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鯨豚遇上離岸風機,是血色危機還是保護契機? | 離岸風電時代的生態備忘錄
深度報導

西海岸鯨豚遇上離岸風機,是血色危機還是保護契機?

2019年11月18日
環境資訊中心 記者陳文姿報導

「暫緩近岸開發!」離岸風電在西海岸插旗,最受關注的生態議題莫過於去年一整年目擊個體降至51隻[1]的台灣白海豚。環保團體以「無處可逃」、「瞎掉」、「血色風機」等形容白海豚面對的處境。不過,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研究鯨豚超過20年的周蓮香,卻持另一種想法——離岸風電風場能否成為海洋保護區、為白海豚撐開一片保護傘?

2018年布袋海巡隊在嘉義外海目擊台灣白海豚家族靠近船隻。圖片來源:海巡署提供。

2018年布袋海巡隊在嘉義外海目擊台灣白海豚家族靠近船隻。圖片來源:海巡署提供。

風機打樁噪音值 套疊鯨豚活動區域圖 機率低但仍有影響

雖然離岸風電潛力場址在規劃階段均已避開農委會預告的「中華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開發商也承諾再退出一定距離[2],不過,打樁的噪音仍會傳到白海豚棲地內,實際影響有多大?

台灣大學李沛沂博士結合陳琪芳(水下聲學)與周蓮香(鯨豚生態)研究團隊的資訊,選定近年(2008-2016年)出現超過一次的已辨識白海豚個體共76隻為對象,將全台風場打樁噪音預估範圍與鯨豚出沒區域重疊,結果發現,十年期間曾有四隻曾出現在可能影響聽力(RMS值:180 dB re 1μPa)的區域,35隻曾出現在鯨豚想躲離的噪音(RMS值:170 dB re 1μPa)區域,接近德國規範的噪音聲曝值(SEL值:160 dB re 1μPas)。

中華白海豚核域密度與以及風場打樁時噪音影響範圍。斜線區域為(RMS)160dB re 1 μPa影響範圍,交叉網格區域為(RMS)170dB re 1 μPa(約SEL 160dBre 1 μPa2s)影響範圍,米字形網格區域為(RMS)180dB re 1 μPa影響範圍。核域分析的活動分布:紅色是50%核心範圍,淺紅色外緣是90%家域活動範圍,白色外緣是100%全分布範圍。圖表來源:台大鯨豚實驗室

中華白海豚核域密度與以及風場打樁時噪音影響範圍。斜線區域為(RMS)160dB re 1 μPa影響範圍,交叉網格區域為(RMS)170dB re 1 μPa(約SEL 160dBre 1 μPa2s)影響範圍,米字形網格區域為(RMS)180dB re 1 μPa影響範圍。核域分析的活動分布:紅色是50%核心範圍,淺紅色外緣是90%家域活動範圍,白色外緣是100%全分布範圍。圖表來源:台大鯨豚實驗室

乍看之下,白海豚出沒與打樁噪音重疊性極高,但李沛沂解釋,這是指「10年內曾經出現」,代表這些鯨豚並不是一直停留在這個區域。 若以每次打樁約2-3小時計,對比十年鯨豚出沒的尺度,打樁同時碰上白海豚的機會可說是很低。

以族群活動範圍看,李沛沂指出,較嚴重的噪音(RMS 180 dB re 1μPa)約占白海豚核心區域(主要活動範圍、約占最高活動範圍的前50%)的0.18%。研究中的噪音範圍主要是考慮空間而將時間疊加,這是以「全台」所有風場邊界的風機同時打樁時的噪音計算。

事實上,各個風場不會同時施工,且每一風場僅會有一隻基樁進行打樁作業,所以重疊範圍會更低。但不能否認,打樁噪音仍會讓白海豚轉移活動範圍。

幫鯨豚減噪 鯨豚觀察員身負重任

對比今年僅一座風場施工,明年彰化、雲林、苗栗將各有一處風場施工,後年也會有四座風場,噪音的影響也會加重。「這時就要靠鯨豚觀察員」,周蓮香指出。

鯨豚觀察員是離岸風場施工的減輕措施之一,是以受訓過的人力監看是否鯨豚在打樁周圍750公尺警戒區出沒。在環評承諾中,鯨豚觀察員擁有建議風場暫停施工的權力[3]國內鯨豚觀察員制度初上路,成效尚待檢驗。

周蓮香指出,離岸風電確實會有影響,但相對其他海事開發工程少很多,主要僅有打樁施工的噪音衝擊。根據海洋風場的最新消息,今年8月在停止打樁後11天就發現白海豚蹤跡,對比香港的港珠澳大橋施工三年後才出現白海豚,算是相當早。

