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特列支能源城市對話幕後訣竅大公開(下)活動三心法:邊做邊學、善用技巧、破除行政慣性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烏特列支能源城市對話幕後訣竅大公開(下)活動三心法:邊做邊學、善用技巧、破除行政慣性

對話無法開展的關鍵,有時也許不是「民眾沒準備好」;而是「政府還沒準備好去相信民眾!」

2017年06月20日
作者:賴慧玲(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博士班)
每輪小組討論後由參加者輪番發表成果,手持麥克風為總主持人史邦斯。(圖片來源:烏特列支市政府)
每輪小組討論後由參加者輪番發表成果,手持麥克風為總主持人史邦斯。圖片來源:烏特列支市政府。

分組討論,邊做邊學

(續上篇)要165位市民犧牲三個週六的寶貴休息時間,每天早上10點到下午4點乖乖地和公務員、能源專家和其他人一起討論能源計畫,不能只靠「拜乖乖」,或死板地照表操課。關鍵在於邊做邊學 (learning by doing)。

「這是城市對話很重要的一個步驟。」烏特列支城市能源對話「製作人」拉斯·司喬托(Lars Schotel)解釋:「三天活動中,我們不僅讓民眾針對議題討論,也讓他們學習這些議題的相關知識,以及別人是怎麼討論這些議題的。從第一天就開始,包括市政府、副市長和所有參與者都要學習。」第一天活動的目的,是讓所有人替城市的能源轉型「做夢」、一起想像,讓大家了解,什麼是他們認為烏特列支達成「碳中和」願景所需要的,第二天再用這些夢來制定計畫,第三天釐清計畫內容。雖然三天活動的重點不同,但都運用了分組討論及全體討論的形式。

史邦斯解釋分組設計原則:參加者被分到小組時,桌上都會有清晰的任務指引,比如得在45分鐘內討論哪個題目。參加者也會獲得流程指示:首先讓成員們自我介紹,然後分配四個角色 (帶領討論者、記錄、時間管理、發表者);接著每個人在紙上寫下自己對問題的答案,幾個字或幾句話都行,完成後大聲地念給彼此聽,之後才開始討論。這麼做能保障每個人、每種聲音都有發言空間,並能彼此學習。

另外,主辦單位提供海報紙和海報架,讓小組摘要討論內容。例如在海報上針對「達成碳中和目標的烏特列支城市特色」,列出第一、第二、第三點是什麼,讓隨後的成果發表有標準形式,也有助小組討論。為了讓民眾在長時間活動保持專注力,每輪討論時間限縮30~45分鐘,並與全體討論交替進行,中間穿插一些輕鬆節目(如15分鐘的能源短劇),以及充分的午餐休息時間,來讓民眾放鬆。此外,每一輪小組成員都會更換,一來保持新鮮感,二來可避免不對盤的成員發生衝突。

大規模介入:打造探尋未來的開放空間

為引導如此複雜的動態學習過程,司喬托遵循的方法是「大規模介入」(Large Scales Interventions),也就是藉由捲動所有利害關係人讓整個系統變得更永續,其信念是積極參與能強化人們共同學習和實作的能力,加深人們對永續轉型的連結和企圖心。

大規模介入和傳統變革做法比一比
  大規模介入 傳統變革做法
願景 捲動系統內「所有利害關係人」,制定轉型願景並培養改變的能力。 由專家和高階管理人員組成的「菁英小組」制定願景。
接受度與擁有感 是藉由捲動人們參與改變的過程,自然獲得的效果。 由少數人對大眾進行宣傳和遊說,接受他們提出的策略和計畫。
資訊產出 依照大群體對現實的集體想像,形塑資訊和決策。捲動大量利害關係人。 依一小群人對現實的有限認知建立資訊和決策。僅捲動少數利害關係人,決策圈外者(如社區居民)的意見及部分議題常遭漠視。
思維方式 針對如網絡般複雜的因果關係,進行系統性的思考,會審視議題背後的情境脈絡和趨勢。 鮮少將議題放在夠大的情境脈絡下思考,也未能考慮延遲反應。
如何發動改變 規劃與執行同步進行,在整個組織裡同時被啟動。 先有規劃,再來執行。當少數人進行規劃時,其他人不會採取行動。

例如,司喬托在第一天發現,雖然民眾討論的題項大多事先由籌備團隊決定,「但他們告訴我們也想討論自己決定的問題。所以到了第二天,我們就安排空間給他們討論自己的提問。」

這種彈性調整便是大規模介入的「開放空間技巧」(Open Space Technology)。亦即不強調討論形式和結構,而是訴諸參與者的熱情和責任感來推進過程,適用於一群意見分歧、組成多元的團體,針對複雜的問題進行討論。基本原則是隨遇而安:

