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產業帶動學術調查? 學者提醒:基礎研究不能賴給廠商 | 離岸風電時代的生態備忘錄
深度報導

風電產業帶動學術調查? 學者提醒:基礎研究不能賴給廠商

2019年11月18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編按:離岸風電為台灣帶來再生能源、帶來相關產業鏈,也將爭議導向海洋。噪音管制要定多少才能減輕對鯨豚的影響?多寬、什麼方向的生態廊道能讓鳥群通過?海底地質會受到影響嗎?長期的海上環境調查不足的情況下,解答與對策缺乏信服力。
離岸風場的環境影響評估(環評)程序要求各風場必須進行開發前、開發中、與營運期間的環境調查。間接帶動了國內海洋研究量能的機會。這些研究能帶我們深入了解海洋嗎?風場之外的環境調查又是誰的責任?

商業需求帶動 海洋環境調查量能、技術再提升 

「以前的海洋調查經費真的很少,很佩服以前學長姐在那麼少的資源下研究。」一位現職海洋調查人員明顯感受到離岸風電帶來的改變——調研經費大增,工作條件也變好。

鑒於離岸風電將帶來更專業與更多的海調需求,去年底台灣「海洋調查人員培訓技術中心」正式開幕,提供海氣象監測、水下監測、數據分析判讀、風險評估、生態環境觀測等訓練課程。

海洋風電(Formosa 1)22支風機全數施工完成。照片來源:海洋風電

海洋風電(Formosa 1)22支風機全數施工完成。照片來源:海洋風電

主導推動培訓中心的知洋科技公司總經理湛翔智解釋,海洋調查的範圍很廣,除了環境界很關心風電的生態影響,業者、施工單位、銀行、保險業界也都需要這些來保障他們的投資。

基礎研究也委外調查? 國內可能喪失學習經驗

湛翔智舉例,風電開發商需要氣象資料來評估發電效益、結構設計師、施工單位需要地質鑽探資料;施工、運維過程都需要配合氣象。緊扣著商業利益讓海洋調查往更高層次前進。

以氣象為例,他說明,過去氣象局也有海象資料,一樣是測量風速,離岸風電就有分海面高10公尺、90公尺、150公尺,不同高度的風速。離岸風電要求的精準度、解析度和標準方法,會按照國際標準IEC及認證單位規範(如DNV-GL)。導入這些國際性產業科技,國內的人才、技術、設備、標準都會再進步。

沃旭引入原定雙都卜勒雷達,風場群聚效應外,也能協助氣象局改進風場、風能預報,有助於台電開發風電預測系統。該計畫一度中斷,目前已持續相關作業程序。圖片來源:沃旭能源

沃旭引入原定雙都卜勒雷達,風場群聚效應外,也能協助氣象局改進風場、風能預報,有助於台電開發風電預測系統。該計畫一度中斷,目前已持續相關作業程序。圖片來源:沃旭能源

雖然離岸風電帶來更多海上研究人才需求與量能,但湛翔智指出,外商發現台灣調查能力的不足後,可能將一些項目委託國外團隊做。委外的項目通常是跟投資風險最有關連性的,比如說地質鑽探、海氣象條件,在學習國際調查技術提升上,並沒有獲得太多助益。

全面了解海洋環境  政府是時候該負起責任了

廣大的海洋即將面臨更多的開發,目前已經有5.5GW裝置容量的風場通過政府遴選與競標,約等同於700架的離岸風機。在2025年之後,預計還會有5GW左右的風機進場。海洋研究靠風電商可行嗎?

湛翔智持保留態度。首先,目前廠商所做的調查都是在風場範圍或風場附近,並不會擴及到其他地區。二是廠商所做的調查研究,有些屬商業機密,並不會提供出來。三是蒐集而來的原始資料要經過研究、分析才能展現其意義。即便廠商把所有原始資料公開,例如水下噪音的聲波,沒有對應的參數、沒有經過分析,充其量也只是一堆波形而已。說到底,「全面性的調查還是要政府花錢去做,歐美國家也是如此。」

沃旭能源與國內大專院校展開產學合作,培育海事人才。圖片來源:沃旭能源新聞稿。
沃旭能源與國內大專院校展開產學合作,培育海事人才。圖片來源:沃旭能源新聞稿。

「政府功課沒做,等於凹廠商做,這會有大問題的!」政大地政系助理教授戴秀雄直言,風場是國家釋放出去的。做為一個國土管理者者,政府有該負的責任。廠商投資承擔相對風險,但政府該承擔的責任也不能全部轉給開發商。

戴秀雄解釋,以土地管理的角度,應該是政府先做大範圍的調查,選定合適的區位後,再釋放給廠商開發。廠商調查的範圍是風場。廠商資料是零星的、調查時間短,無法取代國家應做的大範圍、長期調查。

荷蘭從1992年開始建造離岸風場,也曾面臨初期資料不足的問題。荷蘭政府2016年起展開為期五年、經費1500萬歐元的離岸風機生態計畫(Offshore Wind Energy Ecological Program,簡稱Wozep),加強相關研究,作為未來風電兼顧生態的基礎

荷蘭Wozep的蝙蝠遷徙與環境狀態資料分析。發現蝙蝠遷徙集中於特定季節與風速風向條件。資料來源:瓦赫寧恩大學暨研究中心(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

荷蘭Wozep的蝙蝠遷徙與環境狀態資料分析。發現蝙蝠遷徙集中於特定季節與風速風向條件。資料來源:瓦赫寧恩大學暨研究中心(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

近期前往德國、荷蘭離岸風場參訪的戴秀雄以兩國為例,德國政府已經做了20年的調查、荷蘭30年,兩國的環境調查資料都公開,這是基本功。台灣政府交了長期的白卷,如今亡羊補牢,只有趕快追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