山脈,Artranspennine98似乎是有意想藉由藝術創作的帶動,把這裡形塑為一條文化走廊。

從文化走廊到生態網

據大衛黑利敘述,哈里森夫婦原本拒絶了這項展覽邀約,因為他們認為,這個攔腰橫過大不列顛島中部呈垂直分布的平寧山脈的地段,並不符合生態觀點所看的整體。不過後來他們認為,若把墨西河(Mersey)和杭伯河(Humber)兩河出海口一起搭配加入,倒是可以嘗試一番。經過了一年密集工作,最後這項計劃以《拋出一張綠色的網:我們看到了一頭龍?》(CastingAGreenNet:CanItBeWeAreSeeingADragon)為名,在利物浦的BluecoatGallery展出。

《拋出一張綠色的網:我們看到了一頭龍?》用五張長4.5公尺高3公尺的大地圖來說這裡的故事。第一張是一幅普通的英格蘭北部地圖,然後他們把河流、山脈和都市聚落的位置加強標示出來,讓道路退居背後;再把此一地區的邊界標示出來,東西兩端分別是杭伯河和墨西河兩條河流出海口之上和之下的海岸,南北則分別是穿過Chester以及經過曼徹斯特與里茲北方的羅馬古道。由這四邊所夾住的區域,是一條寬35英里、長110英里的陸塊,中間被平寧山脈貫穿。在這裡居住的人口有900萬,分別散佈在城市、鄉鎮、村落和一些零散的屋舍中。

當加入北邊較偏遠的平寧公園和南邊的山峰區公園(PeakDistrictPark)之後,地圖上出現的形狀就很有趣了─是一頭正張著翅膀飛翔、長得有點奇怪的龍,頭朝著東方,向著丹麥和波羅的海,眼睛處是一座湖;尾巴在墨西河出海口處微微翹起,指向西邊的愛爾蘭海和大西洋。突然之間,各種新的地理形式的可能性也出現了。原本地形、土壤、氣候皆極為不同的各個區域,透過這頭飛龍的形象,顯現了一種多層次的心理圖象,也代表著它可以同時包含最廣義的文化、都市、農業、經濟、地質以及生態價值。透過飛龍的顯現,穿越平寧山脈兩邊的這條東西廊道於是有了很不一樣的意義,它像一張綠色網絡,連結了各種生物多元與文化多元的表現,繼續朝著互利、共生的方式向前演進,以達到自給自足的境地。用哈里森太太的話來解釋,她說,這是一張神奇的網,無論它落在哪裡,每個生態系統都因此而互相連結。

正常狀態下的地圖,顯示哈里森夫婦建 議,取消倫敦門戶計劃中的開發地區,改以里亞河谷為建立自給自足的聚落所在地,保護大倫敦區附近水源,同時避免泰晤士河沿岸的水患。

這個計劃執行共動用了兩百多人力,其中還包括來自地球生態研究所(InstituteofTerrestrialEcology,ITE)的土地利用部門主任LesFirbank以及在BradfordCouncil領導Agenda21小組的JamieSaunders。計劃完成後,除了在利物浦展出之外,還到了德國阿亨市的阿亨國際藝術美術館與美國紐約的RonaldFeldman畫廊展出。西元2000年時,《拋出一張綠色的網》又在生態復育學會於利物浦舉行的國際年會上展出,哈里森夫婦發表了一場演講,讓首次在美國以外地區舉行年會的生態復育學會了解到創意的更高層次,以及認識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將是生態復育中最主要的影響力量。

國內案例呼應:寶藏巖的生態農園(2010-)

寶 藏巖是一處靜謐的水岸聚落,位於台北市南方的公館地區。背倚著孤挺在盆地中的小觀音山,前環著滔滔奔逝的新店溪水。在溪水之上,有橫亙兩岸的福和橋以及高 架的水源快速道路。背後小觀音山的另一側,是台北市新興的遊憩景點,自來水園區。在地理位置和地形優勢上,這裡曾是台北市南方的軍事要塞。

聚落最大特色之處,在於它的建築。這些外人眼裡似乎雜亂無章的建築物,全都是由居民一磚一瓦自力營造出來的,因早期寶藏巖的居民大都為社會較底層階級,經濟 情況上能力不足,再加上政府對土地使用的限制,居民在搭建屋子時,只能選擇購買較低廉的建材,或是去撿拾回收可以再利用的材料,拼拼湊湊一步步漸進地蓋起 安身立命的處所。這樣蓋起來的聚落反而呈現出一種櫛比鱗次的美感,與現在都市整齊統一的規劃形成對比反照。

1980年代因台北都會向外擴展,寶藏巖被訂為公園預定地,計劃全面拆除社區,不過拆除過程遭到當地居民的陳情與抗議。

過社運團體、文化界人士等聲援的長期抗爭後,寶藏巖得以歷史聚落之名保存下來,並以藝居共生為原則,設立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獲邀進駐寶藏巖進行公共藝術計劃的義大利藝術家卡蘿塔布堤尼和台灣藝術家周靈芝,因提案方向接近,在藝術村的協調下和社區居民共同合作,創造生態農園的願景。透過親身勞動,在都會區中創造出一個提倡有機耕種、食物循環和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雛型。

 

生態永續的藝術想像和實踐

作者:周靈芝
出版社:南方家園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27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8831469
裝訂:平裝
定價:380元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