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一週回顧版
2007.5.5
新聞短評: 面對真相,迎向挑戰
「蘇花高速公路」以89票高居「台灣政府最不永續開發政策」第一。(攝影:劉香君)
作者:陳曼麗(台灣婦全會理事長、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會員)

「蘇花高應該興建,但要通過環境差異分析。」當阿扁總統在2007年NGO環境論壇發表他對蘇花高的意見,在場的環保團體真覺得阿扁真是「欠扁」,跑到環保團體的場子,為蘇花高護航。

「總統,你是否同意台灣煉鋼送到中國使用?」現場綠黨秘書長潘翰聲把握總統致詞結束的當下,發出第一聲怒吼,總統在尷尬中,急急離去。

深度報導:

2007全國NGOs環境會議

從中村事件看台灣人民環境觀
環境運動中失落的一環:飲食教育與動物福利
當前國土規劃的挑戰:強化人文涵養 尊重原住民傳統領域
劣劣劣! 蘇花高名列頭號環境殺手
全國NGOs環境會議 催生新型態環境運動思維
立志成為國家資源BOT化 最大顆的絆腳石!

200多位嘉賓、媒體及成員匯集2007全國NGOs環境會議會場,交流台灣永續之道。(攝影:劉香君)

 

全球暖化商機?

 

販售豁免權︰碳補償交易始終是商業活動的藉口
剖析史登報告:從經濟觀點看全球變遷
積極抑制二氧化碳排放,永續我國經濟成長
從「京都議定書」到台灣「黑潮議定書」:大家一起來減碳!
攜手中國,淨化大氣
法國生質燃料泡沫化? 業者表示樂觀

小嬰兒也坐單車。(照片來源:ENS)

 

司馬庫斯櫸木事件:

 

當原住民模範部落遇見國家
別讓司馬庫斯的櫸木事件變成破壞部落自主性的殺手鐧
原住民用風倒木遭判刑 「新伙伴關係」無誠意
司馬庫斯部落青年移置倒樹判刑 原民會:遺憾
爭議10多年原民保留地事權 統一為原委會

司馬庫斯原住民到林務局抗議。

 

蘇花高:

 

「誰要蘇花高?」公聽會
是否興建蘇花高 花蓮地方意見呈現兩極化
交長力挺蘇花高 環團學生齊反對
花蓮在地青年站出來 支持蘇花高替代方案
興建蘇花高 環保人士憂心傷水脈
120公里蘇花道慢行 品味台灣東部山海之美

包括林懷民、胡德夫等人一同加入反建蘇花高行列。

 

本週熱門焦點:

 

攜手中國,淨化大氣
車諾比核災21週年 烏克蘭總統希望重建災區
溫室氣體減量 排放權核配方式引發討論
日本計畫輸出毒垃圾 違反國際公約遭譴責
海岸法一拖十多年 立院要求政院兩週內送審
珊瑚保育略有成 強化經營管理效能最要緊審
消波塊築起海陸高牆(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新聞短評
深度報導
全球暖化商機?

司馬庫斯櫸木事件

蘇花高

本週熱門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課表

行動參與

環境副刊
熱門新聞
空林現象:中國森林只剩一張皮
全球氣候變化 沒有國家可倖免
熱門關鍵字
自行車 BOT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新聞短評:面對真相,迎向挑戰 

2007 NGOs環境會議的觀察與感想

作者:陳曼麗(台灣婦全會理事長、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會員)

「蘇花高應該興建,但要通過環境差異分析。」當阿扁總統在2007年NGO環境論壇發表他對蘇花高的意見,在場的環保團體真覺得阿扁真是「欠扁」,跑到環保團體的場子,為蘇花高護航。

「總統,你是否同意台灣煉鋼送到中國使用?」現場綠黨秘書長潘翰聲把握總統致詞結束的當下,發出第一聲怒吼,總統在尷尬中,急急離去。

與會的人員望著NGO會館的牆上,掛著一條條的台灣環境惡劣化的情勢:反對興建蘇花高、反對興建台塑大煉鋼場、反對興建國光石化廠、反對興建東山掩埋場、反對彰工火力發電廠…。大大的「劣」字,是大家心中的痛點。台灣環境問題何其多?每個團體看顧兩三項,都是非常沈重的負荷。看起來,環保團體仍要擴大參與的人口,讓更多人實質進入看守的行列。

今年NGO環境論壇是由6個環保團體共同舉辦,其中台灣環保聯盟、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台灣生態學會是已經合作4年的團體,今年再加入綠色陣線協會和動物社會研究會。由於參與的團體多,相對的提供討論及專題演說的環境主題也相當的多樣化。同樣是環境議題,其中就分的很細膩:有5場環境議題、5場工作坊、10場專題演講,分散在4個空間舉行,讓與會人士大呼過癮,但也怨嘆分身乏術,因為每場都很精彩,大家都想親身參與。惟對主辦單位辦理這樣大型的活動,都非常感佩民間活力的釋放,使關心環境的伙伴可以共聚一堂,共襄盛舉。

這次活動除了環保團體熱情參與外,人間衛視全程錄影,並在有線電視頻道安排播出,讓沒來與會的民眾可以透過媒體無遠弗屆的力量,散播到各個角落。環境資訊電子網絡也將活動的訊息不斷散發,至少影響10萬人間接參與環境論壇。連結媒體來參與環境議題是一大突破。以前在影像媒體部分,往往只有公共電視台積極參與,現在人間衛視也開始「非常」支持,令人感受到環境的危機已經使得大眾不得不去面對日益壓迫的環境真相。

我們能想像10年、20年、100年之後的台灣嗎?

想像的願景,就是我們現在要努力的目標。以前常聽老師長輩提醒我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現在面對環境劇烈的衝擊,我們又何嘗沒有「現在不努力,未來徒傷悲」的使命呢?

台灣的環境問題,不只是台灣的問題,同時也是地球的問題。當我們的工業不斷排放出二氧化碳等令全球增溫的分子,地球溫度暖化造成冰山溶解、颶風增強、水資源不足。如此一來,人民生活受苦,生態萬物也難健康繁衍。台灣不要小看台灣,以為我們的破壞只是一點點。當政府傾向經濟發展,忽略台灣的全球公民責任。透過NGO環境論壇和所有環保人士的努力,在地球日再度迎向扭轉乾坤的未來。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167
環境資訊電子報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訂閱退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彭郁娟、倪宏坤•網編:李育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