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公開指出:「極端氣候已成常態」,到處都可以看到氣候變遷的明顯跡象,從美國到印度、烏克蘭到巴西,乾旱已經大量摧毀全球至關重要的糧食作物,印度、泰國等,都紛紛受到影響。
除了天災之外,更有人禍,無論是衛報的報導,還是TED的演講(附於文末),皆揭露了目前世界上,有超過一半的食物遭到丟棄,其中許多食物並不是因為不能吃,只是因為「長相不好」。正當許多人正在為了填飽肚子煩惱的時候,許多已開發國家,卻因為「吃太飽」而煩惱,不旦衍生出許多「文明病」,同時還造成了許多的「浪費」。
在Green Inside之前的文章,已經報導了南韓將透過設計過的回收桶對廚餘秤重計費,另外在飼養小豬期間透過小豬便便,變出再生好能源,或是將烹飪過的油變成生質燃料,Green Inside這次想跟跟大家一起透過這部TED影片,一起重新反省我們自身的生活習慣–我們可以透過好好的吃一頓飯珍惜地球。
我們在面對「糧食問題」的時候,最直覺的解決辦法,就是想到要「增加」糧食的生產量,其實,現在的糧食生產量,早就超過能讓所有人生維生的產量了。除了增加產量,更重要的,要去一起努力的,則是增加糧食使用的效率。妥善的使用每一分食材,就能夠帶來大大的改變–就像影片中所提到,如果世界的農作物產量分成九份,真正被妥善使用的糧食不過占四份,甚至不到一半。
用一個臺灣的例子當作假設,便可以輕鬆的看出來。我們臺灣有2300萬人口,假設每一個人,在一天三餐裡僅一餐吃飯,在那一頓飯裡,臺灣2300萬人各浪費了一粒米,全台灣「一天」就浪費了2300萬粒米,十天便浪費了2億3000萬粒米,這些無疑是對於這片地力的浪費、對於社會勞動力的虛耗。
結論:莫怪在過去,老祖先會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今天看來,更是提醒我們,現代人需要重啟珍惜食物的文化!當然,上面的數字只是個假設,卻給了我們了一個啟示:好好吃每一頓飯,便是每個人都能開始,而且最基本的愛護地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