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5日
摘錄自2015年12月13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經濟部能源局公布「能源開發政策評估說明書」,該報告指出,「核四不商轉、核一二三除役」的非核家園方案在社經面、能源面表現最差,比表現最好的「全核能加天然氣使用」方案對GDP貢獻少1兆。對此,環保團體痛批「荒謬」,認為能源局連最基本的核災風險、核廢料等環境衝擊都沒有納入評估項目,環團及社會大眾都無法接受。
報告指出,C2的非核家園方案在社經與能源安全2大面項表現最差,而C5的全核能方案,則在環境與能源安全上表現最好。此外,尖峰時段供電穩定度上,非核家園方案能確保天數也叫全核能方案為少,每度電價也比全核能方案貴0.19元。
對此報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祕書長洪申翰表示,這是一份很「荒謬」的報告。因為報告中不管是6大能源開發情境,還是3大衝擊面向評估,竟然都沒有列入「核能災害」、「核廢料」等評估項目,只有核四是否運轉、核一二三要不要延役、是否擴大使用天然氣等變因的「排列組合」,不但讓環團困惑,也無法說服社會大眾。
此外,綠盟批評,整份報告是在塑造非核與減碳的二元對立,塑造「非核就不能減碳」的假象。捧核電、批非核是政府一貫的說法,但減碳的手法有很多,並非只有核電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