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二大離岸風場併網發電、全球暖化加劇城市鼠患、氣候變遷致美房市淨值減1兆美元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台灣第二大離岸風場併網發電、全球暖化加劇城市鼠患、氣候變遷致美房市淨值減1兆美元

2025年02月04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2月3日

天豐新能源允能640MW雲林離岸風場 80座風機併網發電、6月商轉

主導允能風場開發的天豐新能源3日宣布,雲林離岸風場80座風力發電機組已全數安裝完成,並成功併網發電,為台灣第二大離岸風場,不僅可滿足雲林縣九成的非工業用電需求,每年更可減少約12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於2025年6月正式商轉,其後道達爾能源將負責技術營運管理,而天豐新能源則持續負責其他層面的管理服務。(聯合報報導)

花蓮煙火碎屑丟垃圾堆竟點燃漂流木 議員:縣府應管理

農曆春節期間,太平洋公園成為許多民眾放煙火鞭炮的熱門地點,但節日過後,留下大量煙火紙屑與垃圾,加上公園的海邊仍堆置漂流木,若不妥善管理,將成為火災的隱憂。環保局表示,近日積極清掃周邊環境,並加強宣導垃圾自行帶走,第九河川分署則與有關單位討論處置方式,確保海灘環境清潔。花蓮縣議員魏嘉賢建議加強清潔與垃圾管理、增設垃圾桶並設立「煙火垃圾回收專區」等,呼籲縣府應儘速針對煙火垃圾及漂流木問題,提出完整管理計畫。(聯合報報導)

彰化線西塑膠工廠大火 環保局籲下風處居民防範

春節後上班首日,彰化線西鄉一間塑膠工廠上午發生大火,估計燃燒面積為500平方公尺,沒有人員受困。環保局監測發現PM10濃度已來到儀器的極限值,提醒下風處線西鄉、鹿港鎮民眾都要提高警覺,避免外出並緊閉門窗戴口罩因應。(公視報導)

宜蘭香魚養殖業遭控致湧泉減少 縣府:將透過監測調查原因

宜蘭縣香魚養殖占全國九成以上產量,多數集中在冬山鄉八寶和丸山村,但業者用水量大,被居民質疑是天然湧泉減少的原因之一,也有排放汙水和噪音及光害的問題;業者表示近年遇到病害,香魚養殖不易,針對用水問題,已透過枯水期減產解決,照光燈具則是養殖過程中的必要設施。(公視報導)

氣候變遷與全球化加劇害蟲問題 環境部擬設環境害蟲防治專業技術中心

氣候變遷加劇與全球化,易造成新興害蟲入侵、登革熱等傳染病的風險增加,環境害蟲問題日益受到關注。為整合國內環境害蟲防治資源,環境部化學署規劃設立環境害蟲防治專業技術中心,針對蟑螂、白蟻、登革熱病媒蚊等環境害蟲,進行蟲源培育、藥效檢測、抗藥性管理等工作,協助國內在未來面對各類環境害蟲議題時能有更周全的準備。(自由時報報導)


揭全球暖化恐加劇城市鼠患 美研究:冬季縮短有利增加老鼠繁殖次數

美國里奇蒙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全球許多城市皆面臨老鼠肆虐難題,且隨著氣溫上升等因素影響,恐使鼠患更加惡化。研究人員指出,由於氣溫上升使冬季更晚來臨、春季提早到來,進而增加老鼠能在地面上活動的時間,有利於其增加繁殖的次數,恐因此加快老鼠數量的增長速度。(公視報導)

研究:北極熊毛髮含天然油脂層 有望用於防結冰技術

人類的毛髮暴露在冰天雪地中容易結冰,可是北極熊在同樣的環境,毛髮卻還是一樣蓬鬆。科學家發現,原因就在於北極熊的毛髮有天然油脂層保護,而這個原理未來或許可應用在防結冰的科技上,用來取代同樣具有不沾效果,卻可能有毒的氟化合物。(公視報導)

成本太高 三菱擬重新評估日本離岸風電計畫

《路透》報導,三菱公司3日表示,因經營條件明顯改變,將重新評估位於日本秋田縣和千葉縣的三個離岸風電計畫,並「在通盤檢視評估結果後,思考適當的後續措施」。這三座風電場的預期裝置容量合計1.76 GW,目標在2028~2030間啟用。三菱此舉顯示日本也難倖免於全球離岸風電計畫日益增加的成本。(經濟日報報導)

氣候效應 美房市淨值減1兆美元

分析氣候變遷與金融風險關係的非營利研究機構First Street估計,氣候變遷恐導致美國房地產價值淨減少1.47兆美元,原因是保費增加和消費者需求轉變,未來30年美國境內料將有數千萬氣候移民,自氣候變遷高風險地區移出。(經濟日報報導)

OpenAI奧特曼投資!Helion拚2028年實現核融合發電

根據英國《獨立報》報導,獲得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投資支持的核融合新創公司 Helion Energy 近日宣布完成4.25億美元(約合新臺幣140億元)融資,計劃利用該筆資金加速核融合技術的研發,並在 2028 年前打造全球首座核融合發電廠。(自由時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