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光社區文史巡禮】台北刑務所與他日本血統的兄弟們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華光社區文史巡禮】台北刑務所與他日本血統的兄弟們

華光社區文史巡禮

2013年07月18日
作者:凌宗魁

同為山下啓次郎作品的臺南監獄 圓型衛塔與奈良和千葉監獄相似

設計臺北刑務所(監獄)的日本建築技師有兩位,第一位福田東吾對日治初期的臺灣營繕事業而言相當重要。福田在1875年畢業於工部大學校土木科(後併入東大),但可能有選修孔德的課程而具備建築設計能力,1898年至1906年在臺先任職陸軍技師,後轉任總督府營繕課長(其人事派令),和野村一郎與宮尾麟一同設計第一代總督官邸(臺北賓館)、和瀧大吉一起設計臺北步兵連隊第一大隊(中正紀念堂址)、以及監造由伊東忠太、武田五一設計的臺灣神社(圓山飯店址)、臺南監獄等作品。

第二位山下啓次郎(音樂家山下洋輔的祖父),則是1892年畢業於東大建築,與臺灣總督府營繕課長田島穧造及建築史家伊東忠太同屆。山下於1897年進入司法省營繕單位,1901年至歐美八個國家考察監獄建築,回國後以所謂「明治五大監獄」的設計(長崎、金沢、千葉、奈良、鹿児島),做為公布監獄法後第一批監獄改築計畫的成果奠定日本監獄建築的發展方向。

雖然近代監獄的規訓與教化空間,以今日人權觀點審視有其文明未開的爭議,卻是當年軍國統治的重要機關,設計者莫不以極其雄渾厚重的手法凸顯它們的牢不可破,現在雖然功成身退,但這五座監獄的大門或移築、或修復,都還受到不同程度的保存,向後代人民訴說國家曾經高壓統治的故事,不忘記過去是避免重蹈覆轍的最初步工作。

而同為山下啓次郎設計的臺北監獄,取清代臺北城牆石而造,堅固形象更勝上面幾座磚造監獄,根據《臺灣日日新報》1904年7月5日第五版的報導:「臺北監獄為天下有數之大監獄,和東京巢鴨監獄62,118坪相比,僅輸2000餘坪,但是巢鴨監獄缺乏分房,及監房和工場之隔離,並不方便。反之,臺北監獄設備較優,足以誇耀天下。」

而刑務所內設囚犯從事生產的磚瓦廠,對正在大興土木的臺北建築業也頗多貢獻,可說是承先啟後的城市發展史重要證據基地,及至1963年因遷獄將原址撥予中華電信已將大部分構造拆除,僅存牆體於1998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3月華光社區法務部拆除眷舍和移鋸老樹時,偷襲式的拆除作業如疾風驟雨,經社區居民的巡守隊緊急提醒圍牆的歷史價值,工人才將從宿舍中丟棄的床墊倚靠在牆邊略做保護,以免拆除時的飛沙走石波及,對比五大監獄被妥善保護的現況真是天壤之別!

相近歷史意義的遺跡,在不同的國家就會有不同的命運,對自身文明有無反省和思考的觀念差異可說是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