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我們多了700架風機,卻還未擁有那片海洋 | 離岸風電時代的生態備忘錄
深度報導

【後記】我們多了700架風機,卻還未擁有那片海洋

2019年11月18日
文:鄒敏惠(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2019年11月11日,站在我國第一座離岸風場完工正好滿月的此刻,回首採訪與寫作過程,採訪團隊一再思索的是,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海洋風力發電,是政策也是商機。台灣優良的風場環境,吸引到多家外商帶著機械技術來落腳。但當未來有700架的風機即將矗立在台灣海峽,數量甚至更多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先停下腳步檢視——我們是真正認識我們週遭的海洋,並讓自然資源永續再生,還是只是多了700架風機的合約?

我們發現,儘管行政院在2004年發布「國家海洋政策綱領」,公開宣揚調查國家海洋資產、推動海洋科學研究的重要性,15年後的今天,昔日的黑水溝已立起一座座風機,底下卻仍是一片無知的黑洞。

我們站在能源轉型的浪潮上,卻依舊在「海洋鎖國」的歷史陰影下躑躅。

我國海洋研究缺乏到什麼程度?許多先行的學者告訴我們,「國內並沒有海上的鳥類生態研究資料」、「沒有、就是沒有原始資料」、「這是一個不被看見的問題」、「我看不到未來!」,不約而同的警語,聽得我們膽戰心驚。

研究人員出海一趟8萬元起跳,為了節省經費,想搭便船出海,結果卻與夜行性蝙蝠的出沒時間剛好錯開……乃至政府的研究計劃斷炊。台灣海峽的地質有什麼特點?遷徙性鳥類如何飛到台灣?海面上哪裡有蝙蝠出沒?「生態敏感區域」在哪裡?這些都是未知。

如果這是身為海洋國家的我們,在這15年間對它(海洋)的少少認識,那麼面對外界對於海洋開發的質疑、斥離岸風電為「躁進」的聲音,或許也是我們必須吞下的苦果。

是呀,我們都還不了解它,憑什麼開發?在撰寫專題方向的時候,我們試著回答「離岸風電與生態對立」的課題。但是我們在爬梳整理之後認為,現階段還沒有人能夠回答。因為,我們甚至連生態資源都還沒完全掌握。

政府一再給出風電開發已經避開生態敏感區域的承諾,保育團體也理直氣壯:「在95%的生態敏感區都無法掌握的情況下,『迴避』變成是宣示性的空談。」

雙方無法對話的「結」若不解開,將是能源轉型過程中的社會對立與虛耗。但現實又是否允許我們補回這空白的15年?

可以確定的是,沒有離岸風電,恐怕我們還會繼續空白下去。「海洋研究是靠錢砸出來的!」這個事實中外皆然。借鏡國外離岸風電的發展歷程,這絕對不僅是海事工程與「綠領經濟」的契機,海洋研究與關注必須有相應的成長和發展,我們才不會為了風機而失去一片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