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際新聞-土地及水文]40年來最嚴重災害 南亞地震海嘯造成近6萬人喪生 --﹥ 印度洋印尼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26日當地時間早上8時發生芮式規模9的地震。這是全球40年來最強烈地震,而此次地震併發大規模的海嘯,席捲了南亞多國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區,罹難人數累計已將近6萬人。海嘯沖擊了斯里蘭卡、印度南部、印尼、馬來西亞、馬爾地夫、泰國、緬甸和索馬里亞長達數千公里的海岸線,尤以斯里蘭卡、印尼和印度南部災情最重。 根據各國災難的回報,斯里蘭卡目前的死亡人數約18,706人,80萬人流離失所,預估最終可能會有2萬人遇難;印尼27,174人死亡;泰國死亡人數已達1,500多人,7000多人受傷,千人失蹤;馬來西亞死亡人數至少為44人,孟加拉國有2人死亡;在印度南部,確認死亡的人數達4,300多人,但最後恐怕會達到7,000人左右,其中包括在地勢低漥的安達曼─尼克巴群島(Andaman and Nicobar islands),可能有20%的人口遇難;海嘯也侵襲印度洋上島國馬爾地夫,首都馬列的2/3面積已經被海水淹沒,這個由珊瑚礁組成的島國絕大部分領土海拔不到一米,馬爾地夫至少有32人死亡,50多人失蹤,成千上萬的人無家可歸。 專家表示,此次災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國家欠缺海嘯預警機制,也未加入國際海嘯預警體制。 由於印度洋海嘯發生頻率不高,這次海嘯死傷最慘重的印度和斯里蘭卡,都未加入「國際海嘯預警系統協調小組」,印尼和泰國雖屬這個組織成員,但泰國沒有在西海岸裝置海浪測量器,因此錯失預知海嘯、緊急撤離的先機。 根據統計,世界上過去因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嘯,80%發生於太平洋地區,其中,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嘯的主要區域。通常,震央深度不到80公里,地震規模6.0以上,就可能引起海嘯。此次所有容易引起海嘯的條件全部具備,因而形成巨大海嘯,不但附近的馬來半島,連距離震央遙遠的印度東南岸和馬爾地夫群島等地也遭受波及。國際海嘯預警系統利用地震震波感應器及裝置在海上浮標的海浪測量器,可提前3至14小時預知海嘯發生的地點,但此預警系統的西緣止於泰國及新加坡,沒有延伸至印度洋。美國地質調查所地震資訊中心的科學家表示,此次受害嚴重的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印度等國,雖然有地區性的潮位觀測裝置,但是並沒有全國性的潮位變化及地震觀測網,也未加入國際海嘯預警體制。 此次蘇門答臘大地震引起的海嘯,雖然時速高達700公里,相當於噴射機的速度,但由震央到達斯里蘭卡和印度,仍需2個小時,如果加入國際海嘯預警系統,就可以提早因應,減少傷亡。超過2萬人的生命和難以估計的財產損失,相信可以使南亞及印度洋一帶的國家記取教訓,加強地震及海嘯的預警。另外,2005年1月召開的聯合國世界防災會議也計畫建立地震、海嘯的國際觀測網,並將亞洲地區納入預警系統。 (2004-12-29) ◆[國際新聞-土地及水文]日本颱風接二連三 水庫也吃不消 --﹥ 黃毓婷編譯/克力士審校 日本四國今年以來接連受到颱風迎面來襲,因雨勢坍方的砂石大量沈積在河川和水庫裡,已造成防洪上的危險。 以香川縣的五名水庫為例,10月的強颱陶卡基帶來400公釐以上的豪雨,沖毁上游的住宅並挾帶大量土石流進水庫,將水庫湖上游的1/4填平。壽命以百年設計的該水庫建於1962年,淤積量必須在75,000m3以下才不致影響疏洪和蓄洪,然而今年接二連三登陸的颱風已帶來100,000立方米的土石,相當於130年的淤積量。該縣的門入水庫上游河床亦出現1~2公尺深的淤積,居民擔心再下雨可能就要泛濫成災。 目前香川縣東部六個水庫中便有五處出現嚴重泥砂淤積,淤積量高達300,000m3。由於當地並非多雨地區,以往只需數年清除一次1,000m3左右的淤泥即可,然而今年異常的豪雨沖刷已使水庫容量驟減,雖然該縣已開始清除淤積的計劃,但這項耗資數十億日圓的計劃預計將持續到明年梅雨季後的七月分才能完成,在此之前再有豪雨便有可能成災。 此外,香川縣以往會將水庫的淤砂用來改良農地,然而這次由於淤積量過多,加上砂土質地不一,也難以用作混凝土的骨材等加以再生利用,撈起的淤泥該如何處置也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暴雨逕流對水庫的威脅、清淤的成本以及淤泥的處置方式,都將成為未來水庫規劃的重要課題。 (2004-12-29)
【參考資料】
