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專欄作家]

馬告的另類觀點2:環境價值與國家公園改革 (一)

作者:林益仁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在台灣,環境價值往往被歸入環境倫理的探討之列,而談到哲學,多數的環境學者總是興趣缺缺,以為那是高層與普遍原則的討論,只要知道就好,無須深究,更可惜的是多數的人認為實際的行動更重要,哲學式的討論無濟於實務的推動!

環境價值辯論乃環境保護之本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將環境價值視為靜態抽象的哲學原則探討,而忽略了價值產生與社會的關係,正是台灣許多環保行動一直無法落實,以及無法進行政策辯論的重要關鍵。換句話說,要確實達到環境保護的境界,是無法迴避對環境理念進行反省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這個理念必須在一次一次的社會矛盾中淬鍊,逐步取得對社會的影響力,才顯得出它的價值。因此,筆者認為歷經四年有餘的馬告國家公園運動,當中涉及對檜木森林究竟誰屬的價值辯論、對在地居民環境認知的肯定、以及與原住民社群發展相互競合的諸般問題,正是展現以上看法的可能例證。

  台灣的國家公園制定與規劃,國家運作的力量向來強勢。從威權時代一直到解嚴,已經設立的六座國家公園,在規劃與執行面上,幾乎都是學界與官僚所主導,很少有民間參與的空間。由學界與官僚所主導的國家公園理念與制度,則多數是選擇性地參照舶來的國際思潮,這些思潮對台灣當地文化的理解與重視可以說是極低!

  然而,搶救棲蘭檜木森林一直到馬告國家公園的籌議過程則是一個特例。不同之處在於,倡議這個國家公園的發端,很清楚的是民間團體針對台灣山林保育等諸般問題,所發起的社會運動。更重要的是,它的意義並不是著眼在設立「一個」國家公園而已,而是針對國家公園背後的價值觀所進行的反省動作,這包括了檜木森林的生態價值與商業價值的論爭,以及森林誰屬的生態政治問題等。從環境倫理的角度來看,這是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的基本命題。

馬告議題 反省國家公園價值

  因此,這個運動與其說是設立一個國家公園,不如說是針對國家公園制度與精神的改造,而馬告國家公園的相關論辯更可成為具有民主意涵的國家公園運動。

  環境價值是在社會變遷的脈絡中爭辯而出,國家公園的理念亦然!國家公園的理念既然是隨著社會變遷的條件而不斷反省的過程,目前馬告國家公園所引發的爭議,就格外顯出它的社會意義,因為正是在這樣的社會運動脈絡中,台灣國家公園的理念才有可能得到反省與檢討的機會。 (2002-09-04)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