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川祭魅影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古川祭魅影

日本見學系列之3

2010年03月21日
作者:munch

日本歧阜縣古川町,幾乎已成台灣社區營造的取經聖地,從官方機構到民間組織,紛紛前往古川町學習,看看這個原本不起眼的縣分小町,如何經過社區再造,成為日本的榮耀。

於是,前往古川町旅行見學,一直是心中的期盼,想看看這個眾人稱頌的區域,究竟是何等美麗景致?

幸運地,前往時刻正是古川町一年一度的気多若宮神社祭典,在這個時間裡,正是古川町最熱鬧的時刻,在全町大動員下,也可以觀察一個地方新舊世代的互動,以及面對湧入的觀光浪潮,抱持的應對態度。

在介紹古川町社造之前,先看看古川祭的驚人魅力。

擁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古川祭,1980年指定祭典中的「起大鼓儀式」、「屋台行車」為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它的祭典為期兩天,永遠的四月十九、二十日,不會因為迎合觀光、配合上班時間,而調整到星期六、日。

在祭典前一週,從気多若宮神社請來神祇,進駐祭場由專人看守,並以神樂供奉,等待祭典的到來。

十九日祭典當天,町內各組的屋台,由山屋中請出,開始推往指定地點集合。

這些超過百年的屋台山車,高約四、五公尺,如同一個活動舞台,由町內分成各組不同勢力製作,造型各異,雕刻彩繪、金箔古漆,極盡華麗裝飾。古川町約有十多個屋台,以青龍、白虎台等不同組名命名。

神樂隊伍開始繞街,宣告祭典的開始。

隊伍中,由當地青少年組成的神樂演出。

許多古川町的子弟,縱使離鄉工作或遠嫁他鄉,也在祭典當天紛紛趕回。

町中,祭典隊伍通過的街道上,掛上燈籠恭迎,上書青龍台,表示青龍組是今年的主事團體。

雄偉壯觀的屋台,排列在街道上。屋台背面懸掛的織布稱為見送幕,分別繡有各式圖騰或歷史故事,成為一種華麗的裝飾,件件都為國寶藝品。

屋台行列最前方的是鳳凰台,上設金凰凰神鼓一面,以鼓聲做為屋台的前導。

在祭典第一天,夜間有起太鼓儀式,各組裸男以白布捆身,將代表組上的小鼓,固定在木柱之上,一面敲擊吆喝,一面成為表演的舞台。

晚間十點開始的起太鼓儀式,成為古川祭的高潮,敲擊太鼓的人員,坐上太鼓,並以白布相裹,固定於太鼓之上。

在起太鼓前,各組裸男以小鼓木柱,做為相互交量表演的舞台,許多人扶起木柱,組上裸男攀竿搖晃挑釁,或以肚子支撐身體互別苗頭,各組在祭場上相互叫陣。

在祭官宣告起太鼓儀式開始,太鼓響起,太鼓台上四人以固定節奏敲擊,前後各有三人手持燈籠指引,太鼓台下有二十餘人抬起鼓台緩步向前,四周圍繞多人輪流交換抬動,並且守護太鼓,阻擋各組小鼓接近太鼓。

起太鼓的繞行町街正式展開!

當太鼓開始繞街,前導的長長燈籠隊伍跟著鼓聲前進,高燈籠由各組分持,小燈籠則是町民隨行。

在繞行隊伍裡,許多民眾手提燈籠加入,但是祭典人員必需穿著正式服裝。參於遊行人數有數百人,許多都是古川町的青少年,在旁觀看的高達數千人,整個古川町都是人潮。

繞行隊伍還未到達的街道上,各組裸男升火取暖,晚間十多度的氣溫,裸著身體還是會冷。

在太鼓繞行中,各組抬動小鼓木柱,在不斷相互推擠衝撞,以及前往各路口埋伏突襲下,都想首先讓小鼓撞擊太鼓台,博得頭彩,求取今年的穀物豐收。

在太鼓台上,敲擊太鼓的裸男英姿。

起太鼓儀式中,約有六百裸男上陣,古川町男人幾乎全都參與,古川祭是日本三大裸祭之一。

到了深夜一點半,繞行結束,起太鼓儀式完成。

整個儀式參與人數眾多,熱鬧喧囂卻不吵雜,縱使各組競爭互別苗頭,但是依舊有序不會火爆。

20日早晨,換成屋台繞街的遊行表演,並且推往祭場排列集中。

在祭場前依序排列,並且各組推出代表守護,這種長輩帶晚輩的世代傳承畫面,成為眾人拍照的焦點。

屋台上,由孩童以狂言表演歷史劇,小小年紀有模有樣,贏得鼓掌讚賞。

屋台上的表演型式,除了狂言、神樂的演出,最讓人期待的就是木偶的表演,這是數百年線控木偶的精華,一方面展現對於木雕的技藝,一方面操繩控制的技藝。在古川町的屋台中,好像只有兩座屋台,以偶戲為主,可以換裝不同的故事木偶,這個木偶表演的是童子散花。

各屋台表演,並不同時競爭,而是依序演出,讓每個屋台的表演,人人都可以看見。

屋台展示表演時,町內有舞獅前往各家祈福,古川祭也在熱鬧中劃下句點。

最後,恭送神祇回到神社,屋台收回山屋內,古川町恢復寧靜。

古川祭確實感人,不僅在維持四百年傳統的堅持,更重要是儀式古老,但是在新生代的參與下,不會讓人覺得這是無法傳承的老事物,而且那種老習慣不能改,新氣息可以添入的思維,讓整個祭典活動在新舊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這也是許多台灣祭典,擺動在堅持傳統卻斷根與迎合虛華卻失根的雙重矛盾下,可以思考的面向。

四百年的祭典,被指定為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台灣的祭典,何時成為具有深意的無形文化財?

※ 本文同步刊載於作者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