  • 不管在場的是誰,都是對的人;
  • 過程發生的事都是唯一能發生的事;
  • 不管何時開始都是正確的,沒有太遲或太早;
  • 當活動結束時,就是結束了。

不過,看似順其自然的討論過程,其實需要精巧的進行方式和高度引導技巧,才不會「走鐘」,或被意見多的人牽著走。身為對話總主持人的史邦斯,便運用大規模介入的「探尋未來」(future search)[註] 技巧來帶領對話。探尋未來的哲學很簡單。「我們都有自己的現實和觀點,如果要處理世界真實的樣貌,甚至是創造一個我們願意生活的未來,就必須能與其他人共處。」探尋未來網絡(Future Search Network)創辦人之一珊卓·捷諾夫(Sandra Janoff)解釋,探尋未來「就是創造情境、機會和架構,讓人們討論那些他們願意、也能夠協助發生的事,只是之前沒機會一起把這些事給找出來。」

依循這套哲學,史邦斯強調烏特列支能源城市對話的市民參與者「都是『如何在這個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專家」。在場每種知識都是必要的,沒有孰高孰低。而營造平等、有安全感的空間,讓參與者放心交流,即是對話引導人的職責。「我必須完全中立,讓參與者看到我很自在、輕鬆,」他直言,重點不在於要每個人言之有物,「而是讓他們想說話時,覺得自己能夠說話。」

因此,他要求彼此直呼名字(省去姓氏和職稱),創造平等、親切的氣氛,鼓勵民眾不要完全聽從在場的專家或市府人員的話,並提醒所謂的能源專家也要表現得像一般參與者一樣。他堅持「所有在場的人都必須貢獻在討論之中」。活動第二天和第三天吸引了一些好奇的政治人物逗留圍觀,他邀請這些人參加討論,要不然就來「幫大家倒咖啡」。在這個空間裡,沒有人可以是局外人。

倘若討論時遇到強勢的發言者,史邦斯不會直接制止,而是讓對方自己思考「這時候討論這個是必要的嗎?或者我們可以先打住、進入下個階段?」如果對方執意發言,他會再問其他人:「我可以多給這個討論一點時間,但這樣一來,下一輪時間就得縮短,大家都同意嗎?」由於活動時間有限,只要禮貌地向參加者說明,大部分人並不介意中止發言。

在能源城市對話舉行前,烏特列支裡討論能源議題的永遠是同一批人,他們很少傾聽對方說的話,每次都搬出同一套理論,陷入僵局。能源城市對話或許無法化解衝突,但可以幫助意見不同的人們找到共通點,一起打造眾人共享的未來。 (圖片來源:KaapZ,圖中荷蘭文意為「遠離壕溝戰」)
在能源城市對話舉行前,烏特列支裡討論能源議題的永遠是同一批人,他們很少傾聽對方說的話,每次都搬出同一套理論,陷入僵局。能源城市對話或許無法化解衝突,但可以幫助意見不同的人們找到共通點,一起打造眾人共享的未來。 圖片來源:KaapZ,圖中荷蘭文意為「遠離壕溝戰」。

也許有人會想,荷蘭人有開放討論的社會風氣,台灣民族性不同,沒辦法像烏特列支的市民們一樣理性對話。

對此史邦斯直斥為無稽之談!過去幾十年,「探尋未來」的對話方式在很多國家都用過,甚至包括蘇丹、菲律賓和葉門等開發中國家,證明各種文化皆適用。「原因很簡單,每個人都習慣坐在餐桌跟親朋好友聊天,討論各種生活疑難雜症。」城市能源對話只是在公共議題上,創造如同日常對話的友善空間。雖然這種對話方式並不能拿來化解衝突,但能在衝突的環境下尋找出共識。例如KaapZ曾幫助來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年輕人更有效地合作。對史邦斯來說,擁核和反核之爭並不是衝突,而是對同一個目標的達成手段「意見不同」。只要彼此願意和對方嘗試找出共識的可能性,對話就有機會發生。

給台灣公務員的悄悄話

對話無法開展的關鍵,有時也許不是「民眾沒準備好」;而是「政府還沒準備好去相信民眾」。司喬托坦言,「不相信民眾可以好好溝通的市府人員,烏特列支也有,」要讓公務員改變心態很難。他的作法是讓公務員認知到,雖然有些人知道複雜的能源技術細節,但其他人在家裡會使用能源,而且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這些都是規劃能源轉型不可或缺的知識。「我總是請他們對過程、對參與的民眾要有信心。」而建立信心的方式之一,就是介紹專業對話帶領人史邦斯給這些公務員。

史邦斯怎麼說服公務員呢?他會先問:「你可以自己解決這問題嗎?」大部分人會回答:「不行,我需要所有人一起加入。」有些公務員會聊到之前辦會議的失敗經驗,然後他回覆:「你說的沒錯,照這種方式舉行,民眾不可能好好對話,應該換別的方式。」他知道許多公務員認為自己認識專家,比民眾懂得要多。「這也 OK。不過你並不需要制訂完美的計畫,你只需要有好的、能執行,並且能被市民接受的計畫。而如果市民能夠參與制訂計畫的過程,他們的接受度會更高。」史邦斯強調,「如果你能信任人們,你總能獲得回報。」

假使你對城市對話開始有些信心,想要試試看,該注意什麼呢?


