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8.1.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2008第一季每週三推出「行行出狀元」專欄,介紹散佈各行各業默默「做環保」的無名英雄!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台灣綠黨

看守台灣協會

塔山自然實驗室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112選舉日 回家投票去

綠黨單車造勢;圖片來源:本報
【相關連結】

單一選區兩票制 環境議題的危機與轉機

拒絕政黨分贓 台灣綠黨參選立委 推國會透明化

選前造勢 綠黨鐵馬車隊凸顯環保訴求

彰化污染區  短期內很難生產乾淨水稻  

兩大黨不願面對的真相 環境議題中的藍綠共業

112日的立委選舉投票日,是「單一選區兩票制」首度實施,選民第一次有了第二張選票可以投給「理念的」的機會,也是一次小黨,尤其是社運團體組黨進入國會改革的機會。然而,在藍綠兩黨為主的選戰下,依舊意識型態口水多、政策辯論少,恐怕讓不少獨立選民卻步,放棄投票的權力,同時也放棄了利用第二票改變的機會。本報今天推出「回家投票」專題,邀請部落客寫手來談談,為何要回家投票。

部落客penof寫道:「以我的家鄉彰化縣為例,到2006年為止,彰化縣的人口已經連續兩年呈現負成長,主要是人口外流的因素,其他的傳統農業縣市,像雲林、嘉義、南投等也都差不多,這個趨勢不會變好只會更糟。家鄉還有什麼可以眷戀的呢?」「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有機會可以改變。可以支持社會運動來改變現況。我們可以回家去選一個比較好的人,除此之外,就算新的選制不利小黨,卻也因為政黨票的設計提供了第三勢力一個機會…」精采內文

 
 
  行行出狀元:國中老師邱子容 保存板橋最後一條露天河流奮鬥始末
熱愛自然溪河的邱子容。圖片來源:邱子容

作者:邱子容(大觀國中美術老師)

因為結婚的關係,來到了一個對他從來沒有過興趣的城市──板橋。來到這裡後,擁擠的街區、污濁的空氣、稀少的綠地,每天都要問自己為什麼要因為夫家而待在一個不適合自己的環境居住,每天都在設法如何逃出去。但是因為一條河川,我和這個城市竟然起了革命情感!

雖然我不喜歡板橋,但是因為開始要在板橋任教,我開始閱讀板橋的土地故事,因為我認為我要教導這裡的學生,就必須先認識這裡,才能帶領他們認識自己生長的土地和環境,然後發展出比較有血肉和真實感的教學內容,在這樣的想法之下,我在一次板橋社大辦的研習上,認識了一群人,他們組了一個社團──板橋關懷環境生態社。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陳誼芩
開學了,學生可做些讓校園生活更環保的事。 :: 圖片來源:Worldwatch

京都議定書開啓了低碳能源時代,學校在面對全球暖化議題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各國學校紛紛從節約資源、美化校園環境等方面深入教學工作。除了硬體的改善,使用太陽板、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外,也將環境意識和行動融入在教學當中,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引導師生關注環境問題,培養熱愛大自然、保護地球家園的責任感。

【相關新聞】

芳苑國小 變身「陽光」校園

雲科大環保屋 只花200萬

紐約市911現場鄰近 迎接第一所綠色學校

開學了! 如何使校園生活更環保

推廣綠色校園 夏威夷學校將廣設太陽能板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改善環保得先改變使用能源習慣
加拿大發電廠燃燒烟煤排放溫室氣體;圖片來源:NB Power

作者:范道莊(溫哥華西門菲沙大學口譯與翻譯課程學生)

去年12月中旬,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加拿大的差勁表現備受各國批評,並要求加拿大政府提出改善誠意。為改變形象,加拿大政府同意2020年先減少20%,2050年則希望減少60%至70%的排放量。

然而要達到這項艱鉅任務並不容易,資料指出,預計2050加拿大人口將達到4千5百萬人,較目前人口多出1千萬人,他們仍需要擁有自己的車子、房子及工作。專家認為,加拿大人不僅必須改變使用能源的習慣,也要創造新的能源以取代會製造二氧化碳的傳統能源,如燃煤和汽油,才有可能兌現承諾。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板橋藍帶•湳仔溪:城市願景工作坊
發起單位:枋橋河流文化協會、板橋關懷環境生態社、板橋商圈景觀發展協會、板橋老街再造促進協會、南雅社區發展協會、淡水河守護聯盟

「湳仔溪」是板橋地區發展的重要命脈,也是板橋暨公館溝、港仔溝、大安圳成為大排水溝後僅存的天然河道。90年因捷運機場的設置阻斷了湳仔溪與大漢溪交會的河口,讓湳仔溪默默成為一條污水道;98年交通部預計完成「特二號道路」並同時將湳仔溪以落後的非生態之工法進行「景觀美化」,完工之際高架橋將整個蓋住湳仔溪上空,河流失去生命,也是板橋與進步城市絕緣的開始。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網編:陳誼芩
感謝2007年補助單位:教育部(16萬元)、環保署(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