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安環境】鰲鼓濕地發現3新種蠅虎蜘蛛、台南科工區將收受區外廢棄物、2050年全球逾50億人或難獲用水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午安環境】鰲鼓濕地發現3新種蠅虎蜘蛛、台南科工區將收受區外廢棄物、2050年全球逾50億人或難獲用水

2021年10月06日
編輯室

10月6日

鰲鼓濕地發現3新種蠅虎蜘蛛 命名讓世界看見台灣

崑山科大教授翁義聰團隊表示,2013年至2014年與研究生陳國明、林泰宇在鰲鼓濕地採集數百隻蜘蛛標本,經過8年多的研究、分類,今年9月底成果發表在Natural Resources國際期刊。翁義聰說,總共發現了3種新種蠅虎蜘蛛,命名為「台灣侏斑蛛」(Euophrys taiwanus)、「台灣小菱頭蛛」(Microbianor formosana)及「嘉義獵蛛」(Evarcha chiayiensis),以紀念發現地點與彰顯台灣生物多樣性。另外,也首次在台灣發現三列貓跳蛛(Carrhotus tristis)、鱗狀獵蛛(Evarcha bulbosa)、雙帶扁蠅虎(Menemerus bivittatus)、溝渠蠅虎(Plexippus petersi)、鏽寬胸蠅虎(Rhene rubrigera)及齊氏合跳蛛(Synagelides zhilcovae)6種蜘蛛。(中央社報導

垃圾量太少招商3次都流標 台南科工區將收受區外廢棄物

工業局曾在2019年公告標售台南科技工業區的環保用地,以招募廠商辦理焚化爐興建等事宜,但歷經3次公告均流標。而後工業局檢討廠商未投標原因,認為是垃圾量太少,導致難以發包。緣此,工業局預計擴大廢棄物處理量,除了工業區本身的廢棄物外,也將收取區外廢棄物;6日南科工環差進入環評專案小組審查,第一次初審就說服環委同意通過,不過未來興建焚化爐則須另外提出環境影響說明書,交由地方政府審查。(自由時報報導

畜牧肥水施灌筍田質量俱佳 農友大滿意

台南關廟區曹姓筍農2020年經環保局輔導,首次在竹筍園施灌畜牧肥水,一年下來每公頃減少近2萬元化肥費用支出,產量增加逾一成,栽植出來的綠竹筍甘甜、爽脆,品質更勝以往。環保局指出,與曹姓筍農合作的養豬場飼養700餘頭豬隻,業者將經廢水處理設備初期處理的畜牧肥水,以管線引入筍田及鄰近鳳梨田,一年施灌量約3380噸(占總廢水6成以上),施灌的面積約1.37公頃,不僅減少廢水處理設備的操作負擔,也省下不少電費以及水污染防治費。(中央社報導

21國亞太汞監測網年會 環保署:建立密切夥伴關係

環保署6日與美國、日本等21個夥伴國、超過60名政府官員及學者進行第10屆亞太汞監測網年會線上活動,副署長蔡鴻德表示,希望與各國建立密切的夥伴關係,共同推動汞水俣公約。(中央社報導

屏科大研發綠能儲氣發電 美國達文西發明展奪金

屏東科技大學團隊研發「高壓空氣儲能應用複合發電系統」,獲得2021美國達文西發明展金牌,並且獲得科技部未來科技獎入圍。屏科大指出,此發明裝置不同於傳統綠能發電,設計概念以儲氣方式取代電瓶儲電,因鋰電池價格昂貴及壽命不長,如改用儲氣方式則可取代並且大幅降低耗能成本及長期使用;且能同時將風能、太陽能、生質能等能源轉換為高壓氣體儲存,再利用震波共振原理將高壓氣體轉換為高能動量或發電應用。(中央社報導

群聯與富威電力簽10年綠電合約 減碳排7159公噸

全球最大的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暨儲存方案供應商群聯電子,6日與森崴能源子公司富威電力簽署為期10年的綠電轉供合約,森崴能源表示,此次與群聯簽訂總合約1400萬餘度綠電,將可減少7159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種植59萬5616顆樹木,約可供應4014戶家庭一年用電。(中央社報導

