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雉現身成龍濕地 石蓴是棲地經營重要線索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水雉現身成龍濕地 石蓴是棲地經營重要線索

2016年08月04日
本報2016年8月4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凌波仙子」水雉五月現身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濕地,工作人員經二個多月觀察發現,石蓴生長的濕地環境是吸引水雉現身的原因,或可成為未來保育及棲地管理的重要線索。

成龍溼地上的水雉。圖片來源:觀樹基金會提供

成龍溼地上的水雉。圖片提供:觀樹教育基金會。

七月正值水雉繁殖高峰,個體領域性強,負責經營管理成龍濕地的觀樹教育基金會,五、六月期間即發現水雉來訪,經過二個多月的追蹤調查,共發現4隻水雉皆為成鳥;偶可觀察到打鬥爭地盤的行為,但未發現巢位。是否從繁殖棲地幾近飽和的台南官田擴散而來,則須持續監測了解。

觀察:最常在石蓴漂浮處覓食

水雉曾是台灣水田生態系代表物種,牠們常利用菱角、芡實這類作物的田裡,作為繁殖棲地,尤其是與菱角田的關係緊密,農民以「菱角鳥」稱之,其他如大萍、布袋蓮、空心菜,以及浮葉性水生植物或草澤,也都是水雉可能利用的棲地。

而石蓴是一種綠藻植物,常見於全台各地海岸、潮間帶,似乎是成龍濕地出現水雉的關鍵。

觀樹基金會表示,這四隻水雉經常一起行動,有可能是一個「家族」,最常被觀察到於有石蓴等藻類漂浮的水面活動覓食,也常混雜在高蹺鴴棲息的淺水草澤中。不過,水雉離巢後只在冬季會群聚度冬,並不會以家族為單位活動,靜宜大學助理教授陳德治指出,家族的說法有誤。

營造棲地  讓水雉繁衍

水雉曾是水田常見鳥種,一度瀕臨絕種,經過20多年來的復育,才使得全台水雉數量回復到700多隻的水平,其中有400多隻分佈在以水雉復育著稱的台南官田。

近年來由於「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走入社區與農民合作,以綠保標章引領農業生產與生物多樣性並行的里山倡議,水雉以及伴生的鳥類族群數量明顯增加,一些研究也逐漸指出當地適合水雉棲息環境已有不足,至於觀樹基金會在成龍濕地所發現之水雉,是否為嘗試擴散出來的先驅族群,或是遷移性之候鳥族群,則未有定論。

觀樹教育基金會表示,每月會進行二次的生態調查,範圍含括台17線南北兩側,包括成龍村及蚵寮村的濕地與魚塭草澤,近幾年如黑面琵鷺、反嘴鴴、羅文鴨、冠鸊鷉……等罕見保育類鳥種、數量皆有穩定且增加之趨勢,水雉則是今年第一次被記錄到。

根據一位經常往來蚵寮村與成龍村的居民,兩、三年前就曾看過水雉出現於成龍濕地,不過都只有一隻;此次不僅數量增加,且停留時間長達月餘,凸顯棲地環境為水雉所接受。基金會表示,若能適度營造,有望成為珍稀鳥類棲地,以及生態與環境教育的重要基地。

水雉在台灣屬於稀有留棲性鳥類,在台灣看到的水雉,是全世界8種中唯一具有繁殖羽(夏羽)與非繁殖羽(冬羽)不同形態[1],因其繁殖期會出現如雉雞一樣的飄逸尾羽,而命名為「雉尾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隨著農藥濫用及棲地破壞,水雉族群數量一度減少到50隻,農委會於1989年公告水雉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

※ 註1:參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全世界的水雉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