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時代核廢場選址在德國引發激烈討論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科爾時代核廢場選址在德國引發激烈討論

2009年08月28日
摘譯自2009年08月25日EarthTimes報導,林宛柔編譯、白子易審校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據Frankfurter Rundschau報導,德國Lower Saxony州的Gorleben鎮地下鹽丘在1983年因柯爾內閣對科學家施壓,而被推薦選定成為政府的核廢場址。實際上,政府早在1979年花費15億歐元對該地進行調查,但因該地的沉積物無法阻隔核輻射的外洩,並不適宜做為長久的核廢料掩埋場。政府也在2000年暫停了該項工程。德國大多數民眾都不支持核能發電並傾向關閉國內17座核電廠。德國環境部長Sigmar Gabriel也對核能發展持反對意見。綠色和平組織則呼籲政府部門需策畫研究下一個合適的核廢料長期貯存場址。

※資料來源
※本文出自環保署「國際環保動態訊息蒐集及趨勢分析」專案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