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達成非核家園與能源轉型目標,離岸風電的角色相當吃重。除了肩負轉型重任,更是打下「綠領經濟」相關產業鏈的契機。不過,台灣的離岸風電是從「零經驗」起步,除了追求蓋多少支風機、發多少電,也不能迴避在生態、環境與社會面所遭遇的課題。
共九個條目,請向左滑動
照片來源:socialBedia(CC BY-NC-ND 2.0)
改善空污、減碳、非核,是我們這一整個世代面臨的課題,為了達成轉型目標而推動再生能源的同時,理當不能以犧牲生態為條件,但如何兼顧能源轉型和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價值,考驗才正要開始。
候鳥如何飄洋過海,是直線前進?還是彎繞曲折?高度多高?隨著第一座風場今年完工,明後年更多風機在海上豎起,解開海上鳥類生態之謎變得刻不容緩……
風機打樁的噪音可能影響鯨豚,但除此之外,因施工與運轉維護而增加的船舶運輸也可能干擾鯨豚生態。要讓鯨豚保育更升級,有哪些被忽略的管制與監督體系缺失應該多注意?
離岸風電打樁噪音、食物、汙染、船舶運輸,哪一項才是害死白海豚的主因?噪音管制標準要訂在多少才能減少干擾?這些問題固然需要更多本土研究,但如何落實保護的「行動」,又是另一個課題。
要減少風機對蝙蝠的危害,其實國外已經有不少成熟做法,「例如一個有效的做法,是在風速過低(5-8公尺/每秒)的時候將風機停止運轉。」蝙蝠在低風速時活動旺盛,停止運轉既能減少蝙蝠死亡,對發電的損失也不大。但是要採取哪一種方法、如何因應環境調整操作細節,都必須要有充分的研究調查作為基礎。
台灣目前雖尚無長期監測數據,但大約三年前開始,「第二期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NEPII)便針對彰化和苗栗竹南已完工的三座測風塔及兩座風機,以實地潛水與底刺網等方式,調查周遭的魚類與底棲生物種類。參與調查的學者表示,離岸風機確實有人工魚礁的聚魚效果。
雖然研究證實,離岸風機基座在施工後的運轉階段將發揮人工魚礁的聚魚效果,對生物多樣性與漁業資源都具有正面效益,但海上林立的風機,勢必影響漁民作業。在國家發展再生能源的重要政策下,漁民的生計問題要如何兼顧?如何化解漁民的疑慮?漁業轉型怎麼轉?不想或無法轉型的漁民,其後續航行安全又該怎麼照顧?
從事「綠能」開發,也必須顧及生態保育上的「綠」,這一理所當然的價值取捨,實際落實起來,卻是一大挑戰。水下聲學怎麼監測?生態廊道怎麼設定?漁業補償怎樣才合理?缺錢沒船又沒專業的環保署與民間團體,該怎麼進行環境監督?
若我們再將視角放大,不只盯著風場內的狀況檢視,還會發現,台灣缺少宏觀與整體性的海洋環境調查,正急需政府出手。
缺憾中也有微光,例如海保署、海巡署、環保署討論中的跨部會合作機制,海保署的鯨豚觀察員制度、民間推行的環境與社會檢核等。這些機制還在成形中,有賴多方協力,找出更穩固的制度,讓能源轉型的步伐,切切實實走向環境與生態永續的「綠」。
離岸風電開發商在環評中做出承諾,他們說會降低噪音、會執行水質監測、會紀錄鳥類生態等等。但是,負責監督的環保署不僅經費有限、沒有船出海,也沒有專業海上監督的人員!這條路如何走下去……
開發商為了離岸風場的建置與營運、為了環境保護的承諾,帶來不少海洋生態調查的量能。但你知道嗎,開發商的調查只限風場內,風場外的環境調查由誰做?「政府功課沒做,等於賴給廠商做,這會有大問題的!」學者提醒。
離岸風電開發商都在環評過程中承諾降低打樁噪音,並用水下聲學來監督噪音值、並判斷是否有鯨豚出沒。但專家卻說,這樣的管制沒有辦法真正發揮作用,因為少了即時監督跟生物聲音辨識的資料庫……
【寫在專題之後】回頭再一次檢視離岸風電的諸多質疑,甚至斥為「躁進」的聲音,我們發現背後既鮮為人知又諷刺的事實。身處海洋國家的我們,對海的認識是那麼少,可是,若非我們決心往離岸風電時代邁進,又有誰會將目光看向這片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