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歷史文化是生態的撐持面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歷史文化是生態的撐持面

2007年12月01日
文:李順仁

一、台灣的多元民族

強調台灣是多元歷史和多元文化的國家,必先認識台灣的多元民族。在漢民族和原民族兩大系統中,存在著不同的族群,認識這些族群,將使台灣的前途更加廣大、更多選擇;因為不同的族群文化,形成不同的思考,使台灣人民能對任何問題,激發更多火花。

在漢民族的系統中,起碼可以分為閩族群、客族群、外族群,他們現今對任何問題都有不同的思考和反應,但最初他們出現在台灣時,歷史告訴我們的是,他們都是來拓墾。

但原民族卻和漢民族有著眾多的不同。他們本來就生長在這塊土地上,早已和生態產生和諧的關係。他們之間又可分為平埔族和高山族;一般說來,我們對高山族比較熟悉,可分為泰雅、賽夏、布農、鄒、排灣、魯凱、彪馬、達悟、邦扎等;族名的意義就代表著該族語言中的「人」,這也是今天的生態問題中很重要的觀念—否把我們看成是「人」?而在平埔族方面,瞭解的人比較不多,他們可分為北路諸羅番一至十、南路鳳山番一至二、南路鳳山傀儡番一,至於日本學者的分法-凱、道、巴、貓、巴、洪、西、噶,常被現今學界及政界使用,其族名意義如何?「莫宰羊」!正也反應出,現今台灣人對生態的陌生和無知。

二、台灣族群「歷史與文化」中的生態思考-第一部份:風災篇

賀伯颱風來了,生態問題又甚囂塵上。這中間我們的思考是什麼?是該診此機會大撈一筆(耍耍嘴皮子)?還是閒著沒事幹湊湊熱鬧?而真正解決問題的「民族思考」在那裡?是不是應該從族群歷史和文化中去找出撐持力?否則光告訴別人生態問題很嚴重,你要環保﹗不但事倍功半,聽者也是藐藐;享受舒適環境,也要有文化要素吧!

讓我們試著以此次風災的生態破壞,從族群歷史和文化面來看。

1.台灣沿海問題-地層下陷、海水倒灌等,說多嚴重就有多嚴重;但以文史的角度看,記載在〈諸羅縣志〉番俗篇的一段話:「自吞霄至淡水,砌溪石沿海,名曰魚扈;高三尺許,綿亙數十里。潮漲魚入,汐則男婦群取之;功倍網罟」,這是平埔族北路諸羅番九及十的捕魚特色,可以提供我們沿海養殖的參考,也讓我們瞭解魚扈、石扈是怎麼來的。更可以用古今之比,來瞭解它們的生態價值。

臺灣有16處重要濕地,大者如新竹港南有3000公頃、小者也有20公頃,以臺塑六輕設廠麥寮區來說,如果一旦設廠將有唐白鷺、魚鷹、赤腹鷹、水雉、小燕鷗、灰山椒鳥、畫眉、紅尾伯榮等鳥類從當地消失。最近考古學家在雲林麥寮發現遺址,初步斷定屬於北路諸羅番三所遺留的東西。這讓我們不禁想起,當我們一味反對六輕興建時,我們高喊環境影響評估,但聽者藐藐。為什麼不來認識平埔族,來喊喊文化保存呢?

2.河流氾濫問題-超限利用。臺灣總共有129條河川,包括主要河川21條、次要河川29條、普通河川79條。以21條主要河川來說,總長約1850公里,流域面積約為24650平方公里,約佔臺灣總面積的百分之六十九;亦即臺灣有約七成的土地是被河川的水域所影響,是和臺灣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1988年仲夏的荖濃溪,是親眼目睹的慘狀,當時深體會我們祖先的拓墾精神,是為了生存;但今天的河川兩岸的超限利用,不知為啥?為個人利益吧!

3.山地土石流-淹村。這大概是此次颱風最駭人聽聞的事了,很多人深怪水土保持的問題,當然這是其中之一;但這次幾近滅村的地區,是經過殖民政權統治的結果。這點深含著族群歷史的脈絡,值得我們深思。

三、台灣族群「歷史與文化」中的生態思考-第二部份:問題篇

除了因為颱風引起的立即性生態問題外,台灣常久以來更存在眾多的生態和文化對遇的問題。當1991年在臺北縣八里鄉要興建淡水河整治工程中的八里污水處理廠時,就和當地平埔族遺址的十三行遺址產生了衝突。

今天同樣的事又發生在貢寮的核四廠,也是核能四廠的興建和平埔族的遺址、古屋、古墓、族樹…大葉山欖、冶鐵的風洞等的衝突問題。核四廠的廠址,正好位於蕃仔山聚落的區域上,核四一號機的反應爐爐址,正好位於當年煉鐵遺                                                   址之上;而且廠區內許多施工區域都有大量的遺址存在,譬如煉鐵、燒陶時運用的風力,族人利用沿海的地形和山的地勢,製作一系列的大風洞,引天然的風力,幫助爐火燃燒。此外在廠區的山邊還保有很多當年聚落的建築、先人的古墓等,包括原來三貂舊址的遺址及雙溪的河口,附近景觀將發生重大變化。

其次是原住民狩獵問題。太魯閣族的黃長興以獵人守則澄清狩獵並不妨礙自然生態關係。他的理由是「第一、每個家族有一定的獵區,這個獵區就是他的國家。第二、狩獵季節的規定。夏天、春天不打獵,夏天打獵是要冒生命危險的;春天是農耕期,也是動物的繁殖期間,誰在春天打獵、誰吃小動物,在我們的觀念就不是男人,要接受制裁的!而國家公園認為我們亂打,其實,反而是一些平地人,用現代的機器與裝備捕捉動物,從班鳩到台灣黑熊,這才真的是趕盡殺絕!」

四、人與天

以文化這個中心觀念來看臺灣的生態環境,不管它是自然面或人文面;都是以此來打破目前臺灣從事生態環境工作者的「西方思想影響」,建立臺灣本位的生態環境觀。最近官方政府主導的文藝季有很多是文化和生態的結合,如1995年花蓮縣以「原山奇美」為主軸,介紹奇美的地質地形、自然生態等多元景觀,並透過知性之旅深入秀姑巒溪沿線。桃園縣以「陂塘采風」為主題,介紹龍潭陂陂塘的人文歷史和自然生態,並對地方開發歷史以及客家文化做一番介紹。新竹縣以「內灣線的故事」當招牌,介紹內灣線沿線的聚落生態以及油羅溪的溪流風情。而地方的文史工作者所辦的活動中,更是和生態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如1996年鍾理和文教基金會所辦的活動中,就由美濃五色鳥工作室帶學員去看當地環境,探討人與環境的關係。

最近在新竹關西,有人問當地人說:「前面這條河從那裡發源?」當地人答說:新竹深山、XX農藥廠、XX高爾夫球場…,令問的人當場愣住!是的,今天台灣的河流已有多元發源,有文化性和非文化性的,互相混雜,端看我們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