環境資訊協會 美鳳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美鳳 摘錄 ▲[國家公園-國家公園的綠色種子]深入寶山不空回(下) --﹥ 作者:朱惟君 「走」進環境中 拋開車窗的框框與走馬看花,安安靜靜挑一條步道,親身「走進」自然中,是體驗國家公園很好的方式。 國家公園的步道都是經過詳細規劃,安全性高,深具生態或人文上的特色,有些就是舊有古道稍加整理而成,沿途刻畫著先人步履與歷史遺痕。 來到這裡,請試著融入成為環境的一部份,靜靜體會自然與人文之美;同時請體現對環境的尊重,不要不當干擾環境與當地住民。 學習在自然裡獨處 林茂耀有一回帶夜間解說時,要學員自行擇一僻靜處,閉上眼睛、傾聽自然並細細感受週遭環境。事後一位學員滿懷謝意的告訴林茂耀,他這輩子從未經驗過「如此不同的十分鐘」,原來還十分困擾他的問題,倒像是靈光一閃似的「自己有了答案」。 在自然裡學習獨處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也是一種恩賜。 請先做好相關功課 希望體會自然與人文的深刻之處,事前先做好相關功課是必要的,透過了解「來到這裡可以看到什麼?」、「可以在哪裡看到?」就能試著為自己規劃一趟與眾不同的行程。 既說要做功課,可從何處著手呢? 仰仗現代資訊的蓬勃與便利,只要上網打上幾個關鍵字,就有驚人的資料可供參選。希望參閱更詳盡、系統性的資料,各國家公園都發行有相關書籍與出版品,圖文並茂又深入,單是閱讀本身即是一大樂事,此外,坊間也不乏其他相關出版品。 真是懶到不行,行前還可以善加利用國家公園的遊客中心或管理站,除了可直接洽詢相關資訊,還能參觀相關主題展覽,或至設備舒適的視聽室觀賞影片,將對國家公園內風雨陰晴、四時變幻的風情樣貌、多樣化的生物、人文歷史與山海原住民等,先有一番大略的認識。 此外,解說導覽服務或解說牌等,也都是可以善加利用的資源。 考慮避開擁擠的假日 請別吝於利用非假日時間到訪國家公園,因為迎接你的將是更靜謐優質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也許無意中就巧遇了正在洗浴中的山鳥呢。同時,無形中也將對於舒緩環境壓力的「總量管制」概念做出一點貢獻,是對環境相當貼心的表示。
【文章連載】 ※本專欄與營建署國家公園組合作刊登 作者:洄瀾夢想聯盟 國道五號衝擊因應小組於選前曾公開承諾,對蘇花高將以最嚴格的高規格環評予以審理,確保花蓮的生態景觀資源。然而選舉一過,便聞即將動工,對於蘇花高的要求似亦僅剩下環境差異分析的審核,試問,「高規格環評」的具體要求而今安在? 根據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環差分析是指計畫若有重大變更,僅針對變更部分予以審查,無法通盤檢討。環差分析的審查如果通過,僅代表計畫局部的更改獲得審查委員的同意;若沒有通過,則是否依照原定計畫進行?或是能根本凍結原計畫,發回重新進行環評?在這個部分,環差分析的審查會議有多大的權限與效力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若要用環差分析來取代環境影響評估是十分草率的做法,將嚴重損害人民的權益。況且,行政院既已核定暫緩開發蘇花高,國道五號衝擊因應小組亦曾表明將以「高規格環評」重新面對蘇花高,環境差異分析會議應該暫停,等待蘇花高乃至於交通政策更根本的檢討結論(包括興建與否的改變)的提出,我們懇切的盼望環保署能清楚說明動工前的環差會議屬於何種行政程序的需要,或者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並主動公告未來對蘇花高採取的審查作為,以昭信全國關心蘇花高的民眾。 蘇花高速公路是否興建不僅關係著最後淨土的消存,更對花蓮優質的觀光潛力產生連動的影響。然而蘇花高的環境影響評估僅以三個月多匆匆完成,其中存在重重疏漏,包括:
我們認為,高規格環評至少需要針對上述八項牽涉替代方案、社會經濟文化衝擊、水文、地質、地景問題要求重新進行嚴格的調查與風險評估,並提供13鄉鎮充分的、正反雙方的意見資訊,讓政府與花蓮民眾都有重新思考的機會。
【相關文章】 ※以上不代表本報立場 我有話要說: infor@e-info.org.tw(來函請註明真實姓名與連絡電話,以利聯繫作業)。 時 間:1月1日─3月31日 以生物多樣性為展覽主題,展示玉山國家公園園區內豐富的動、植物及生態環境圖片。 詳情請參閱 http://www.ysnp.gov.tw/images/hot/0931214_2830_1.doc ●[營隊]So瘋……小伏羲 農林漁牧兒童體驗營 --﹥ 時 間:1月24日(一) 遠古時代,伏羲氏教人們如何結網、捕魚,他們過著介於漁獵和農耕的生活,讓當時人們的生活技能又更精進一步!現在,我們也邀請小朋友到兼具農林漁牧與多元文化特色的壽豐鄉來當小小伏羲氏,看看大自然是如何照顧我們人類的生活,而我們又要如何善待大自然,才能永遠快樂地生存下去! ●[營隊]宜蘭研究第5期研習營-噶瑪蘭的客家族群 --﹥ 時 間:1月28日-2月4日 宜蘭有客家族群嗎?其實早在19世紀,宜蘭三星地區與蘭陽平原周邊的樟腦產業,吸引大批來自桃竹苗的客家農民或樟腦工人在此定居。只是隨著時序演進與居住環境的影響,目前宜蘭許多客家人已經不會客家話,被稱為「福佬客」或是所謂的「客底」…… 詳情請參閱 http://www.ilccb.gov.tw/history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pong@e-info.org.tw,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