因應國際減碳趨勢 經部:將設立循環園區

為因應國際減碳趨勢,經濟部次長曾文生6日在「ESG暨永續製造高峰論壇」表示,台灣是半導體產業重鎮,碳排量比重相當高,將朝增加綠能、促進循環經濟來減碳,未來將設立循環園區,在資源再利用上規劃輔導措施與法律配套,從中發展新的商業模式。曾文生預估2030年,半導體產業將隨著5G、AIoT、電動車等需求而大幅成長,難免對減碳會造成壓力,此時就要先做好準備,提供足夠的再生能源及發展好的循環經濟模式,讓整個產業的碳排快速下降。(中央社報導


聯合國警告水資源危機迫在眉睫 2050年全球逾50億人或難獲用水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HO)昨(5)日發表報告並警告,到2050年超過50億人可能難以獲得用水,並強調過去20年儲存在地表、地下、冰雪層等陸地的水位以每年1公分的速度下降,水資源損失最大的地區是南極洲和格陵蘭,但許多人口稠密、傳統上供應水源的低緯度地區也正面臨嚴重的水資源損失。WHO敦促各國領導人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中主動討論及應對問題。(立場新聞報導

「最強生物」新物種!1600萬年前琥珀發現水熊蟲化石

「緩步動物」被認為在地球生存超過5億年,但因體型微小,難以留下化石;不過,據《CNN》報導,英國《皇家學會報告B》新研究指出,在一塊來自多明尼加、具有1600萬年歷史的琥珀中,罕見地發現了似「水熊蟲」的緩步動物化石,動物身體構造完整被保存在琥珀中,而且是新物種。(自由時報報導

理論模型預測硼離子行為 助改善海水化淡技術效能

對水資源缺乏的國家而言,能將海水轉化為淡水非常重要,但在轉化過程中,一些離子因其化學性質而難以從海水中去除,例如硼。最新刊於《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的研究指出,一項新開發電容去離子化過程可預測水處理過程中的硼離子的行為,利用微孔流通電極將硼離子吸附到電極上,從而簡化將離子從海水中去除的過程。(立場新聞報導

加州漏油浩劫 海底油管嚴重偏移疑為船錨撞擊釀禍

針對美國南加州外海日前海底輸油管線漏油事故,漏油油管和鑽油平台所屬的Amplify Energy執行長威爾謝今日表示,破裂油管在海床的位置偏離了整整32公尺,讓人不禁懷疑這場環境浩劫可能因船舶的船錨撞擊輸油管釀禍。如是,即可能因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造成航運量先大幅下滑,後來消費者需求再回溫後,遂造成海運的嚴重大塞車。(中央社報導

巴黎環保人士闖入LV時裝表演 舉橫幅攔路抗議

法國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在巴黎羅浮宮舉行的時裝表演,期間有名女示威者突然走上catwalk天橋,手舉「過度浪費=滅絕」橫幅抗議。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青年為氣候(Youth for Climate)及地球之友發表聯合聲明,今次示威由大約30人策劃,希望藉由突襲LV時裝表演傳達人們應拒絕過度浪費、保護環境。(星島日報報導

阿根廷海灘兩鯨擱淺 30救援人員奮戰助返回大海

世界海洋基金會表示,2頭座頭鯨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以南360公里的拉盧西拉德爾瑪(La Lucila del Mar)海灘上大西洋沿岸擱淺,約30人參與救援行動。恰逢南半球進入春天,整個救援過程「困難重重」,海浪的力量一度將鯨魚掀翻,牠的噴氣孔在水下而無法呼吸,幸好迅速採取行動才得以將鯨魚翻身。(中央社報導

