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知性版訂閱 新聞版訂閱 新聞檢索

2002-01-03 (摘要版)

 
  本日主題: 爭議性核燃料廠使用鈽原料 環境與安全受威脅
知性專題 [植物簡介]砂灘的守護者-馬鞍藤
環境新聞 [環境政策]內華達山脈林地獲得保護
[生態保育]攔截日本捕鯨船行動日誌-2001-12-21 第23天
[能源議題]爭議性核燃料廠使用鈽原料 環境與安全受威脅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1-03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1-03
理性關懷 [生活的未來-生活環保]教育消費者 (上)
[環境關懷事件]我們需要能提出鄉鎮規劃藍圖的鄉鎮長
專  欄 [我們的島]『農業‧入世』系列之一 【山雨欲來】
活動訊息 [活動]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更正啟事
[捐款徵信]感謝 施淑芬小姐1.2捐款$200元
ENS新聞因聖誕假期暫停發刊
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植物簡介/科博館科普專欄]砂灘的守護者-馬鞍藤 --﹥

作者:楊宗愈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攝影:楊宗愈

圖6.雖然葉子快落光了,但請看馬鞍藤錯縱複雜的藤蔓。  馬鞍藤是一種泛熱帶性分布型的種類,幾乎在全世界熱帶地區的海邊都有它的蹤影。由於在「節」的地方有不定根長出,所以馬鞍藤固砂堅石的作用也非常強。雖然在冬天嚴寒情況下馬鞍藤也會落葉,但是您看看它錯縱複雜的藤蔓(圖6),應該是不會懷疑它有這種能力的。

  在蘭嶼,由海邊到山丘上,馬鞍藤也是隨處可見;而或許也是常見的關係,位於東清村的野銀部落,即是以馬鞍藤(當地話叫作「varinu」)來命名。在平常時,達悟族人(雅美人)還會拔馬鞍藤的藤蔓莖和葉片,來清除燒陶後在陶器上所遺留下的炭灰。...

[環境政策]內華達山脈林地獲得保護 --﹥

  美國,加州,舊金山,2001-12-28 (Tidepool)-內華達山脈公有林地有史以來最具企圖心的森林管理計畫案,昨天由布希政府批准通過,此舉同時獲得環保主義者的喝采與伐木業擁護者的反彈。有關面臨威脅的物種如加州斑點梟、食魚貂及松貂等,其原有棲地的保存問題,長久以來在加州即不斷引起爭議;而政府這項延宕許久的決議,終使這些環境爭論得以落幕。這表示聯邦林業管理模式與過去有很大的不同,比起木材生產,更為重視古老樹林與瀕危物種的保護工作。

[生態保育]攔截日本捕鯨船行動日誌-2001-12-21 第23天 --﹥

  南半球海域,2001-12-21 (Greenpeace)-早上9點,華德瑪和傑西發現一條鯨魚,糟糕的是捕鯨船就在附近,「京丸號」正在改變方向展開追逐。文森、傑西及其他負責拍照攝影的夥伴紛紛匆忙跳上「颶風號」,由傑西負責駕駛,試圖趕上京丸號。颶風號在高速行駛之下也花了1.5小時才趕上捕鯨船,還好他們到達的正是時候。傑西一到那兒就發現那隻鯨魚,就在魚叉的前方,而颶風號正好停在魚叉的位置……

[能源議題]爭議性核燃料廠使用鈽原料 環境與安全受威脅 --﹥

  英國,倫敦,2001-12-20 (Greenpeace)-爭議性的謝拉費爾德MOX燃料廠於今日稍早開始投入鈽原料運轉,為此,綠色和平組織對英國政府及英國核燃料公司予以譴責。使用這種致命核能原料的決策,將加深謝拉費爾德廠對周邊環境的污染,並升高國際安全的風險因子,包括核恐怖主義、核武擴散等。綠色和平、地球之友曾多次以法律抗爭手段,試圖阻礙燃料廠運轉。愛爾蘭政府則訴諸國際法律來對抗英國政府,目前有2項仲裁案件正在進行當中。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1-03 --﹥

  • [生活環境]台塑新港廠「三聚甲醛」廢氣外洩 附近不少民眾眼睛 喉嚨受到刺激而流淚 咳嗽 民眾聚集要求合理的交待 (嘉義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白冷圳斷水 灌溉水及飲用水急缺 設兩處加壓站救急 (新社 聯合報)

  • [環境政策]自來水公司計畫春節過後向經濟部提出調漲水費方案 高雄地區自來水水質不好 用戶反映多年都買水喝 港都將醞釀抗爭 (高雄 聯合報)

  • [環境政策]市政府研考會整理出往後可能還會造成危險的地方 做為補強重點地 預計今年完成坡地滑動整治兩百處 及坡地雨量監測站網 (台北 聯合 報)

  • [環境政策]環署調高乾電池回收補貼費 一般家用筒型乾電池調高每公斤補貼十五元 鈕釦型電池幅調高為一百元 (台北 工商時報)

