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岸到落腳:水黃皮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尋岸到落腳:水黃皮

2015年12月06日
作者:林子

城市裡的水黃皮。攝影:黃淑玲

10月的城市裡,遇上滿地粉紅落英,幸運的你恰好行過樹下,冷冷的秋風起,這片色彩,溫暖了旅人寂寥的心。

10月的花,也不知孕育多久,才結成樸質如大地色彩卻飽滿的豆莢,高高掛在樹梢,零星地隨著落英飄下。

水黃皮豆莢,是受歡迎手作的材料之一。攝影:黃淑玲

大D說,可愛的種子,哪捨得種它呢?當然要好好的保存。我不以為然,回他:「是顆種子,就會發芽,就該有長成大樹的機會。哪捨得當標本呢?」

又稱水流豆的它,是因為沉甸甸的豆莢,小心呵護住水黃皮肥碩的種子,外殼具備保水足以漂流尋找適合落腳處的特質,耐水耐旱,只為長途旅行尋找落腳處,水黃皮大樹媽媽知道,貧瘠的家,只有把孩子送到更遠處,以她耐旱耐曬耐陰耐濕耐旱的刻苦阿信本質,順著水流,靠哪裡的岸都能落腳。

在花季中經過水黃皮樹下,才發現住家旁竟有如此多數,沉默佇足都市邊角,徐州路市長官邸、228公園…..,發芽率超強的個性,很適合培育種子盆栽,旺盛的生機,連結水泥叢林與大自然的對望。

我問醫學專家R,為何以前都看不到水黃皮,認出第一棵以後,週遭出現這麼多水黃皮,該不會又有神經學解釋的學問?R未說,我先問:「是不是接收訊息時,沒有內建水黃皮元素,就會忽略看不到它。」因解讀不出來,篩漏了多少訊息?有多少的視而不見?
R回答:「你也是水黃皮,找到你的四季。」眼中閃著禪宗行者的智慧。我感慨而回:「沒有內建『自己』這個元素,忙忙碌碌半世紀,以為智慧是外求,自從學習禪修後,老實禪坐、呼吸、走路、吃飯....,『自己』才是修行著手之處。」

水黃皮嫩葉。攝影:黃淑玲

水黃皮初長的葉,葉脈絲絲分明,嫩綠如少女的心,這天到新竹千甲部落,帶了一盆當禮物。哪知,出了千甲車站,出口兩排迎接我的綠蔭,竟也是水黃皮。

部落裡的熱心推動事務的泰雅族人,優夕,他告訴我;部落裡的族人,也是從原鄉尋到都市找工作。在都市裡,族人們大多打工,生活並不輕鬆。

孩子知道,離開媽媽身邊,他可以開創出自己的一片天。漂流的水黃皮,尋岸落腳,在艱苦的環境中扎根,遙望原鄉時,期盼水黃皮的愛心,溫暖旅人。

※ 本文轉載自 林子@叢林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