巴西飢餓問題惡化 9%人口面臨食物不足困境

巴西智庫「糧食和營養安全與主權研究網」調查指出,COVID-19疫情大流行使巴西飢餓問題惡化,2020年大約9%的巴西人口(約1,910萬人)面臨食物不足的困境,更有超過半數的巴西人口(約1億1,680萬人)處於某種程度的糧食不安全。上(9)月底,巴西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受理巴西律師公會提出的聲請,要求聯邦政府在十天內提出巴西消除饑餓的公共政策資訊。(中央社報導

印尼可望迎來世界最快充電樁 Desten充5分鐘可跑500公里

香港能源新創Desten近日發表號稱全球最快的電動車充電方案,能以高達 900kW功率替電動車充電,據官方數據,僅需5分鐘,就可提供車輛約500公里續航力。而印尼政府也正尋找快速提升充電基礎設施的解決方案,整合到現有電網,積極實現可再生能源轉型,因此Desten預計第一個商轉市場就在印尼,本週也將於印尼雅加達展示新技術。(科技新報報導

風力渦輪機葉片退役後怎辦 丹麥幫忙想出路

與煤炭和天然氣相比,風能是大自然給人類的禮物,但淘汰後的風力渦輪機葉片該如何處置仍然是讓人頭痛的問題。丹麥是綠色能源先驅國之一,約48%電力來自風電,並承諾到2030年將風電占比拉高到7成,現在丹麥政府更攜手企業與民間組織,如西門子和Re-Wind,著手解決葉片回收再利用的問題。(科技新報報導

節能減碳從日常做起 Google地圖將提供省油路線

科技巨擘Google誓言減少公司運營對環境的衝擊,並針對永續發展投入資金,包含欲使耗能的數據中心實現碳中和,6日宣布再祭出新功能,將調整旗下購物、交通等工具,包括提供汽車廢氣排放量較低的行車路線,和線上購物選擇節能電器,讓氣候變遷議題走入使用者日常生活。(中央社報導

愛立信與PowerLight攜手合作 展示世界第一個無線供電5G基地台

瑞典通訊大廠愛立信(Ericsson)最近與美國工程公司 PowerLight 攜手合作,透過「光學聚束」技術,實現遠距離輸電,且光束會被一個無形的虛擬圓環包圍,一旦感測器感應到任何生物經過,會立刻關閉光束,也不會影響輸電服務。遠距離輸電,更可應用遠距無線供電5G基地台、電動車充電、電網調度甚至是太空任務。(科技新報報導

華北多雨水位大漲 黃河第3號洪水形成

今(2021)年華北多雨,黃河中下游水位近日開始上漲,中國水利部6日宣布,受渭河、黃河北幹流水量升高共同影響,黃河今年第3號洪水於5日深夜形成,持續啟動水旱災害防禦3級應急響應,水利部工作組已派往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4省指導防洪。(中央社報導

電荒困境下 產煤大省山西因防汛27座煤礦停產

近期中國多地因全國煤炭緊缺等因素而限電,但在此缺電情況下,產煤大省山西近日又因降雨,多座水庫水位出現超汛限,並連續發布地質和山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和暴雨藍色預警,致使27座煤礦因防汛而停產。(中央社報導

缺電危機 傳中國釋出保稅倉庫澳洲煤炭救急

中國自去年10月非正式禁止澳洲煤炭進口已將近一年,估計有100萬公噸澳洲煤炭在中國沿岸保稅倉庫已存放數月,一直未清關。不過,據路透社報導,有知情的貿易商表示,中國因急於緩和當前煤炭短缺導致的缺電危機,現正釋出保稅倉庫內的澳洲煤炭,雖然100萬公噸煤炭僅相當於中國一天的進口量。(中央社報導

港府投放約2400億港元應對氣候變化 加快達致碳中和目標

香港空氣品質一直欠佳,港府去(2020)年制訂力爭在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的目標,今(6)日公布的新一份《施政報告》強化其減碳的中期目標,力爭在2035年前將香港的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準減半,並將在環境局將成立新的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加強統籌和推動深度減碳工作;未來15~20年,政府也將投放約2,400億港元,推行各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東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