烏特列支能源對話製作人拉斯·司喬托(圖片來源:publiekdomein

司喬托提醒,城市對話是個複雜計畫,主導者須承擔政治風險,有些公務員不相信民眾想參與、不相信過程、不相信產出結果能用,還會有人想影響活動設計。而且邀請信一旦寄出,就得在期限內完成。因此,必須要花時間,不時將想法付諸實驗,盡可能將所有可能相關的人員組織在一起,並且保持彈性,做好自己身為團隊成員的工作,成為一個想要做出「史上最棒的城市對話」的真正團隊!

司喬托給台灣公務員的加油打氣:

公務員對「城市對話」這種嘗試缺乏信任很正常,因為這和他們平常熟悉的風險管理方式很不一樣。但這是錯的:你必須相信民眾,相信過程。如果你能做到,結果會非常美好,就像烏特列支的市民能源計畫。籌備團隊可以處理缺乏信任的問題,方法是花時間,測試各種點子、將團隊成員整合在一起。

史邦斯則建議先從實驗中學習。「必須從做中學,別奢望你可在其他地方找到答案,因為每次的對話、每個團體,都是新的對話。你會發現,越符合『探尋未來』技巧的原則、條件和哲學,成功機會就越大。」實驗重點是要有一個好的核心任務,但這個任務必須是真的,而不是無關緊要的假任務。一旦參與者都能感覺到:「我們聚在這討論這議題,真的很重要!如果我們不能解決問題,還有誰可以?」,對話就能奏效。相反的,如果讓人發現:「這個利害關係人不在場、那個利害關係人也沒來,」或「這不過是個假任務,討論結果沒有任何作用。」那就行不通。


2015能源城市對話總主持人艾瑞克·史邦斯(圖片來源:KaapZ

史邦斯給對話帶領人的小建議:

帶領大型團體討論是很有趣的,如果你對討論內容沒有利害關係,進行起來會輕鬆很多。但要意識到成功來自於籌備(in the preparation you make the success)。你不可能知道每件事,也不可能預見每種狀況。控制你能控制的,剩下的不用強求。而你能控制的就是外在環境條件、進行原則等。只要把這部分工作認真做好,就可以放手讓剩下的過程自行發展。

結語:挑戰過去框架,才能開創未來

若說轉型的本質是突破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y),便需要有挑戰現況的企圖心和信心,而信心來自於勇於嘗試。轉型之艱難,不只是必須挑戰現有框架裡的既得利益,還須挑戰民間及公務體系既有的認知和做法,督促自己勇敢走上一條不熟悉的路。因為,每一次基於過往經驗的理性判斷,不管在既有的限制下多麼合理,都可能是再一次重蹈覆轍。幸而,每一次突破框架的嘗試,不管成功或失敗,都為轉型踏出了一步。

2015年發生在荷蘭烏特列支的能源城市對話,打破的不只是專家與菁英至上的迷思,更展現了能源轉型所需的新治理思維,包括跨部會整合的行政管理能力、及創造有效的對話空間。這些非關能源專業的技巧是推動轉型過程的重要關鍵。烏特列支經驗也許無法帶領台灣走向轉型之路,但我們卻能從中獲得激勵與養份,前提是我們能否鼓起信心和勇氣,給自己一個超越過去的機會,共同探尋台灣的未來。

註:Tip- Future Search 探尋未來

「探尋未來」是在複雜情境下尋找共識的方法。在知識爆炸的網絡時代,人與人的連結錯綜複雜,每個行動都會對其他人事物造成影響。因此「線性」思考方式和傳統評估決策方法,無法幫我們面對高度複雜又充滿不確定性的新挑戰(如能源轉型)。探尋未來提供一種有效方法,幫助決策者捲動多重利害關係人、整合多元歧異的知識和利益,找出共同的未來願景和行動方針,主要原則包括:

圖片來源:KaapZ 介紹future search 短片截圖
圖片來源:KaapZ 介紹future search 短片截圖。

  • 讓整個系統都在場 (Have the whole system in the room),邀請所有和結果有關的利害關係人參加。
  • 找出解方之前,先讓每個人分享對現狀的自身觀察,以免瞎子摸象。
  • 聚焦於共識和未來,將問題和衝突當作資訊,而非行動項目。
  • 鼓勵參與者在活動前、中、後自主管理和負責行動。
一些有助成功的實作情境包括:

  • 要求全程參與,將偶爾參與的人數降到最低。
  • 在健康舒適的環境下見面,包括空氣流通的空間、美味的餐點、適當的休息。
  • 活動分三天進行,橫跨兩晚睡眠,因為人們需要時間才能吸收活動內容。
  • 在活動結束前,請參加者提出對下一步的志願行動。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

參考資料

作者

賴慧玲

環境圈的雜食動物,練習當好一名研究者、記者和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