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8.12.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數位造林
2009環境手扎,好想擁有啊
2008拍賣冏新聞
編輯室小啟

1206抗暖化大遊行,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一起上街走走吧!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網TaiBNET

勞工陣線

自然步道協會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海洋台灣

地球公民協會
 
 
全台首座「無基改農區」 在富里宣誓揭牌

【相關連結】
動物實驗:孟山都基改玉米降低老鼠生殖能力
鴨間稻vs基改稻 好處多更多!
德國政府開網站 上網可查基改種植田區

號稱「二次綠色革命」的基改作物,全球種植13年以來,儘管農企公司與部分科學家聲稱具有抗病蟲害、提高產量等優點;然而,基於此類產品對生物安全與人體健康仍存在不可知的重大風險,面臨相當嚴厲的批評。上週五,位於花蓮富里的銀川永續農業農場,繼歐洲多個國家的腳步,宣誓成立台灣第一個「無基改農區」。

富里國小學童在宣誓儀式上主演反基改行動劇,表達有機農業不能出現基改成份的願望,讓現場阿公、阿嬤笑得合不攏嘴;接著產銷班的阿伯們帶小朋友走入田裡割稻和播種,小朋友有樣學樣,也跟著阿伯們一手稻子,一把鐮刀,看似身手非凡的小農友…精采內文

 
 
  我們的島:2008環境紀錄短片:有機 有鴨 有米樂

製作團隊:陳樂人

影片紀錄的對象,是苗栗縣火炎山苑裡沖積扇平原生態人文發展協會,從他們長長的名稱,便可嗅出他們的理想有多遠大。

協會的成立最主要的目標,是用自然農法種出健康食用的稻米,再藉由這樣的過程,回復原有的土地活力,讓稻田間處處充滿生機。三年多來他們做到了,除了在田間跑來跑去的大鴨小鴨,又因為他們不用「苦茶柏」殺福壽螺,所以田間水溝無論是青蛙、泥鰍、小魚、小蝦都可以自由活動,他們的努力,攸關台灣未來的農業環境生態,值得在這關鍵時刻為他們留下紀錄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易俊宏

2008/11於台灣所召開之氣候變遷國家調適會議_張楊乾攝

繼上週環保團體所聯合組成的「抗暖化大聯盟」拿出交通部明年度的預算書,指出馬英九的「幸福花東」政策跳票後,馬英九30號即刻到花蓮主持「總統與花蓮鄉親有約」座談會。其中對於敏感的蘇花高爭議,馬英九並未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指示出席的交通部長毛治國回答表示,公路總局現正規劃蘇花公路山線,將呈報行政院處理。而西部交通也即將出現大變化,除了雲林,台灣西部鐵軌將陸續地下或高架化,台鐵發言人張應輝表示,為了行車安全的提升,估計可消除約80個平交道後,平交道事故可望有效減少。

另外在幾起海岸油汙事件後,上週六(29號)召開的海洋台灣研討會中,知名海洋學者、環保署新任副署長邱文彥出席演說「台灣海洋保育政策」。邱文彥強調「分區」的概念,依據海岸地區之資源特性,劃定保護、保育及利用之適當分區,以整體規劃海岸之利用,才能滿足多目標需求。

國際新聞方面,明年各國就必須簽下接續《京都議定書》的新氣候協議,且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出更快速及有效的策略,抑止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聯合國氣候大會中,各國的歧異仍在,而每年都吵的減量目標,今年則看似有較多的交集。而為了因應臭氧層逐年變薄的問題,世界各國的軍事專家正組織起來,要利用他們的軍事經驗,協助環保部門處理棘手的臭氧層破壞物質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返鄉務農行路難

作者:夏瑞紅(上善人文基金會執行長)

李淑珍〈返鄉務農的一條活路〉一文,提議政府給予技術指導、資金補貼、特別收購,鼓勵失業者歸農,以「幫助青壯人口在農村扎根」,如此「不只是救失業,更能救農村、救健康、救大地,讓社會長治久安。」

注入新血以復甦農村生機,想來「一舉數得」很理想,但讓我們看看2位歸農知識分子怎麼說:

羅傑,大學中文系畢,原從事醫療,2年前為照顧父親,返鄉繼承農事。「除非具備3條件:很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有積蓄、人脈,不怕失敗和人家鄙視懷疑的眼光,否則我不建議這樣做。」羅傑認為慣行農業已漸淪入末途,而有機新農業還在艱苦開拓出路,弱勢失業者若輕率投農,等於「拿自己最後一點資產丟進大海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陳誼芩•網編:易俊宏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