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界教育領袖基金會主辦的「3Q青少年領袖成長營」,為了加強傳播「人道關懷」與「綠色和平」的理念,特別於28日造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三十餘位來自全國各高中、大學的學生,在認識「環境信託」、「獨立媒體」等組織理念後,許多青年領袖反應熱烈,表示獲益良多,並且願意開始關注各種社會議題。
「這是一張環保抗爭活動的照片,你看到什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執行溫于璇,展示出十餘年前環保團體在國會門前抗爭的照片,並進一步說明環境信託的理念:「自然資源本為全民所共有,但是許多開發和汙染背後,卻只圖利特定團體。基於環境的公共性,我們期待藉由推行環境信託,可以發展出更多的公共利益。」
「領袖需具備的特質是什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採訪編輯易俊宏甫一上台,便向所有學員提問。「領袖與眾人的事務連結不可或缺,藉由發現世界的不足,進而找到改變契機,這是成為成功領袖的關鍵。」易俊宏說明,並以商業媒體為例,舉出媒體識讀的重要性,並提出另一種可能的行動想像──主流媒體製造新聞,閱聽眾可以從被動的接收角色,轉換為主動的發現者與紀錄者,借而釐清事實真相。
營隊工作人員王思涵表示,藉由參訪台灣環境資訊中心,有益於青年領袖學員了解相關議題,也有助於他們從事社會公益服務。另一位營隊工作人員陳昊安則指出,在領袖營的課程規劃上也安排了蘇花高、生質能源、與茹素等議題,期待學員在討論之餘,也能有相對的行動關懷。
在會後的討論時間,青年領袖營的學員各自提出關心的議題:諸如原住民權益、樂生療養院爭議到節能減碳政策等。就讀北市大同高中的學員陳怡靜說:「今天的會談,帶來許多收穫,我開始去想以前沒有思考過或深信不疑的事情」,而來自台中的嘉陽高中學生蔡慶霖則驚訝的表示,原來已有一群人在為環境發聲,甚至自己也可以成為其中的一員,因此對一己之力能夠帶來的影響更有信心。
易俊宏在會談結束前,期許青年領袖的學員都能投身「綠世代」,在生活中的每處中都能有環境的關懷與思考;溫于璇則表示,會談的影響並非立竿見影,但能夠藉協會與學生的互動,讓學員更加關心周遭發生的事,就是一個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