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鬥士賴芬蘭辭世 伙伴續遺願 推動百分百綠能社區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環保鬥士賴芬蘭辭世 伙伴續遺願 推動百分百綠能社區

2017年04月15日
本報2017年4月1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天將亮時醒過來,覺得棉被上灑滿了星星,再看每顆星都閃爍著愛。」環保人士賴芬蘭4月7日病逝,先前幾日,他曾在臉書發表這段文字。而他心繫到最後一刻的再生能源議題、「百分之百再生能源社區」的夢想,將由他的伙伴繼續倡議與實作。

賴芬蘭曾經參與台灣綠黨、參與女書店籌備、策劃送流浪狗到德國等行動,包括環保、女性主義、動保、再生能源等議題都曾涉入,更由於與德國人結婚,持續介紹德國的綠能經驗給台灣的環保人士。在兩三年前發現自己罹癌了,卻選擇更加用力的推動綠能,包括成立再生能源聯盟、協助達魯瑪克成為百分百綠能部落。今天舉辦的全國NGOs環境會議,也頒予她「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殊榮。


賴芬蘭熱心奔走環保事務。攝影:何宗勳、黃淑玲。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回憶,在2009年再生能源條例訂定的過程,賴芬蘭就大力協助,找了德國綠黨的人脈來幫忙,也積極邀請德國綠能業者前來投資,但是後續當台灣逐漸形成反核共識時,風機公司英華威的計畫卻也受到當地居民的激烈反抗,因此賴芬蘭對此感到心焦。除了親自到場查證外,更發起了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希望從民間的力量來推動綠能。

高茹萍表示,賴芬蘭認為國家的綠能發展首重政府的政策明確,再者是能源效率的提升,與社會共識。因此2014年聯盟成立後,每天提供綠能資訊,也以每月辦座談來促進交流,近兩年更走向盤點現今綠能發展如電業法、再生能源條例等政策工具所面臨困境,企圖提出解方,今年更是尋求更多的社會共識。

高茹萍認為,政院推出的前瞻計畫「並不夠前瞻」,因為並沒有提及生質能與地熱,仍是只重太陽光與風力,但事實上地熱不受氣候影響,可以穩定提供,作為基載。又如日前環保署祭出補助,要促使大型養豬業者收送小型業者的豬屎尿,但高茹萍認為,若能在群聚地區架設收集系統,免去每天收集的工作,才有可能真的獲得業者願意參與,這才是前瞻的基礎建設。

又由於電業法先前只修了一半,輸配線路仍是掌握在台電手上,高茹萍認為,電網的改革也應該加速進行,才能讓綠能走向分散、彼此支援的本色,不再只能仰賴大型發電廠。

「環團一開始對綠能其實有點隔靴搔癢,知道要做,卻其實不知道怎麼做。」環保聯盟祕書長陳秉亨回憶,指出近年談反核、談綠能時,回頭找資時料,才發現早在20年前賴芬蘭就曾經介紹德國「萱瑙社區」百分之百再生能源的事蹟,但卻一直沒有人在台灣真的展開嘗試。

約是在2014年的「全國能源會議」前後,陳秉亨先從設立「白海豚媽祖廟」將宗教、生態保育、綠能相結合,建議「民進黨嘉義縣黨部」架設綠能設備,更與賴芬蘭一起前往台東達魯瑪克部落提案,要實踐全台第一個百分之百綠能部落。

陳秉亨表示,雖然跳出「自己人」的圈子要前進部落,是很大的挑戰,但賴芬蘭認為達魯瑪克與萱瑙社區的條件非常相似。不但兩者都已有水力發電設備在境內,達魯瑪克交通便利、附近有台東大學、有史前博物館等資源,更重要的是,達魯瑪克是一個很有向心力的部落,而「共識」正是百分百綠能社區能不能成功的關鍵。靠著既有的水力發電廠與架設太陽光電設施,達魯瑪克部落的發電量大於用電量,因此可稱為綠能百分百社區。

萱瑙社區已接管了鄰近的水力發電廠,陳秉亨說,若是達魯瑪克之後也能爭取到管理水力發電廠的權利,那麼能源自治以後實質自治的實現也就更進一步。

而下一個要合作展開嘗試的,正是飽受六輕南風污染的彰化縣台西村,當地不但有太陽與風力資源、更有共識,「要讓台西從被工業污染的詛咒之地,變身成綠能希望社區」。

「芬蘭讓我知道德國早就有許多城鎮達到綠能百分百。」賴芬蘭曾給陳秉亨看德國的能源地圖,大大小小數十個區域,不管是千百人或是百萬人的規模,都已經達成的實例,不但讓他打開視野,更有勇氣真的展開實作。

回憶起來,陳秉亨笑稱他與賴芬蘭這兩三年的合作是「瘋子遇到瘋子」,「她總是最正面回應我的人」、「這些她講了N年的事情,總算有人真的要做了」。而兩人的相互鼓勵,也是突破「從無到有」那個關鍵瞬間的助力。

「沙崙綠能源區的90億元,可以做200個達魯瑪克」。陳秉亨想,要是台灣有200個百分百綠能部落社區,將會是多麼精彩與多元。他認為,這才是可以站穩國際的特色。而且,台灣目前早有綠能的技術與製造商,其實不缺再一個科學園區,現階段的重點應已是如何得到社區與民眾實際參與。

陳秉亨認為,多接觸、多看到,才會有感。以他自身為例,便時不時的查看達魯瑪克與白海豚媽祖廟的太陽能發電狀況。因此也設法籌了6台「綠能咖啡腳踏車」,並交給社福團體使用。

2017-04-14_10-31-09

陳秉亨不時關切白海豚媽祖廟的綠能發電狀況。陳秉亨提供

陳秉亨解釋,這是仿效養樂多媽媽的概念,如果讓弱勢家庭的媽媽賣綠能咖啡,只要在鬧區的上班、午休時段賣出50杯,就等於進帳千元,不但協助了一個家庭,也讓民眾更接近綠能。「有感才有共識」,陳秉亨認為,在這樣的前提下,要談能源改革、甚至開徵能源稅才能得到社會支持。

陳秉亨也正打算在這個暑假舉辦「小水力發電廠」,把參賽隊伍拉到花蓮南華社區的水圳進行實測。陳秉亨表示,根據能源局估算,台灣小水力發電廠約有500MW潛能,不只可以肩負綠能的重要角色,而且,小水力發電還可以促進農村社區發展。

陳秉亨解釋,台灣許多農業社區的灌溉水圳,幾乎常年有水,社區若能因參與綠能得到收益,就可以回饋社區,例如長照經費等,居民也會為了穩定水源,也帶動山坡地的水土保持。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