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南開發案環評定稿仍未通過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濱南開發案環評定稿仍未通過

2000年11月30日
記者:陳弼仁

雖然在去年即因為環保署配合開發業者,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召開環評審查大會,在環評委員及學者專家前一天才收到會議通知,未能及時有所反應,或無法出席的情況下,於審查大會上做成「有條件通過」之後。所有後續會議,事實上已淪為補足資料以符合程序的過程。在歷經五年多的時間,針對環保署自行聘任的環評委員及專家學者的質疑,開發業者遲遲無法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但是環保署卻同意業者在通過環評審查之後,再去解決所有的爭議。藉由「有條件通過」來強行通過具強大爭議的開發案件,向來是環保人士長期詬病的手法。顯然,新政府在重大開發案件上,仍未能提出有效的對策。

會場上由台南縣長陳唐山領軍,與當地七股鄉民代表,支持開發的訴求是開發工業區,能引進就業機會,繁榮地方,增加財政稅收。由全省70多個環保團體代表、立委蘇煥智及七股漁民則從自然保育著眼,並以六輕為例,說明企業貪圖便宜的人力,僅會不斷引進外勞,對當地並未提供太多就業機會。反而是不斷出售開發權給其他高污染的產業,強逼政府全盤接受。當地居民不但沒有獲得太多的利益,空氣污染、海岸遭受嚴重侵蝕以及漁業上的損失,反而直接衝擊當地。會中雖然有人提出以發展生態觀光與開發工業區可以並存,但是,全世界並未有成功的案例。黑面琵鷺是否能在高聳的煙囪週遭生活?潟湖遭受破壞後,漁業資源遭受更大的威脅,是否能如願兼顧自然資源與工業區開發,頗多質疑。

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可以清楚的發現,支持開發的一方,多為土地擁有者。對於潟湖的破壞,漁業資源的損害,比起開發案所帶來的土地利益,顯得微不足道。而反對開發的當地鄉民,則多為直接或間接靠海而生活。訪問其中一位蔡先生得知,潟湖的漁獲收益極大,往年隨著季節漁獲,平均一年均有超過2百萬以上的收入。近年來因為水源污染…等問題,收益大減,但也仍維持百萬的年收入。只是,面對日益嚴重的污染,蔡先生也表達了內心的憂慮。另一位七股鄉民則表示,不論是開發工業區,或發展觀光業,只要能賺到錢,對七股鄉有助益,他們都雙手歡迎。同時也說到,現在觀光客的人數確實十分多,但多集中在假日,他所經營的餐廳等,生意十分好。如果能夠開發工業區,補足非假日的生意,也能給七股鄉帶來更多穩定的收益,那樣就更兩全其美了。所以,他希望大家不要反對工業區的開發。

根據部份人士表示,東帝士以及由中鋼接手的燁隆鋼鐵,事實上早已因為財務困難,無力開發。背後金主是由開發及交通銀行等銀行聯貸集團,希望藉由開發案通過,販售工業區土地,或相關使用權,取回之前的投資,以減少損失。數十年來,除了竹科等少數工業區外,全台灣超過半數的工業區土地都處於閒置的狀況,新的工業區仍然以各種名目在與建。雖然不斷遭受各界質疑,但是政府及財團似乎也未曾動搖。即使工業區設立後,沒有工廠進駐,但是,土地一旦遭受人為破壞,日後要想再恢復往日風采,那可說是「不可能的任務」關心環境的人士如此說。

在經過正反兩方各5位的發言之後,主持人下令除了專家學者外,其餘人等離開會場。再次歷經數小時的討論,最後仍以潟湖北潮口定位及使用不明,以及生態相關資料有誤及不足為由,由求業者補足資料後再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