民間團體擔憂白海豚因離岸風機滅絕,在環評會場外抗議。本報資料照。
民間團體擔憂白海豚因離岸風機滅絕,在環評會場外抗議。本報資料照。

海洋國家欠缺海洋研究 白海豚數量為何減少? 學者答不出來

根據周蓮香團隊的白海豚最新調查,多年來數量相對穩定的白海豚近兩年來出現了顯著的下降,每年發現的個體數從過往的60-68隻,在前年降為58隻,去年再降為51隻。

換言之,離岸風場建置前,白海豚族群已經出現危機。繼續追問下去,究竟是噪音、食物不足、海洋污染、水質、還是其他原因?周蓮香也無法回答,因為研究資訊仍然嚴重不足。

「台灣號稱海洋國家,但我做了20幾年的鯨豚研究,海洋基礎研究是不夠廣,也不夠深入!」周蓮香表示,白海豚的時空分佈變化,推測食物是因素之一,但要問與食物的關聯,就需要研究;要問與污染的關聯,又是另一項研究,但在國內,這些研究都付之闕如。

風場可能成為保護傘嗎? 西海岸漁場、海洋復育的機會

2014年農委會預告「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範圍,但一個月後,這份預告即因漁民擔憂權益受損而下架,至今沒有「保護區」可言。

保護區沒著落、白海豚數目下降、西海岸漁業近乎枯竭,再加上離岸風機打樁噪音,諸多不利因素中,周蓮香反而看到一個另類保護區的可能,那就是風場。

苗栗外海的海洋風電(Formosa 1)是台灣的第一個示範風場。2016年完成第一階段共2架風機。周蓮香以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邵廣昭團隊所拍的照片指出,風機底座有很好的聚魚效果,但一個月後再拍的照片卻是漁網纏繞、魚群消失的景象。

「風場外圍圍一圈,船隻靠近就發出警告,只讓釣魚的船進來,不准有網的漁船進入。」周蓮香的想法是,藉由離岸風場的補償金,輔導漁民轉型觀光或是轉業,加上風場出入管制,這或許是西海岸漁場重生、海洋復育的機會。

周蓮香:有研究沒行動,鯨豚保育看不到未來

從2006年開始,台大鯨豚研究室團隊用13年研究,40萬張照片,以背鰭辨識掌握台灣西海岸80隻白海豚的年齡、族群、棲地,就像建了戶口名簿一樣,有了這些資料才能計算每一隻鯨豚棲地的變化。

離岸風電擴展之際,海洋研究更加關鍵。如要問台灣西部海域其他鯨豚的調查研究,就要追溯25年前海洋大學陳哲聰教授指導的黃昭欽碩士論文。在澎湖附近海域發現小型鯨豚24群鯨豚,以冬天23群為主,這是少有的研究。

「海洋研究是靠錢砸出來的!」,周蓮香形容台灣的學者像是用腳踏車在追鯨豚。以一趟出海加上資料與照片的分析估算,平均約需8-10萬。政府一年約200萬-300萬的海上鯨豚調查研究經費,約出海20-50幾趟。對比外國團隊開著研究船,一年200多天在海上,將大海畫成網格全面研究,其所需的龐大經費國內望塵莫及。

新一代的鯨豚研究員仍在疾呼政府的保護區快點上路。「研究已經做十幾年了,目前的緊急重點是要不要做保護區,如何有效快速的推動。」周強調保護區的重要性也坦言失落,「我看不到未來!」

風場能成為另類保護區嗎?現行法規並未限制漁船不得進入風場。這個想法還需要法令、業者、與漁民的支持。

2019年第一季調查,海上監測目擊兩白一灰游走中之白海豚。圖片提供:海保署。
2019年第一季調查,海上監測目擊兩白一灰游走中之白海豚。圖片提供:海保署。

註釋

註1:根據林務局最新《中華白海豚族群生態與河口棲地監測(II)》結案報告定稿,去(2018)年全年共目擊51隻個體,其中一隻於當年10月在苗栗擱淺死亡,截至去年底是50隻。

註2:風場承諾退離白海豚重要棲地的距離不一,例如台電離岸風力發電第二期計畫退離白海豚4.2公里,中能退離3公里,彰芳西島則是退縮風場,限定風機設於水深大於30 公尺(TWVD2001 為基準)。第三階段的區塊開發政策環評則是限定必須退離白海豚1公里以上。

註3:鯨豚觀察員的警戒區域與發現鯨豚後的措施隨各風場而異,相關整理可參考表格報導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