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風機同行:鯨豚觀察員出任務】專題(四)
台灣首座離岸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I)5月18日開工,籌備多時的離岸風電自此進入密集建置期,接下來五年期間將有700多架風機進入施工期,緊接在後還有預估5GW的「區塊開發」。台灣的再生能源將進入新的一頁。
然而,6月21日,海洋風電卻被踢爆進行風機打樁時,原本開發商承諾時要在打樁周圍觀察是否有鯨豚出沒、並在必要時建議停止打樁的鯨豚觀察員卻沒有出海,環團怒批廠商環評承諾落空,環保署在哪裡?
除了將矛頭指向環保署,面對從未有過的大規模海上開發,我們更想追問海上環評的監督機制。在未來5年、10年甚至20年環保署的海上稽查經費在哪?海上監督的人力、專業又該如何補強?
海上監測全新挑戰 沒錢、沒船、缺人、也缺專業
離岸風電的發展將環評監督任務從陸地擴及到海域。浮上檯面的鯨豚觀察員僅是其中一環,環評涵蓋的面向包括鯨豚、海上鳥類、底棲、魚類等,另外還有漁業資源、水下文化資產、空氣品質、水下噪音監測。期間則從施工前、施工期間、到20年的營運期。
環評監督預算在扣除人事費用後,一年僅剩8、900萬的經費,需要監督的環評案件高達600多件,經費非常有限。即便只針對施工中與剛完成階段的案件密集監測,這類案件也有200~300件。而根據海洋調查人員指出,一趟八小時的海上調查加上人力成本至少要花5-7萬元。缺錢、缺人、又缺船的環保署如何執行海上環境監測?
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副大隊長施勝鈞表示,環保署對這個問題非常重視,除逐步建立機制,也會透過海保署、海巡署、能源局的合作機制來補強。
施勝鈞坦承海上監測不容易,已透過各種方式去加強,在人員專業與培訓的部分,已派請同仁參加海保署所辦的鯨豚觀察員培訓課程,也會加強登船人員的訓練跟證照部分。
在水下噪音監測上,環保署也委託環檢所訂定國家的水下噪音監測的標準檢測辦法,並輔導國內檢測機構以這套標準進行監測。
環評監測主要由開發單位進行,環保署視需要進行抽驗,但沒有船的環保署如何抽驗?施勝鈞表示,這會透過與海委會、海保署、海巡署合作進行。海保署有鯨豚的追蹤研究計畫,海巡署有船,環保署可以請他們搭配計畫協助或是專程協助,這部分的機制還在逐步建立中。
在掌握觀察船是否確實出港的部分,施勝鈞說明,環保署會要求業者提出船隻資料,結合海域船舶動態資訊系統跟海巡署港口紀錄進行查核。
環評承諾比制度上路早 後續補救仍有難度
施工中的海洋風電於2013年通過環評、其餘風場大多在2017-2018年通過環評。2018年環保署環檢所才公告水下噪音測量方法(後於2019年更新),而2019年7月海保署第一批海上鯨豚觀察員開訓。
環評通過的時間比起制度建立的時間更早,這讓制度上路更難,從「海上鯨豚觀察員」是不是一定要用「官方訓練」的,到水下噪音測量要有什麼標準?都不在原本的環評承諾裡。
施勝鈞表示,環保署會去要求業者遵照環檢所公布的水下噪音監測方法執行。但他坦承,這些不在當初的環評承諾內,還需要逐步建立制度。
至於環團指控6月21日當天違反環評承諾的事件,環保署已經證實並進入裁處程序中,依據《環評法》,違反環評承諾罰則為30萬~150萬。
風電相關人士指出,離岸風電海上施工成本很高,光是施工平台船一天的租金就達百萬,加上施工人員、機具等成本,環保署罰責其實不高。但入主台灣離岸風場的大多是國際級知名企業,也是綠能企業。就法規上,他們符合環評要求即可,但就企業社會責任(CSR)上,他們是否願意遵守比環評更高的標準?這一點需要再觀察。
【後記】
「鯨豚再怎麼厲害,也無法在棲地衰退、食物鏈崩潰的海洋環境裡存活。」
擁有英國鯨豚觀察員合格證書的資深生態研究員的李恩娜(化名)提醒這一點。當專題焦點放在鯨豚觀察員,並追究觀察員在打樁期間的執行狀況時,很容易被誤解為鯨豚生存的關鍵就在觀察員。關注鯨豚觀察員制度固然可能降低打樁期間對鯨豚的衝擊或傷亡,但更重要的是維持海洋生物共存的生態系。
知洋科技公司總經理湛翔智也澄清,以白海豚為例,族群數量逐漸減少的因素有很多——食物、天敵、水質、噪音都是。噪音是不是最關鍵因素?白海豚對施工噪音的忍受度有多少?這些都還是未知。
「重點絕非只有鯨豚,範圍也不能只限風場」,李恩娜強調。從依照整體海域基線資料進行合適地點的選址開始、施工的衝擊減緩措施、到營運期間的長期追蹤,「鯨豚、海鳥、魚類、底棲全部都要納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