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微粒下肚 等同一週吃進一張信用卡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塑膠微粒下肚 等同一週吃進一張信用卡

2020年12月18日
摘錄自2020年12月18日公視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根據國際世界自然基金會2019年的研究,民眾一週吃下的塑膠總量,相當於一張信用卡。這些塑膠主要來自被塑膠污染的飲用水,也有來自貝類等海鮮,通常人們將牠們整個吃下肚,連帶吃下牠們消化系統內的塑膠。

路透根據研究結果換算,民眾一個月吃下一塊樂高積木的塑膠量,按照同樣的速率,10年吃下2.5公斤,相當兩條粗大的塑膠水管,一輩子吃下的塑膠量,大約有20公斤。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環境科學副教授哈德森指出:「目前大部分塑膠微粒的研究都是針對大於20微米的大小,比人類的毛髮還細,但我們知道有愈來愈多更小的粒子出現,有所謂『奈米微粒』,對人體可能有害,但又非常難以偵測和監控,我們也不知道這些微粒現在或是將來某個時刻,是否會對我們產生有毒的影響。」

哈德森表示,儘管人們吃下塑膠是事實,但大部分都能排出體外,不至於傷害人體。不過,如果塑膠微粒的體積過小,恐怕就不是這麼回事。「我們人體可能會將它吸收,所以可能進入血液或是淋巴系統,最後進入我們的器官,不過我們仍在研究,究竟有多少那麼小的塑膠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