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能源政策之回顧 (二) 作者:賴芬蘭 (綠黨中執委) 反核團體進退維谷 這樣的做法,當然令反核團體非常的失望。在核四是否續建的決定前,民間曾發動兩次大規模數以萬計人的大遊行和許多活動,不過仍然陷入了兩難:由於民進黨執政是民間反核人士的集體期待,繼續抗爭,擔心導致國民黨的復辟,不抗爭又擔心民進黨團面對在野聯盟的壓力下退縮。 新政府雖然對外宣佈反核的心意未變,但是因為在立法院內是少數,寄望在年底大選能夠變成多數,才能達到反核的目的。 新政府做了讓步,但也在立法院內達成了「非核家園」的共識,在行政院也成立了一個「非核家園宣導委員會」,希望藉由這個非核家園委員會的宣導,達成國民對非核的共識。同時有反核的人士也希望藉由公民投票,達成廢核的目的。 不過,由於在核四停建的爭議期間府院的衝突過分激烈,新政府不願再次承受來自於在野聯盟﹝國民黨、親民黨及新黨,其實這三個黨都是源自於國民黨﹞的攻擊,於是在2001年七月宣布不舉行公投。 民間團體仍把年底的選舉當成重要的事,希望年底核四可以變成選舉的重要議題,也希望年底可以選出更多的反核立委。由這樣反核的經過,可以解釋,為什麼反核政治的影響力,比亞洲各國都強的原因,-反核與民主化和本土化運動是結合在一起的,這也是其他國家所不及的。 不過,也由於反核和政治牽扯太深,也就沒有對核電的實質問題作深入了解,即使是執政黨本身,也是因為政治而反核,在受到了在野聯盟的壓力,也就沒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自圓其說。 媒體也是用政治的角度來看待核四問題,由於和國民黨的關係太深,因此國民黨擁核,媒體也是擁核的。 核能問題之所以變成一個政治角力的原因,那是因為電力是國營壟斷的,因此核電預算必須通過立法,因此核電廠與政治也是不可分的。民進黨執政一年多來,接收及運用國家資源時,自然也就接收了原來的能源政策,不太願意更動。 因此,各大政黨在2001年底的選舉都將絕口不談核四的問題。所以年底的選舉當中,綠黨是唯一繼續談核四停建的政黨,結果是慘遭滑鐵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