  • [環境政策]水資源分配 將採總量管制 原則上將嚴格管制新水庫興建 (臺北 聯合報)

  • [生態保育]左剷草原右砍樹林 澄清湖岸殘破景象 (高雄市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保育團體發現台南市四草地區 雖有規劃高蹺[行鳥] (台南縣 中央社)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1-03 --﹥

  • [生活環境]海南省樂東縣黎族自治縣種植 四萬多畝印楝林 (海南 新華通訊社)

  • [生活環境]滿洲裡口岸首次查獲大量洋垃圾 滿洲里海關已對該批不符合國家環保標準的洋垃圾進行整車退運的處理 (內蒙古 新華通訊社)

  • [環境政策]大陸禁止以氟氯碳化物為新車冷媒 以減少對大氣臭氧層的破壞 (中國 中央社)

  • [環境政策]四川投資1.5億修復水毀工程恢復灌面144萬畝 (四川 中國新聞社)

  • [生態保育]中國全力挽救瀕危物種普氏原羚 (浙江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

  • [生態保育]省府要求加大山區環保力度嚴禁旅遊開發 (廣東省 南方日報)

  • [生態保育]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四川綿陽三江水暖野鴨知 (綿陽 中國新聞社)

[生活的未來-生活環保]教育消費者對於社區食品、生態標記的重要性 (上) --﹥

作者:德瑞克‧瑞柏

美國,波特蘭

  談到環境,我們能做的最重要抉擇就在食物:吃了什麼、怎麼吃的、以及從何而來。

  這個說法的真實性,目前有兩個相關的環境運動支持 -- 社區食品系統,以及生態認證標準,它們有著共同的核心點:消費者。...

  顧客在超級市場選擇來自永續漁場的鮭魚片、或是購買當地栽培的農產品,只要不選較便宜的進口商品,這些選擇累積起來,就可匯集成小市民的判決。...

  「監護鏈是絕對必要的,」他說,「如果你無法追蹤產品,那麼要如何為產品的來源林地申請賠償?」...生態認證計劃不應該馬上貼上「永續發展」的標籤...

  「誰的標準最高、還有消費者會相信誰?要贏得公眾的信任,將有一場混仗要打。」他說,「最後問題還是會落到消費者頭上:他們願不願意共同負擔成本、是否樂意改變消費行為?」

[環境關懷事件]我們需要能提出鄉鎮規劃藍圖的鄉鎮長 --﹥

作者:蔡紹斌

  大家都相信鄉鎮是最窮的政府單位,目前一個鄉鎮圖書館的購書經費一年多不及二十萬,然而隨便一個舖柏油、做排水溝的工程經費都將近一百萬;在文建會成立滿二十週年的今天,全省沒有一個鄉鎮公所完成其文化資產基本資料的建檔及整合工作,而且至今找不到有鄉鎮公所願意進行這樣的基礎工作,面對地方的古蹟、遺址、歷史建築或老樹,鄉鎮有興趣的總是發包找怪手將之夷為平地、一了百了的工程,荒謬的是,讓古蹟、遺址、歷史建築或老樹之所以顯得珍貴的時間因素,恰恰也正是主張拆除者的重要藉口;當每個鄉鎮都有了屬於自己的圖書館、各縣市都成立文化局之後,我們的文化水平卻在文化活動的推波助瀾之下,離我們越來越遠了。這樣的現象,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到底我們需要怎樣的一個地方政府?...

[我們的島]『農業‧入世』系列之一 【山雨欲來】 --﹥

作者:郭志榮

  台灣的農業經濟,長期以來採取保護政策,透過限制進口、高額關稅及補貼政策來輔導台灣的農業體系。這樣的景況,讓台灣農業仿如「出世」一般,排拒一切外來競爭,躲在海角的寶島之內。

  但是加入世貿組織之後,一切改觀。台灣農民立刻面臨來自國際農產品的競爭,並且必需逐減解除以往來自政府的補助。台灣加入世貿組織,農業也仿彿隨著「入世」,所有競爭、所有苦難,再也沒有逃避的理由。

  從「出世」到「入世」,台灣農業的未來該如何走?加入WTO,台灣面臨著一場空前的農業風暴,但在風暴中,也展現出台灣農業的生命力,可能開創出台灣農業的文藝復興時期。

  一月份,公視我們的島節目將製播四集「農業‧入世」系列報導,瞭解WTO對農業的衝擊,以及尋找台灣農業的出路。

[活動]廢印表機回收活動  --﹥

  時間:91年1月5日、6日於高雄市勞工育樂中心前廣場;91年1月12、13日於宜蘭市縣立體育館前廣場及內環道;91年2月2日、3日於台北國父紀念館,分別舉辦廢印表機回收的宣導活動及有獎徵答活動。

  環保署將於91年1月5日、6日於高雄市勞工育樂中心前廣場;91年1月12、13日於宜蘭市縣立體育館前廣場及內環道;91年2月2日、3日於台北國父紀念館,分別舉辦廢印表機回收的宣導活動及有獎徵答活動。

