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黍 | 環境資訊中心

大黍

2004年07月14日
作者:蔡智豪(靜宜大學生態學系研究生);審校:楊國禎(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副教授)

樹林與草原的形相。(攝影:楊國禎)「大肚山」對台中人來說不算陌生,由任何眺望點展望,坡地上的植被形相大約可區分為樹林與草生地。樹林幾乎全為相思樹林,草生地則以大黍(Panicum maximum Jacq.)最為優勢,可稱為大黍草地,其中亦夾雜許多灌叢、枯木或獨立樹,而形成類似非洲動物王國的Savanan(疏林)景觀。

大黍草生地。(攝影:陳欣一)大黍的植株。(攝影:蔡智豪)

隨著盛夏雨季的來臨,山坡上禾草類(禾本科)的大黍,此時正自叢生具平行葉脈的長條葉中,抽出一串串大型的圓錐狀花序,花序中的小穗包含著紫紅色的小花,且漸漸成熟成為狹橢圓形的「穎果」。此時生長旺盛的大黍,植株高度已達1.5公尺,高草原的景象遠看之下猶如在大肚山上鋪了一層翠綠色的地毯。但在進入秋冬雨量驟減之際,逐漸枯黃的大黍卻形成了荒地火燒的主要燃料,這使得大肚山每年都得上演一齣「火燒山」的劇情。

入秋後乾枯的大黍。(攝影:陳欣一)週期性火燒的干擾。(攝影:楊國禎)

萌蘗的大黍小苗。(攝影:陳欣一)  遭受火燒的山坡地,在焦黑的殘枝下,裸露著大大小小的礫石。在一片枯寂的景象中,卻有許多植物正悄悄進行激烈的入侵作戰。在激烈的競逐場合中,大黍快速的自殘留的宿根中萌蘗而出,固守其原先佔有的領域;此外,深入土地間隙的種子,在陽光充足下萌芽生長,進而增加了整個族群的密度與面積。隨著春雨到來,迅速繁茂的大黍,已覆蓋了大地,又恢復原來草原的景觀。

大肚山的荒地,隨著四季變換披上不同的顏色,年復一年在翠綠、枯黃、焦黑間,訴說著一連串的故事。