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源於高屏溪流域台灣特有種淡水魚何氏棘魞,地理分布隨著溪流擴增到卑南溪,再往北到花蓮溪以及秀姑巒溪等河域,過去因寵物市場興衰,野外族群也隨之減增;近幾年則因放流西部河川,造成入侵事實,引發「本地外來種」議題,令頭前溪、大肚溪流域的幾個縣市十分頭痛。
然而,最近一份玉山國家公園園區內淡水魚遺傳結構調查顯示,即使何氏棘魞族群數量恢復迅速,但基因多樣性卻因大量撈捕造成族群下降的「瓶頸效應」而降低,保育處境為難。
陸封淡水魚 地理分布有跡可循
「談保育之前,必須建構台灣淡水魚類族群基因資料庫,作為監測以及未來引種的依據。」台南一中進修部老師林弘都表示,尤其橫跨濁水溪、高屏溪及秀姑巒溪三大水系的玉山國家公園,淡水魚保育地位舉足輕重。
由林弘都及台南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曾登裕組成的研究團隊,即以微衛星DNA進行園區內台灣淡水魚類族群遺傳結構分析,辨別地理上的分割與族群遺傳分化的關係;並於發表於玉山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成果報告。
台灣的淡水魚類約有160種,有63種屬於初級淡水魚類,其中一半的種類為台灣特有種。一般而言,初級性淡水魚類的遷移或擴散主要是靠著淡水水系之間的交流,而水系之間的交流除了河川襲奪,甚少出現自然擴散的情形。
諸如何氏棘魞這類的「陸封型魚類」,即指在水系交流間,受海或山系隔離限制的魚類;牠們的基因分化程度,相對於「降海性」或「周緣性」的魚類來得高。
「這也形成初級性淡水魚類分佈,常反應出一個地區在古地質生物學上的複雜性,尤其是水系的發展、分離還有相連結的過程。」林弘都指出,淡水魚在地理分布上經常出現顯著的動物地理區之特性。
東魚西放特有成外來種 基因多樣性回不去
但是這些原本在原生棲地維持一定生態平衡的淡水魚,卻常常因人類的需要錯置。林弘都解釋,我們認為所謂的外來種,都以為一定來自國外,其實台灣東、西河川魚類異地放流的情況相當嚴重,形成獨特的「本地未來種」現象,卻未受到足夠的注意。
研究團隊評估,園區內廣泛分佈的台灣鏟頷魚、高身鏟頷魚、何氏棘魞與台灣間爬岩鰍,可能尚未受放流或放生的物種及族群影響;應優先建立分子指紋資料庫。
他們選擇了台灣鏟頷魚(台灣鯝魚、苦花)以及何氏棘魞為第一年調查物種,並於園區內的陳有蘭溪流域(濁水溪水系)、荖濃溪流域(高屏溪水系)以及拉庫拉庫溪流域(秀姑巒溪水系)橫跨三個動物地理區,進行物種採集,微衛星DNA與粒線體DNA進行分析,其中又以何氏棘魞族群最值得關注。
林弘都表示,何氏棘魞入侵台灣西部河川的情形普遍,又會吃其他淡水魚,造成嚴重後果;若能建立原棲地族群的遺傳結構資料庫,有助於了解種源以及未來保育方向。
1990年至2000年代間,寵物市場興起,何氏棘魞的野外族群幾乎撈捕殆盡,當時甲仙地區一尾20~30公分長的何氏棘魞要價5000元,也發展了人工繁殖技術;隨著寵物市場不再熱絡,野外族群數量逐漸恢復,但過去野外過度撈捕已造成傷害。林弘都(2008年)何氏棘鲃的研究中(未發表),經與近緣種「光倒刺鲃」進行比較,族群基因多樣性顯著較低。
污染、天災衝擊台灣河川生態
研究團隊指出,台灣河川因高度的產業發展,造成河川生態的污染及破壞,影響河川的生態和物種多樣性,也影響了物種的遺傳多樣性;而921地震、八八風災使得河川、地質條件大為改變,颱風豪雨陸續造成山崩、土石流,大大改變河川中魚群的棲息環境。
以台灣鏟頷魚為例,2004年林弘都曾進行族群遺傳結構的分析,10年後再度比對,發現族群遺傳多樣性處於下降的情況,推測與八八風災造成淡水環境棲地破壞導致族群數量降低有關。
此項結果令人警覺到台灣淡水魚保育之迫切性,至於研究發現族群遺傳多樣性較低.研究團隊不排除可能受限於本次調查的採集方式,未來將進一步檢視此項結果;建議玉山國家公園成為這幾條河系淡水魚的核心區,保育種原,確保台灣淡水魚遺傳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