  為落實『廢印表機』回收觀念,環保署將舉辦一系列廢印表機回收的宣導活動,並邀請知名藝人陳孝萱擔任回收大使,協助環保署推展『廢印表機』回收,引導民眾養成資源再利用,隨手做環保的良好習慣。

  為加強『廢印表機』回收宣導,環保署將於北、中、南、東舉辦四場『廢印表機』回收活動宣導園遊會,首先登場的是本週於台中市市民廣場舉辦的廢印表機回收的宣導園遊會及有獎徵答活動。民眾只要於12月8日(周六)及12月9日(周日)下午兩點,到台中市市民廣場,不但可以參加活動,且活動當日只要一人持一台廢印表機至現場回收,就可獲得100元EPSON折價券一張或100元面額之活動園遊券,也可與活動代言人—陳孝萱簽名合影。環保署希望能藉此活動,加強宣導『廢印表機』回收觀念,達到全民回收廢印表機的目標。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農業‧入世』系列之一 【山雨欲來】 --﹥

  播出時間:1月7日(一)  晚上10:00-11:00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 『農業‧入世』系列之一 【山雨欲來】

  台灣農業長期依賴保護政策,完全隔離世界競爭潮流,但是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後,一切改觀。國外農產大軍來襲,長期凋蔽的台灣農業體系,如何抵抗這場風暴,成為台灣步入兩千零二年最大的課題。

  重生或衰敗,在「入世」的這條分水嶺上,台灣農業該如何走下去?

人與自然 丹山草欲燃系列之三 【人與獸的對話】

  嚴格說來,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自然度不但不算高,相對於其他以自然資源為主的國家公園,甚至顯得不足。由於開發的歷史較早,現今處處可看到農耕、採礦、畜牧的痕跡;又因為鄰近都會區,放生行為、遊客的壓力,甚至據地為王的流浪狗都是生活在陽明山的生物們的一大威脅。

  在這裡,人和動物爭奪共同的有限資源,又竭力希望創造動物的避難所。國家公園的經營者要如何運用智慧,開始人與獸的對話空間,幫助陽明山的原生動物回到牠們的自然天堂呢?

看守台灣 【崩山下的憤怒】

  12月,南投縣信義鄉正是梅花開的季節,藍天、白雲與梅花織成一副美麗的風情畫。沿著新中橫公路再往裡走,來到筆石紀念公園,桃芝颱風挾帶的土石掩埋了32條生命,目前為止只有3具屍體被發現。

  筆石部落,在桃芝颱風之後,已從地圖上消失,留下的是幾片地基與斷恒殘壁,仍然拼不出一個家的圖案,剩下的是一個紀念公園,以花草種出罹難者的名字,以一個公園來取代一場災難的印記,在崩山環繞的殘堆中,有幾顆中秋節留下的月餅與柚子,原以為災難就此沈寂,卻在遠處聽到來自水源地的伐木聲,位於筆石部落上方的新鄉村民,紛紛豎起耳朵尋找伐木聲的來源,試圖阻止另一場災難發生。新鄉村的布農族不再沈默,向山神借來勇氣,發出積壓了50年的怒吼!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近距離賞鳥 --﹥

  播出時間:1月4日(五)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台灣有許多的愛鳥人士,為了不讓世界級的保育鳥類出現斷層,不惜變賣自己的產業來照顧牠們,今天節目,我們要去參觀位於桃園的「莊主紀念鳥園」,而這個紀念鳥園就是由一位兼具善心與愛心的愛鳥人所經營。

  莊主秉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善心,希望藉著經營鳥園,能讓更多人看到這些珍貴的保育鳥,或許是他的善心感動了社會大眾,得到很多愛鳥人士的迴響,讓台灣這片土地得以保存這些珍禽,今天節目,我們就一起到莊主紀念鳥園去看看吧。

[本會訊息]更正啟事 --﹥

  本刊1月2日環境新聞【基因改良作物的代價 北美農民發聲】,文中提及「當350位農民對基因改良公司展開法律抗爭時」,原翻譯有誤,正確翻譯應為「當350多位農民捲入基因改造公司提起的法律訴訟案件之時」;另包括標題及內文提及「基因改良」一詞有誤,應為「基因改造」,特此更正。

  感謝本協會理事高文彥先生來函指正。

[本會訊息]ENS新聞因聖誕假期暫停發刊 --﹥

  美國的聖誕假期相當國內的農曆年假,ENS新聞記者自12月24日休假至明年的1月2日。相對的,本刊的ENS環境新聞摘譯,亦將自12月27日至明年的1月5日,暫停發刊。預計1月7日復刊。

  這段期間,我們將適時就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greenpeace.org 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www.unep.org 相關新聞與訊息的摘譯,為您服務。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明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知性版範例訂閱 ★新聞版範例訂閱 ★目錄版範例訂閱

  對於知性版與新聞版的服務,您的想法是...
  

  姓名: 電子郵件:

  *請於上網連線時,再按"寄出"按鈕。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