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溶氧量達成率 環局灌水 市長不悅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淡水河溶氧量達成率 環局灌水 市長不悅

2013年04月17日
摘錄自2013年4月16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台北市政府活化淡水河系推動委員會昨天開會,其中淡水河流域溶氧量≧2mg/L為魚類生存指標,據報告,去年目標達成率75%,比前年的42%高出33%的達成率相當驚人,環保局更推估明年將達76%;但與會的教授立刻「打槍」,指去年雨量增加1/3稀釋不少化學物質,若今、明兩年雨量不多,該目標恐讓台北市長郝龍斌難有台階下。郝當場不悅,要求環保局長吳盛忠重新計算。

溶氧量是指每公升水含有多少毫克氧氣,烏仔魚需要較高溶氧量,在2mg/L以上才能存活,環保局也以此訂出淡水河活化目標。淡水河系有21處水質監測站,每個月檢測一次溶氧量,每年會有252個檢測數據,若達成2mg/L則計入達成目標,並以此換算流域達成率。

依歷史紀錄,淡水河流域2mg/L以上溶氧量達成率,從民國96年至100年依序為36%、50%、44%、47%、42%,環保局計算去年達成率為75%,並以此當做今年達成目標,還推明年目標76%。

不過,昨天與會的台灣水環境再生協會教授歐陽嶠暉直指,去年北市降雨量達2954.8毫米,前年則為1736.2毫米,增加1/3雨水稀釋懸浮粒、生活污水毒素,加上種種因素增加水域溶氧量;但環保局新目標幾乎沒有預警功能、缺乏行動方案,也太冒進,恐怕會讓郝市長赴議會備詢時難有台階下,建議環保局「務實討論」。

「我從來沒有講過要衝75%。」郝龍斌回應引起全場哄堂大笑,但他語氣立刻轉為嚴肅,對吳盛忠說,做任何事情要面對現實且務實,透過努力達到數字績效,靠上天降雨一千毫米定出目標,是不切實際的做法。吳本想解釋,但郝又打斷表示,目標值一定要重新檢討,「定出來,你就要負責做到。」

環保局第二科科長楊維修說,淡水河溶氧量達成率增加有三因素,包括北市及新北市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增加、大漢溪新增七處截流站及雨量,雨量對溶氧量有正面及負面影響,除了稀釋化學物質,但也會將城市污水沖至河川。

國民黨北市議員陳玉梅說,雖然市府投入龐大整治預算,但影響非常有限,反而氣候環境因素影響較大,河域溶氧量起起伏伏是靠天吃飯,環保局把去年氣候環境因素當成溶氧量成績、政績,根本是急於表功,若郝不詳查,將形同另一個雙子星案,又讓郝陷入無能指責。

活化淡水河系推動委員會每季舉辦一次,水質水量組專家委員有歐陽嶠暉、台大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駱尚廉、北科大土木工程系教授林鎮洋。郝龍斌倚重的民間友人、前台大海洋研究教授莊文思則擔任景觀遊憩組專家,但莊昨天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