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3日
海委會7年首成立跨部會海域化學事故專業技術小組 主委管碧玲授旗
2018年4月成立的海洋委員會,7年來面對多起海洋污染事故,13日終於成立首支跨部會的「海域化學事故專業技術小組」,主委管碧玲授旗強調,期許這支專業技術小組成立後,能確保每次的應變行動都能即時、精準、有效,落實守護海洋的使命。(自由時報報導)
高鐵延伸宜蘭爭議不休 縣府拋「高台鐵共構路廊」鐵路高架化
高鐵延伸宜蘭建設進入二階環評,近來支持與反對高鐵意見分歧。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表示,顧及民眾擔心高鐵徵收用地,切割良田土地零碎化,縣政府正向中央爭取高鐵與台鐵路廊整合,請交通部評估頭城至礁溪段「高台鐵共構路廊」可行性,並且把現有鐵道一併高架化。(聯合報報導)
藍白延長老舊核電廠年限 周春米:屏東人未來不容粗暴決定!
針對13日立法院藍白聯手三讀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案,屏東縣長周春米晚間表示,核電存廢可以討論,但屏東人的未來不容粗暴決定;藍白聯手強行三讀通過修正案,將核電廠最長運轉年限從40年延長至60年,「這豈止鴨霸,根本就是粗暴!」。(自由時報報導)
高市原民議員爭取獵槍自主管理 警局長:需有槍櫃
「原住民漁民自製獵槍魚槍許可及管理辦法」3月15日施行。高市原住民議員高忠德13日攜帶獵槍到議會質詢表示,希望新的獵槍規定實施後,原住民可自主管理獵槍。警察局長林炎田表示,若要自主管理,需有槍櫃、警鈴及監視器。(中央社報導)
工研院開發小型電動曳引機 助力農業減碳
工研院13日表示,與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合作開發出小型電動曳引機,展現從無到有的創新技術,近日技轉農機具廠谷林科技,助力關鍵電動農業機械自主生產,以及農業邁向淨零減碳。(中央社報導)
美沙簽署備忘錄 涵蓋能源、國防及太空合作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抵達中東行第一站沙烏地阿拉伯,川普13日與沙國王儲簽署備忘錄,內容涵蓋能源、國防與太空等的合作。川普說已和沙國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建立良好關係,還說「我真的相信我們彼此很喜歡對方」。他也回憶起第一任任期訪問沙國的點滴,並向王儲表示來自波斯灣國家的投資將有助於美國創造就業機會。(聯合報報導)
氣候暖化偷走睡眠 科學家提醒:老是開冷氣 身體永遠無法適應
在氣候變遷作用下,愈來愈熱的天氣影響睡眠品質,科學家說,人類必須學習如何適應,例如沖冷水澡、少喝點酒或咖啡,但「如果我們老是開冷氣睡覺,就永遠適應不了」。法新社報導,人腦對高溫非常敏感,較高的溫度會提升人體中樞溫度,並啟動壓力系統。(中央社報導)
菲律賓中部坎拉翁火山噴發 煙雲直竄3公里高空
菲律賓中部一座火山13日凌晨噴發,大量灰色火山灰直衝約3公里高空,將岩石等固體物質以拋射方式高速噴出。法新社報導,坎拉翁火山(Kanlaon Volcano)是這個東南亞國家的24座活火山之一,過去一個世紀曾多次噴發,最近一次發生在上個月。(中央社報導)
曼谷大型家具倉庫烈焰狂燒12小時 300噸塑膠化為毒氣居民急撤
泰國曼谷一處大型家具倉庫11日晚間突發大火,火勢猛烈延燒至少12小時仍未撲滅。由於事發時正值假日,倉庫內無人作業,暫無人員傷亡,但高溫燃燒釋放大量黑煙與化學氣味,周邊居民被緊急疏散。(自由時報報導)
中國管制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出口後 首次批出口許可證
美中貿易會談後,中國是否會恢復向美國出口稀土及關鍵礦產受關注。路透社報導,中國已向至少4家稀土磁鐵生產商發出出口許可證,是自4月管制出口以來首次。但相關出口許可證是發給歐洲及越南客戶的供應商。(中央社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